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經》三才章第七
《孝經》三才章第七
誦讀須知:誦讀前,請保持儀容整潔,端身正坐,收攝身心,心存恭敬;
原文
曾子曰:「甚哉,孝之大也!」
子曰:「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經,而民是則之。則天之明,因地之利,以順天下。是以其教不肅而成,其政不嚴而治。先王見教之可以化民也,是故先之以博愛,而民莫遺其親,陳之於德義,而民興行。先之以敬讓,而民不爭;導之以禮樂,而民和睦;示之以好惡,而民知禁。《詩》云:『赫赫師尹,民具爾瞻。』」
意譯
曾子說∶「太偉大了!孝道是多麽博大高深呀!」
孔子說∶「孝道猶如天上日月星辰的運行,地上萬物的自然生長,天經地義,乃是人類最為根本首要的品行。天地有其自然法則,人類從其法則中領悟到實行孝道是為自身的法則而遵循它。效法上天那永恆不變的規律,利用大地自然四季中的優勢,順乎自然規律對天下民眾施以政教。因此其教化不須嚴肅施為就可成功,其政治不須嚴厲推行就能得以治理。從前的賢明君主看到通過教育可以感化民眾,所以他首先表現為博愛,人民因此沒敢遺棄父母雙親的;向人民陳述道德、禮義,人民就起來去遵行,他又率先以恭敬和謙讓垂範於人民,於是人民就不爭鬥∶用禮儀和音樂引導他們,人民就和睦相處;告訴人民對值得喜好的美的東西和今人厭惡的丑的東西的區別,人民就知道禁令而不犯法了。《詩經·小雅·節南山》篇中說∶『威嚴而顯赫的太師尹氏,人民都仰望著你。』」


※人家幫我,永誌不忘;我幫人家,莫記心上
※門口有一物,橫財不斷,錢如河水流進門!
※《孝經》庶人章第六
※後半生,咋順心我就咋過!說的太對了,強烈推薦給朋友們
※《太上感應篇》19:積德累功
TAG:論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