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如何走向末日?這兩款武器最有可能送世界最後一程
長期以來,在關於人類末日的「預言」中,人工智慧機器人「造反」是一個司空見慣的劇情。隨著近些年人工智慧技術高速發展,一眾科技大佬頻頻警告各國要慎重將人工智慧技術引入軍事領域,可問題是哪個國家又能抵禦軍事技術躍進的誘惑呢?好萊塢那些機器人主導的末日劇情似乎離現實越來越近,除了機器人「造反」這種老套劇情外,蘭德公司近日公布的一項報告則呼籲大國正視高超音速武器的威脅,並聯手阻止此類技術的擴散,在人類末日的劇情里,高超音速武器似乎有望擔當「新主角」。
毫無疑問,無人自主武器平台擁有徹底改變戰爭遊戲規則的能力,就如俄羅斯總統普京所說:「這個領域內的領導者將成為世界的主宰」。但是關於人工智慧存在的風險,一直有觀點認為這類技術最終將超出人類的掌控。其中持悲觀論調最有代表性的如特斯拉CEO馬斯克就認為,自動武器平台的發展可能會引發潛在毀滅性的軍備競賽,最終將釀成災難性的後果。
資料圖:俄羅斯的戰鬥機器人。
直到目前,一些成熟的無人作戰平台的「殺傷鏈」中的關鍵節點仍由人類掌控,但是以無人機代表的自主集群技術也正快速發展,在一些試驗中,簡單的自主無人機集群已經取得初步成功。
目前在人工智慧技術領域領跑的國家都在探索實現無人作戰平台的自主決策能力,以無人機為例,即使與人類飛行員失去聯繫,也能自主飛到目標空域,並根據現場環境做出戰術決策。今年夏天在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研究人員編製程序,讓一些輕型無人機集群自己在空中進行混戰。這項技術探索意味著,一名操作人員將可以指揮一個龐大的無人機編隊,甚至根本不需要人類介入,包括最後的開火許可。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展示的無人機編隊(資料圖片)
尚無跡象表明目前的人工智慧技術已經發展到好萊塢科幻電影中所呈現的那樣高端,即機器人擁有情感和自主思維,目前機器人還只是在某一特定領域超越人類極限而不能像人類大腦那樣「全面」而有「深度」,前一段時間炒得沸沸揚揚的Facebook智能機器人用人類無法理解的語言來相互溝通一事,最終也被證明只是虛驚一場。但是無論如何,無人作戰平台在敏感複雜局勢中擁有前所未有的靈活性,這些新型作戰特點所帶來的變化將助長新的衝突,這是確定無疑的。
除無人作戰平台以外,高超音速飛行器也被譽為是革命性的武器,正如雷神公司先進導彈系統部門的湯姆·巴辛所說,高超音速武器已從根本上改變了戰爭性質。各大國在此領域的進展也頻頻搶佔各大媒體的頭條位置。蘭德公司的報告呼籲中美俄三國阻止這類技術擴散,並提出了有說服力的理由——高超音速武器極具破壞力,擁有驚人的速度且兼具很高的機動性,將令對手防禦系統毫無招架之力。
資料圖:X-51A「馭波者」高超音速飛行器(美國空軍網站)
另外高超音速武器將大大提升一國在常規武器和核武庫方面的戰力,目前世界上最為先進的反導系統都將淪為擺設,成功發展高超音速武器對於一個國家來說具有重要象徵意義和軍事上的巨大收益。目前俄羅斯、中國和美國是這一領域的領跑者,評論往往將三國在高超音速武器上的競爭與重塑國際戰略均勢聯繫在一起。
但是隨著技術進步,尤其還是在「國家安全」這樣重大課題的壓力之下,各國將在高超音速武器領域投入更多資源,更多國家掌握這樣的極度不對稱戰力將令使用此類武器的門檻大大降低,其中的邏輯與防止核擴散類似。如今高超音速武器尚處於起步階段,若各大國領頭管控此類技術的擴散則有望獲得不錯的效果。但是鑒於相關技術的門檻會越來越低,以及高超音速飛行器在民用領域的廣闊應用前景,軍民用的界限將比核更為模糊,此類技術的擴散在未來似乎也無法阻止。
美軍超高音速武器設想圖。
在各類關於世界末日的文藝作品中,人類「自作自受」的劇情最為流行,人工智慧以及高超音速飛行器等科技進步為人類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時,也埋下很多隱患。在漫長的人類歷史上,大量科技進步都是發端於戰場,在科技水平尚不發達的年代,人類在舔舐戰爭創傷的同時也在享受由戰爭中各類新型「殺人武器」所衍生出的技術進步成果,但是在軍事科技高速發展的當下,真不知在一場慘烈戰爭之後,是否還有人類能倖存下來。


※台媒稱蔡英文「雙十節」講話將陷台灣於「四面楚歌」
※美媒稱中國將取代美國成主要捐助國:更高效更有吸引力
※或導致200萬人死亡 美媒評估朝鮮核打擊首爾和東京能力
※一算嚇一跳!中國百餘枚導彈即可癱瘓印軍所有邊境機場
※拳打中東布局亞太 美防長提出軍隊建設三目標
TAG:參考軍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