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寶貝兒,爸爸帶你看世界

寶貝兒,爸爸帶你看世界

最近一直在聽武志紅老師在得到app開的心理學專欄課程,武老師的三元關係論講的非常的精彩,整個世界都在關係中,人在關係中存在,人在關係中成長,人在關係中療愈。

從生命的過程來看,人的關係經歷了從一元關係、二元關係,三元關係,如果這三個階段都得到了充分的滿足,建立了良好的關係結構,最終還會回到一元關係中。

一元關係:一個嬰孩呱呱墜地來到這個世界,在他的世界裡只有他自己,他自己也就是整個世界,他餓了媽媽就會給他吃奶,媽媽也是他自己,是他的一部分,媽媽和寶寶良好的互動會幫助孩子形成自我意識,媽媽很溫暖他就會覺得自己是好的,媽媽如果冷冰冰他就會覺得自己是不好的。嬰兒的存在感,就是在他有需要的時候,媽媽做出的回應,如果無論嬰兒怎麼哭鬧,媽媽都當作看不見也聽不見,那麼嬰兒基本就會感覺整個世界崩潰了。

二元關係:如果能夠順利度過一元關係,那麼就可以進入二元關係,二元關係需要兩個人,一個主體一個客體,主體就是自己,客體就是媽媽,這個階段的孩子會意識到,自己和媽媽其實是兩個人,自己對媽媽的控制也是有所減弱,媽媽不會無限滿足他的所有需求,二元關係是才是人與人關係的基礎,一個人會不會和別人打交道,能否和別人建立良好關係,會不會合作,能否有愛別人的能力,都是在良好的二元關係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從小就跟媽媽關係好的人,長大後容易交道一些真心的朋友。

三元關係:哈哈,一直在說孩子跟媽媽,當爹的終於可以閃亮登場了,沒錯了,爸爸就是孩子眼中的第三元,爸爸如果搞不好就變了第三者,一個陌生男人的到來,打破了孩子跟媽媽的蜜月期,這對孩子來說絕不是個好消息,在孩子眼裡爸爸就是一個外人,所以爸爸才能代表真正的外部世界,這個時候如果孩子缺少了爸爸的介入,就失去了認識外部世界的機會,如果是一個不負責任的爸爸,爸爸沒有給孩子足夠的關愛,孩子也會認為外部世界並不好,從而他也不願意主動去接觸外界。

在沒有學習到關係理論之前,我一直搞不清楚爸爸媽媽在孩子眼中的角色,我一直以為我是個萬能的爸爸,媽媽能做的事情除了生孩子和餵奶,其他的我都能做到,學習了之後,真的是豁然開朗,我自己原來是孩子睜眼看世界的一扇窗,我是怎麼當爸爸的,外部世界就是怎樣的。

爸爸不能太嚴厲,凶神惡煞的爸爸必然給孩子帶來一個充滿恐懼的世界,強悍的爸爸會讓孩子難以招架,漸漸的他會覺得外部世界很可怕,那麼孩子就本能的逃避,膽怯,被動的聽從世界的安排,隨波逐流,不會去主動探索未知世界,最後就失去了好奇心和創造力。好爸爸必須拉著孩子的走,走向充滿陽光,綠意盎然,活力四射的新天地。

爸爸不能總是輸,孩子畢竟還是要走向社會,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江湖還是需要競爭的,如果什麼事情都讓著孩子,主動認輸,孩子會以為他永遠都是勝利者,他就會變成完美的代名詞,這樣的孩子一旦遇到挫折,就會一蹶不振。世界雖然沒那麼恐懼,但也危機四伏,也需要努力,也會有失敗,必須適時讓孩子體會到失敗的感覺,鍛煉孩子失敗後再爬起來。我經常和大寶玩爬樓梯比賽,會故意輸給她,給她信心,偶爾也會贏她幾次。

爸爸要放開手,真實世界就是這樣的,總要學會一個人走,爸爸把孩子帶到了新的世界,探索的事情還是要他自己做,爸爸其實知道,前面的路有些崎嶇,跑的太快容易摔倒,但要讓孩子體驗摔倒是什麼感覺,孩子摔倒了,也不要急著拉他,讓他自己爬起來,這樣的教訓才是最真實的經驗,才是真知,才能學會成長。

爸爸必須保獨立人格,爸爸的獨立是要告訴孩子,世界就是這樣,世界不是你想像的那樣,世界不會因為你的意志而轉移,你也並不是世界的中心,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事情,不要試圖控制爸爸,更不要試圖控制世界,你唯一需要掌控的就是自己。

三元關係的進化中,最難的就是第三元,老子有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擁有了完整的三元關係,就是與全世界建立了聯繫,就會與整個世界融為一體,就又回到了一元狀態,這可能是更接近道的狀態。

當好爸爸真的是很有意義的一件事情,充滿挑戰,充滿意義,充滿一切可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