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高通違反台公平法被罰234億,創當地記錄

高通違反台公平法被罰234億,創當地記錄

據台灣蘋果日報報道,美國高通公司因在晶元市場的壟斷地位,採用不正當授權協議的非常規手段,違反了公平法,台灣地區公平交易委員會(TFTC)決定重予以重罰。值得一提的是,這是台灣地區公平交易委員會史上最高的判罰記錄。

高通公關公司經緊急與美國高通總部聯繫後對此表示,暫不回應,待今天再對外說明。

聯發科則表示,因仍不清楚公平會判決的細節暫時也無法響應。

公平會表示,高通在CDMA、WCDMA及LTE等基帶晶元市場具獨佔地位,卻拒絕授權晶元同業並要求訂定限制條款,並采不簽授權契約就不提供晶元的手段維護其獨佔地位,其經營模式已損害基帶晶元的市場競爭。 因此,委員會認定違反《公平交易法》第9條,以不公平的方法,直接或間接阻礙其他廠商參與競爭的行為,將處234億元罰款。

早在去年10月,路透社就曾報道稱,台灣地區公平交易委員會已針對高通的專利授權協議是否違反公平交易法展開調查,此案違法期間長達七年之久,且牽涉台灣地區逾20家事業, 屬情節重大案件。

高通違反台公平法被罰234億,創當地記錄

公平會副主委彭紹瑾表示,若用一句話來形容高通本次違法行為,就是「No license, no chips」。

基於高通違法期間持續至少七年之久,且違法期間,高通向台灣產業所收取的授權金總額逾4,000億元新台幣,以及台灣廠商向高通公司採購的基帶晶元總金額約300億美元。 彭紹瑾表示,此案若僅照一般獨佔行為裁罰,最多只能罰到5,000萬元新台幣,公平會考慮高通情節重大、可處業務上一會計年度銷售金額10%以下罰鍰,不受5,000萬元限制,衡量違法情節等因素後,才決議罰234億元。

高通違反台公平法被罰234億,創當地記錄

就在台灣地區公平交易委員會對高通展開調查期間,歐盟也對高通展開了正式調查並提出了上述相同指控。

而在台灣地區開出這張罰單之前,中國大陸早在兩年多前就對高通施以重罰。

2015年2月10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對高通開出了中國反壟斷歷史上金額最大的罰單,美國高通公司因壟斷被罰60.88億元,並被責令整改。這一罰單不僅改寫了中國反壟斷歷史,更是在全球範圍率先改變了高通實行二十餘年、通行全球的專利收費模式。

在公開披露的《處罰決定書》中主要包含三個重要部分:當事人在無線標準必要專利許可市場和基帶晶元市場具有市場支配地位、當事人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行為、行政處罰依據和決定。

同樣在2015年,韓國公平貿易委員會對外表示已對高通在韓國的專利技術授權方式展開反壟斷調查。而早在2009年,韓國公平貿易委員會因高通其它非法行為已要求其支付2.08億美元的罰款。

事實上,從2006年至今,日本、韓國、歐盟和中國相繼對高通提起反壟斷調查,但在這幾次調查中,高通均表現得很強硬。

除了因壟斷市場地位而遭受的調查與罰款,高通也陷入了和蘋果之間的官司。

根據7月19日高通發布的2017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三季度實現營收53.7億美元,環比上升7%,同比下降11%。由於三季度營收受到了與蘋果公司的訴訟的不良影響。蘋果代工廠未能如約支付專利使用費,而該筆費用在2016年3季度為7億美元。與第二季度的營收預期相比,高通第三季度的營收和利潤在負面影響下有所下滑。

本文綜合自EETimes、台灣經濟日報報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EET電子工程專輯 的精彩文章:

ADAS向自動駕駛發展是汽車大趨勢
簡化USB Type-C可充電鋰離子電池組開發的完整參考設計
無處不在的物聯網設備的基礎
CEO全方位解讀FD-SOI

TAG:EET電子工程專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