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修道時為什麼要求清靜寡慾?

修道時為什麼要求清靜寡慾?

「道」是用清靜的本性來化生和養護萬物的,從沒有想過回報。相對於人類社會來說,如果以「清靜」的思想來治世修身,世界將會和諧而太平,人們會得到更好的休養和生息,生命也將得到升華。所以,修道信道之人,首先要學知清靜,以常清靜為行為標準,才能實現修行而得道的追求。

人來到凡塵世界後,由於外界環境的影響,產生各種希求、奢望、情感等,這就是慾望。對於修道之人來說,這些都是阻礙修道的絆腳石。所以,要想進入真正的清靜境界,最主要的法則就是少私而寡慾。追求物我兩忘,摒棄智慧和思緒,淡泊無思,無憂無慮的超越精神境界。這種精神境界從忘形、忘利開始,以至於忘心。

「道」的偉大是說不完的,從大的方面來講,是萬物歸焉不辭;從小的方面來說,就是「無欲」,但高真務小而不務大,而結果卻能成其大。「道」的本來面目就是「無欲」,「無欲」的後果是成就了「道」的偉大,所以「少私寡慾」是修真的基礎。所謂寡慾,就是要求人們對世俗的名利、聲色、財貨的企求要求一個正確的態度,不要用極端的行為去獵取,不要有非分的念頭和過分的奢求,嗜欲過重不僅有害於自己的身心健康,而且會使人際關係錯綜複雜,成為社會惡患的根源;要以寡慾為行為準則、最終達到「道常無欲樂清靜」的最高境界。

(文章出自道山不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道山不老 的精彩文章:

中國第一部神仙人物傳記著作——《列仙傳》
為何《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白淺居住的地方叫「青丘」?有何來歷?
這些影視劇中最為明顯的錯誤,你注意到了嗎?
解析《大聖歸來》中的終極反派為什麼叫「混沌」?

TAG:道山不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