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抗戰勝利前,日本向中國移民33萬人,侵略本質掩蓋不了

抗戰勝利前,日本向中國移民33萬人,侵略本質掩蓋不了

1945年8月9日,蘇聯紅軍出兵中國東北,數十萬日本關東軍頃刻間土崩瓦解。8月10日,日軍大本營向關東軍發出了「防衛朝鮮、全部放棄滿洲」的命令。負有保護日僑職責的關東軍只顧自己向後方瘋狂撤退,殘忍地將大量日本僑民遺棄在東北。4天後,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那一刻,全世界人民都在振臂歡呼。一紙「日皇投降書」,把法西斯侵略者釘在了歷史的恥辱柱上,同時,也把無辜的日本平民送上祭台。

「九·一八事變」後,向滿洲移民更是被列為日本的「國策」。1933年夏,完達山西麓平原上出現了一夥「東洋」武裝,他們在當地安營紮寨並取名 「彌榮村」。這是東北淪陷後,日本移來 的第一批軍事化「屯墾軍」。「彌榮村」 也是日本「武裝移民」的第一個實驗地。「彌榮村」開拓團多由退伍軍人組成,他們先在日本國內的訓練所接受軍事、農業和其他技能訓練,然後來到中國。「武裝移民」除了「維持治安」,協助關東軍鎮壓抗日武裝力量外,還具有積累移民經驗的試驗性質。

日本當局經過幾次「武裝移民」 後,認為「農民的大量移殖是可能的」,而且「必須從現在起就切實著手」。關東軍也認為時機成熟,於是在1934年 11月26日召開「第一次移民會議」。與此同時,日本在中國東北成立「滿洲拓殖株式會社」,在日本國內設立移民宣傳機構「滿洲移民協會」。

為掩蓋侵略本質,1939年12月,日本 「要求」偽「滿洲國」政府將其列為 「滿洲國」的「三大國策」之一,變成 「滿洲國」的自願政策。即便是在「七七事變」、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本國內勞力、農產緊張,作為國策,日本也沒改變這一計劃。截至1945年,日本向中國派遣的「開拓團」總數達到860多個,實際移民10.6萬戶,共約33萬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張旭閑自媒體 的精彩文章:

為何張學良與紅軍達成停戰協定,又是如何走向抗日
張學良這次打敗仗後,激起民憤,只好請求辭職
楊虎城坐擁大權後,蔣介石不斷打壓,最後反了
朝鮮戰爭中,麥克阿瑟表達使用原子彈,毛主席鎮定自若
他是是三傑中唯一一個親國反共,卻一生不被重用

TAG:張旭閑自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