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防低血糖,糖尿病患者不得不做的一項功課!
糖尿病是一組以胰島素分泌缺陷或(和)其生物作用受損引起的高血糖為特徵的代謝性疾病。長期、持續性的高血糖,會對機體(特別是眼睛、腎臟、心臟、血管系統、神經系統等)造成慢性損害及功能障礙。久而久之,糖尿病患者可能患上糖尿病足、糖尿病腎病、心腦血管疾病等各種併發症。據WTO統計,糖尿病併發症高達100多種,是目前已知併發症最多的一種疾病。
正是熟知了血糖高的危害,在糖尿病治療過程中,有些人會認為血糖值越低越好。不少患者甚至不惜減少進食和加大用藥量,來達到血糖的低值,認為這樣會避免或延緩併發症的發生。殊不知,比起血糖值高,低血糖對糖尿病患者的危害會更大!如果把血糖值高對機體造成的慢性、積累性損害比作「溫水煮青蛙」的話,那麼低血糖對機體的損害就是「洪水猛獸」,甚至可以致命!可以說如何預防低血糖,也是廣大糖友不得不做的一項功課。
1
「糖尿病合併低血糖」的定義及癥狀
1
定義
糖尿病合併低血糖是指因為治療不當而致的血糖持續性過低的現象。對於健康人而言,當血糖值低於2.8mmol/L時,可認作是低血糖;而對於正在接受藥物(包括胰島素)治療的糖尿病患者來說,由於藥物的作用以及自身血糖調節能力變差,血糖可能會持續下降的較快,當血糖值低於3.9mmol/L時,便可認為是低血糖。
2
癥狀
每個人低血糖的癥狀會有所不同,這是因為低血糖的臨床表現與血糖下降的程度、低血糖發生的速度、發作的頻率、患者的年齡、有無合併自主神經病變以及有無聯合應用某些藥物(如β受體阻滯劑)等多種因素有關。如果按神經反應來分,可分為交感神經興奮的癥狀和神經性低血糖癥狀:
交感神經興奮的癥狀:可表現為出汗、心悸、飢餓、焦慮、緊張、面色蒼白、肢體震顫和血壓輕度升高等。血糖下降速度越快,則交感神經興奮的癥狀越明顯。即使血糖絕對值並不低,但血糖下降速度過快時,也會出現上述交感神經興奮的癥狀。
神經性低血糖癥狀:最初為心智和精神活動輕度受損,表現為注意力不集中,反應遲鈍和思維混亂。繼之以中樞神經功能抑製為主的一系列神經精神癥狀,表現為視物模糊、復視、聽力減退、嗜睡、意識模糊、行為怪異、運動失調、語言含糊、頭痛和木僵等,一些患者可表現為抽搐或癲癇樣發作或肢體偏癱等不典型表現,最後嚴重時可出現昏迷和呼吸循環衰竭等。
對於老年患者而言,低血糖還易誘發心律失常、心絞痛、心肌梗死以及腦血管意外等併發症而危及生命。
2
「糖尿病合併低血糖」的原因
引起低血糖的原因可分為自發性因素和藥物性因素。自發性低血糖不論是糖尿病患者還是健康人都可能發生,這與個人體質、進食量、食物結構和運動量有關;進食量減少、飲食纖維含量少,碳水化合物過精、油脂含量偏多、運動過度時,都可導致低血糖。
而藥物性低血糖是糖尿病患者在治療過程中,使用藥物不當或劑量過大造成的,比如:
胰島素:糖尿病治療的初期或強化治療期間,由於胰島素用量過大,往往會導致低血糖。
口服降糖葯:所有促進胰島素分泌的口服降血糖葯(包括磺脲類和非磺醯脲類胰島素促分泌劑)均可導致低血糖,其中格列本脲導致低血糖的危險性最大和最嚴重。相對而言,格列喹酮、格列美脲、瑞格列奈和那格列奈等低血糖的發生率較低。單獨應用雙胍類、α-葡萄糖苷酶抑製劑、噻唑烷二酮衍生物(胰島素增敏劑)時,低血糖發生率較低,但如與胰島素或磺脲類藥物聯合應用,則可能增加低血糖發生的機會。某些中成藥(如消渴丸)可能因其含有磺脲類藥物,應用時應注意避免低血糖。
其他合用藥物:乙醇、水楊酸類藥物、β受體阻滯劑、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製劑、單胺氧化酶抑製劑、三環類抗抑鬱藥物、磺胺類藥物等與胰島素或磺脲類藥物合用時,可能增強胰島素或磺脲類藥物的降血糖作用而誘發低血糖。
3
「糖尿病合併低血糖」的預防及治療
糖尿病患者在預防低血糖時,應做好兩件事:
重視血糖監測:不僅監測晨間空腹、餐後2小時的血糖,還可監測餐前、睡前及夜間2—3點這幾個低血糖高發時間段的血糖。
常備含糖小食品、飲料:糖尿病患者應隨身準備一些含糖量高的小食品或飲料。當有飢餓感、心慌的狀況,預感發生低血糖時,可先補充單糖類食物(如糖果),再補充澱粉類食物(如餅乾)。
對於糖尿病合併低血糖的治療,應按低血糖的發作程度而定:對於輕度低血糖可口服果汁或糖水治療。對於中度低血糖應立即快速靜脈葡萄糖輸注。重度低血糖亦可用50%葡萄糖靜脈注射。要適當補鉀或者給予激化液滴入,尤其是藥物或胰島素性低血糖要注意防止低血糖的再發。對於肝腎功能受損引起的低血糖要積極對肝腎疾病進行治療,以早期恢復肝腎功能。
希望本文對增加廣大糖友預防低血糖的意識和知識有所幫助。如果經常出現低血糖的糖尿病患者,還是建議您及早就醫,查明原因,在醫生的干預下進行治療,切勿延誤病情。
藥師360app下載
下載方法:
按住上圖2秒鐘,點「識別圖中二維碼」,
即可一鍵打開下載頁面。


※糖尿病該如何遠離腎病?牢記4個護腎「錦囊」就夠了
※降血糖、血脂,高甜還減肥!這種水果簡直是糖尿病患者的福音!
※80%的人不知道:糖尿病、高血壓為什麼會傷害眼睛
※內分泌教授:暴走引發糖尿病足!只因忽略這兩點
※家裡這4種東西,是糖尿病隱藏殺手!趕緊扔,別毀了一家人的健康
TAG:糖尿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