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渾身乏力,頭暈腦漲您有「節後綜合征」嗎

渾身乏力,頭暈腦漲您有「節後綜合征」嗎

每次長假過後,心理科門診都會迎來一個就診小高潮

一想到上班,產生厭惡或恐懼感;一進單位就頭昏腦漲,做什麼都心不在焉……轉眼間,國慶長假已經結束,很多上班族開始出現「節後綜合征」。對此,心理專家認為這是一種身心亞健康的狀態,需要人們做一些主動調整。

□記者 李惺

節後出現心理諮詢「高潮」

據河北醫大一院臨床心理科主任李幼東主任醫師介紹,每次長假過後,心理科門診都會迎來一個就診小高潮。

一些上班族總有這些體會:在節後的兩三天內,上班的工作效率很低,久久不能進入狀態,心情煩躁、精力難以集中、萎靡不振、無精打采,甚至身心乏力,並有頭疼、疲勞、胃口不佳、失眠、瞌睡等種種不適。還有的人一想到上班就恐懼,有的甚至到醫院開「假條」請病假拒絕上班。

緣起生物鐘紊亂

「節後出現上班恐懼症的情況很正常,白領們難得有了這麼長時間可以自由支配,往往會安排許多事情,心思也就野了,同時消耗大量精力。」李幼東說,假期人體生物鐘被打亂,造成植物神經功能紊亂。

進入正常生活狀態時,生物鐘調節不過來,鬆弛下來的「弦」一時適應不了緊張繁忙的工作,因而產生種種癥狀。

不願意上班的人多數是因為精神不好,長假期間喝酒多、熬夜多、出遊多,都會讓即將上班的白領們感覺很累,再加上對上班存在抵觸心理,渾身酸疼、頭暈腦漲的感覺也很快冒出來。

抓緊時間「收心」

「對付節後上班恐懼症要抓緊時間『收心』,從生活到作息都要調整,將心態調整回工作上去。」李幼東認為,節日期間,各種親友聚會、應酬會面會提高人們神經系統的興奮性,導致晚上睡不著,早上起不來。

所以,收假前一天應「靜下來」,避免高強度應酬,在家休息,吃些清淡的飲食,新鮮的水果,聽些輕音樂,晚上早睡。

飲食調整身體狀態

節日期間都是大魚大肉,導致腸胃負擔過重,長假後的飲食不濟也容易讓人精神不振。因此上班前三天可以只吃素,也可以大量喝白開水,多吃粗纖維和綠色蔬菜,加速身體的新陳代謝,幫助胃腸道恢復健康。

秋季是人體適宜進補的季節,但要選用「防燥不膩」的平補之品,如南瓜、蓮子、桂圓、黑芝麻、紅棗、核桃等。

另外,也可以進行運動量相對大的運動,比如快跑、游泳,可以幫助身體消耗一些能量,重新獲得體力和精力。

老人要多參加聚會

面對剛團聚幾天又要分開,對於老年人來說,同樣也是不小的「打擊」,這也屬於「節後綜合征」的一種。

為此,李幼東提醒,老年人應在兒女們上班前儘快調整到平日的作息時間,飲食以清淡、規律為主。如果入睡困難,可適當服用一些幫助睡眠的藥物。

恢復因節日中斷的戶外活動,把平日里的個人愛好重拾起來。另外要注意調整心態,多參加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動,和平日里的老夥伴聚一聚、聊一聊。

兒女們也應該注意利用閑暇時間常去看望父母,多些電話問候,避免老人在節後產生孤獨、失落的情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華社 的精彩文章:

影迷等了13年 周星馳將開拍《功夫2》
緬甸政府重申:願意接受若開邦離境居民返回家園
剛炒完菜別這樣用水沖鍋!很多人還不知道……
就業市場來了「斜杠青年」
韓新任駐華大使到京上任:期待中韓關係早日改善

TAG:新華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