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城門修建後不斷倒塌,為何要用寶物鎮壓才不倒

城門修建後不斷倒塌,為何要用寶物鎮壓才不倒

古代的中國,城牆是國家最為重要的地方。因此在古代,城門不僅要修得非常高,而且很堅固,才能在戰爭中抵抗入侵的敵人。比如說,萬里長城就是最為堅固的城牆。

起初,城門都是用土塊、石頭來修築的,能夠抵擋住刀槍的攻擊。可是,隨著火藥盛行並被應用,土塊石頭建築的高牆卻起不到防禦的功能,很多高大穩固的城牆都被大炮擊倒。後來,人們通過以往的經驗,改用更牢固的磚頭、石頭建築城牆。

比如說,在古代的南京有很多堅固的城牆。尤其是在明朝,朱元璋對城牆的修築非常認真,幾乎可以達到頂峰。明朝的城門非常多,有「里十三、外十八」之稱。不過現如今,很多城門都已經沒有了。但有些城門卻也保存了下來。如今保存最好的就是南京的中華門,它又被稱只為聚寶門,是保存非常完好的城門。

據說,明朝在修建中華門時,總是修建就塌,怎麼都修不起來。起初,朱元璋以為是修建的負責人不盡心,於是制定非常嚴格的管理方法。可即使如此,修建後依然會倒塌。

後來,朱元璋讓能掐會算的劉伯溫前去看看。劉伯溫算了之後聲稱,中華門下面有一個吃石頭的怪獸,所以總是會倒塌,需要在底下埋下聚寶盆,才會產生更多的石頭,就能堵住怪獸的嘴,城門就不會倒了。

此時,朱元璋便想起當時最有錢的沈萬三,因為聽聞他有一個聚財的聚寶盆。從他那裡借到後,朱元璋立刻讓人將聚寶盆埋在地下,然後再進行施工。果然,城牆沒有再倒塌。因此,這個城門又被稱為名聚寶門。

如今,這個城門歷經數百年依然保存得非常好。有學者認為,城門能夠保存這麼好,與修建過程中的嚴格管理是分不開的,同時也是古代人民的智慧表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明朝 的精彩文章:

明朝人畫了一幅畫,上面有孟加拉國進貢的麒麟,現代人都認識
明朝時我們差點滅了越南?因為我們有這個黑科技
朱元璋掛起「內臣不得干預政事,預者斬」的鐵牌是被誰摘下來的?

TAG:明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