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看點好片子有好處
多看那些有名的照片,培養自己攝影的感覺。
看了這麼多期攝友的照片點評,我經常說取景不好,或者這個場景不該拍,這個場景不值得拍一類的話。之前也給大家講過一張照片的意義。
其實就是我們在一個場景中,自己被感動了,然後拍照,卻取了不該取的景。
如何能幫助我們提高取景的能力,拍攝出有意義的照片呢?
方式有很多,您自己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拍攝的東西一定有內涵。
或者自己多拍,積累經驗。拍得越多也就知道到了一個地方該怎麼拍最出片。
如果沒機會多拍,那就多看。看什麼呢?看別人怎麼拍的,讓畫面印在自己腦海中,到了相似場景的時候,就模仿那些照片。
有人說了,那不就沒有自己風格了嗎?這裡我要多說一點。
我看了太多照片了,不少初學者自詡要有自己的風格。其實當真是完全不懂的混蛋。一張照片,我說該三分法構圖,人家會回應一句,我就不想三分法,太呆板。
藝術、美學,也都是具有科學依據的。為什麼0.618是黃金分割,因為看著舒服,看著美。您偏偏不要,那我只能說丑。
這是一個基本態度。我認為,在學習攝影的階段,不要過早為自己定下風格,那往往是在自己審美不成熟階段時,遇到某些效果就盲目定下的。長此拍攝下去,無非就是這種風格。
再繼續就變這樣了。
所以在學習的一開始,要先模仿那些好的作品。跟好的學起,才能夠培養自己三觀正。
什麼是好作品呢?必然是那些傳世名作啊。布列松、馬克呂布、劉香成、布拉塞等等……
比如寧老師建議的街拍:
還可以模仿一下……
或者你有特別的題材:
再或者你說我就喜歡風景,你也可以學習亞當斯啊。
亞當斯太牛逼,先學寧老師也行啊。
如果你說我就要拍姑娘,也有好的:
你說這個衣服太多了,可以脫啊!
往下
再往下
這張照片被和諧了,所以自己百度一下:她們來了
作者叫赫爾穆特牛頓,是我年少時偶像的偶像。現在那些個借著拍妹子的名義耍流氓的攝影師,真的在人家面前渣都不剩。
所以寧老師的觀點就是,好好學習好片子,培養自己的感覺。在相似環境中大可以模仿人家的拍攝方式,構圖方式。
之後隨著自己水平的提高,也就自然形成了自己的風格。不要在自己一瓶子不滿,半瓶子都不到的時候就裝。


※震驚!我用手機拍出了一彎 「新月」
※攝友照片點評(取景的問題真的很嚴重)
※全面掌握照片信息
※中秋節怎麼拍月亮
※三腳架別買太便宜的
TAG:攝影筆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