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蔣介石產生原子彈計劃後,命令戴笠暗中調查,可惜事與願違

蔣介石產生原子彈計劃後,命令戴笠暗中調查,可惜事與願違

1946年1月間,當時任職軍事委員會委員長北平行營上將主任的李宗仁,得到了一項極為可靠的情報,指出日本發動侵華戰爭期間,日本陸軍省秘密派遣了一支技術人員隊伍,人數多達70餘人,他們此行目的是到張家口地方採掘原子放射性原料,預備用這批放射性原料供日本發展原子彈之用。

蔣介石、李宗仁

未料,美國不但搶先一步製造成功原子彈,並率先使用原子彈,迫使日本無條件投降。據情報指出,日本投降後,這個研發原子彈的小組中,有30餘人被中國共產黨逮捕,其餘未遭逮捕的人員,全都隱姓埋名藏匿在北平。

李宗仁有意按圖索驥,尋覓躲藏在北平的日本原子彈專家的下落,希望這些日本專家協助國民政府研發原子彈。

彙集了所有的情報訊息,李宗仁於1946年2月1日,拍發一份密電給在重慶的蔣介石。

李宗仁這份密電讓蔣介石聞之震驚,第一件讓他吃驚的是,日本投降的原子技術人員七十幾個人,竟然有三十幾個人被共產黨抓走,其他沒被共產黨帶走的,則是「隱姓埋名,藏匿在北平」,假使這三十幾個被共產黨捉去的日本原子技術人員,被共產黨運用,甚至被送給蘇聯,幫助俄國人造原子彈,一旦共產黨或者蘇聯造成功原子彈,將對國民黨處境極為不利。

李宗仁密電中所提及的事也提醒了蔣介石,不但應該趕緊搜尋散居在北平的那些日本原子技術人員,更要組織起中國的原子彈研究計劃的團隊。

蔣介石最介意的還是共產黨爭取了那三十幾個日本原子技術人員,這實在是一件十分棘手的事,因為如果此事屬實,它無異於一枚不定時炸彈,後續影響很難評估。

由於蔣介石不放心李宗仁,故而私下交付給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代局長戴笠一項重要任務:仔細查明抗戰時期日本鬼子在中國境內研製原子彈的詳細經過。

戴笠

只是當時的蔣介石萬萬想不到,三四年後,國民黨即從大陸全面潰敗,撤退台灣。朱光亞等人在毛澤東的號召下,於1964年10月研製成功中國第一枚原子彈。為了強國強種,振興民族,彼此殊途而同歸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張旭閑自媒體 的精彩文章:

抗戰勝利前,日本向中國移民33萬人,侵略本質掩蓋不了
為何張學良與紅軍達成停戰協定,又是如何走向抗日
張學良這次打敗仗後,激起民憤,只好請求辭職
楊虎城坐擁大權後,蔣介石不斷打壓,最後反了
朝鮮戰爭中,麥克阿瑟表達使用原子彈,毛主席鎮定自若

TAG:張旭閑自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