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盜了朱元璋的墓,囚禁了陳圓圓,最終成為了民族罪人
李自成是明末起義軍的領袖,也是明星級別的革命家,他的一生都在造反,挖過朱元璋的墓,用明朝諸侯王煮過福祿宴,逼崇禎皇帝上吊,最終卻因為女色而葬送了天下,引起了清軍入關,成為了民族的罪人。
李自成出身在陝西榆林,從小家庭貧困,給人放過羊,當過和尚,履歷悲苦,怎麼看都像一個骨骼驚奇,萬中無一的革命奇才。在他的童年時代陝西大饑荒,而李自成卻憑藉自己的努力找到一份體制內的公務員工作,一不小心走上了仕途,還娶了美貌老婆,活脫脫一個充滿了理想的有為青年形象,無奈遭遇了新即位的崇禎皇帝的改革大潮,於是他不僅丟掉了編製內的工作,還被一個叫做艾詔的文舉人逼債,更為悲催的是同村的隔壁鄰居夥同他的老婆送給了他一頂綠油油光彩奪目的帽子,李自成的內心是崩潰的,在一個風雪交加之夜不僅捅死了淫婦老婆,還殺死了催他債的惡霸舉人,並瀟洒地一走了之。
成大事的人畢竟都天生會混仕途,同侄子李過來到甘肅從軍之後,李自成很快地又被提干為把總,成功混成軍人的他也沒有什麼大的志向,只是想著熬到複員轉業之後繼續回家坐辦公室抽煙喝酒。無奈戰爭爆發了,後金軍隊不斷進犯中原,李自成所在的部隊也要被送上前線當炮灰,李自成這樣的聰明人深知後金的戰鬥力,上前線不但幸福生活沒有了,還極有可能成為後金南下的炮灰,於是他隨便找了一個借口便做掉了他的老大王國,發動兵變造反。
如果是一支有志向的軍隊,在外敵入侵之時第一要想的就是建立統一戰線,一致對外,就像當年我黨面臨日寇入侵做過的那樣,可李自成偏不,出生於邊塞的他明白相比於後金軍隊,明軍其實更好對付,於是他不斷地對抗著明軍,在成為流寇的同時越做越大。在這期間他不僅投靠了他後來的義父「闖王」高迎祥,還流竄到南京盜了朱元璋的皇陵,燒了朱元璋出家過的皇覺寺,此刻他在嘴角上揚冷笑的同時也在向太祖皇帝證明他才是最牛的造反和尚。
由於遼東後金戰事吃緊,李自成得以在戰爭夾縫中生存下來,並且重新娶妻生子,韜光養晦。在明軍剿匪的主力針對了四川的殺人魔王張獻忠的時候,李自成悄悄地站了出來,繼承闖王的衣缽,在河南一代發展根據地,進行土地改革,並且編造了「開了城門迎闖王,闖王來了不納糧」這樣的洗腦式順口溜來欺騙廣大農民。這期間他做的最著名的事情就是進入了洛陽城,衝進了萬曆皇帝最喜歡的一個兒子福王家中,把他肥大的身軀同鹿一起煮了,品嘗殘酷至極的福祿宴。
此後李自成一路勢如破竹地佔領了襄陽,在西安稱帝,並帶領著他的部下一路打到了北京城下了,伴隨著的是關外的戰事吃緊,最終崇禎皇帝不得不想出徵調吳三桂等人的關寧鐵騎入京的方式來抵禦李自成,後來李自成成功地逼死了崇禎皇帝,接管了大明的半壁江山,並且對於京城的朝廷大員們瘋狂進行抄家,他還發明了種種令人髮指、聞所未聞的酷刑,整個北京籠罩在一片白色恐怖之下。
最終李自成在搜刮京城富豪的過程中成功地囚禁了吳三桂的老父和妻子陳圓圓,逼迫吳三桂投靠清軍入關,自己也一路從京城按著原路線流竄,最終在湖北被當地百姓殺死。歷朝歷代的農民起義要想成功,必須要有外敵入侵或是天下大亂這樣的機遇,然而當外敵當前的過程中,一支有志向的農民起義軍首先要想的肯定是不干擾整個抵禦外敵的大局,所謂兄弟鬩於牆而禦侮其外。
李自成夥同張獻忠等人的起義卻恰恰加速了後金軍隊入侵的步伐,最終造成了大明江山的覆滅,華夏衣冠制度遭遇變更,文化更是慘遭文字獄的摧毀。李自成在推翻了明朝統治之後沒有能夠有效集中所有資源建立統一戰線抵禦外租,而是首先想著自己和部下們搜刮民脂民膏,中飽私囊。好吧,他本來也不是一個經天緯地之才,他發動兵變的動機很大程度上也是為了逃避抵抗後金,只是在後來自稱皇帝之後硬著頭皮跟後金軍隊幹了一票,結果一敗塗地,他最終成為了民族的罪人。


※郭沫若先生手書李自成之墓
※為何李自成只當了42天皇帝?只因他犯了這三個錯誤,導致了滅亡!
※闖王李自成進京後竟然帶頭掀起了糟蹋婦女的狂潮
※清朝八旗兵能把崇禎、李自成、張獻忠全部打趴下,全憑這2件東西
※面對唾手可得的江山,李自成卻一意孤行,最後沒有當上皇帝
TAG:李自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