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五霸還有七雄成就了春秋和戰國,告訴你:有意思

五霸還有七雄成就了春秋和戰國,告訴你:有意思

春秋戰國分為春秋時期和戰國時期。

春秋時期,簡稱春秋,指前770年-前476年,是東周的一個時期。

春秋五霸

春秋五霸是指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和楚莊王這五個人。

戰國時期簡稱戰國,指公元前475年~前221年,也是東周的一個時期,期間各國混戰不休,因此被後世稱為「戰國」。

戰國七雄:

齊、楚、燕、韓、趙、魏、秦

名字由來

春秋戰國來源於春秋和戰國兩部分,在中國上古時期,春季和秋季是諸侯朝覲王室的時節。另外,春秋在古代也代表一年四季。而史書記載的都是一年四季中發生的大事,因此「春秋」是史書的統稱。而魯國史書的正式名稱就是《春秋》。傳統上認為《春秋》是孔子的作品,也有人認為是魯國史官的集體作品。現代有學者的解釋說:春秋意指春去秋來,以編年體形式記錄史實。

戰國的來源是《戰國策》,是國別體的史書,作者是西漢的劉向。

春秋戰國曆時500餘年,其間戰爭此起彼伏,風雲人物層出不窮,局勢跌宕變幻。戰場上的兵戎相見,軍營中的運籌帷幄,外交場合的謀略交鋒,給我們留下了大量耳熟能詳的歷史典故。

在春秋戰國的歷史舞台:不管是出身尊貴還是落魄士者,不管是出身名門還是販夫走卒,不管是白髮蒼蒼還是稚齡童子,只要有才幹,有想法,都能封候拜相得到重用一展才華。蘇秦、張儀、管仲、范雎都是平民出身,老的更有百里奚,少有天才甘羅十二歲拜相。

改革與爭霸戰爭並存,是春秋戰國時期的顯著社會狀況。可以說,春秋每一位霸主的出現都是改革的結果,戰國七雄之所以能並踞中華大地,也是不斷革新的結果。原因是,稱霸戰爭需要以政治經濟作為後盾,進行改革是迅速提升諸侯國實力的必要手段。從春秋到戰國,是改革接著改革,戰爭連著戰爭,在改革中國家強盛,在戰爭中國力受創。春秋戰國時期社會就是在這種狀況下發展進步的。

春秋以後,齊、楚、燕、韓、趙、魏、秦七大諸侯國連年戰爭,當時人們就稱呼這七大諸侯國為「戰國」。《戰國策·燕策一》載蘇秦的弟弟蘇代說:「凡天下之戰國七,而燕處弱焉。」可見當時七大諸侯國都有戰國的稱呼。到西漢初年,「戰國」這個名詞的含義還沒有變化。到西漢末年劉向編輯《戰國策》一書時,才開始把「戰國」作為特定的歷史時期的名稱。戰國時期開始於公元前475年(周元王元年)《史記》的《六國年表》開始的一年,止於公元前221年(秦王政二十六年)秦滅齊統一六國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戰國 的精彩文章:

春秋時幾萬人便可滅亡一國,但戰國時為何損失幾十萬仍不會亡國
一位來自戰國懂會計玩魔術擅長心理學的行為藝術家
如果戰國不按住卡普,卡普或者赤犬的墳頭草該有兩米高了吧
中國一座兩千年前戰國墓,出土的一件離奇文物,讓埃及人坐不住了
戰國中山國王墓出土金銀狗項圈,可能是史上最豪華的汪項圈!

TAG:戰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