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美編有「匠心」,讀者更爽心

美編有「匠心」,讀者更爽心

報紙的視覺效果很是重要,而視覺效果的營造者,最主要的是報紙的美編。

下面舉出例子來說明。

9月18日,對中國人來說,是個特殊的日子,如果用顏色來標註,應該是黑色。

但是,我看見的一個報紙版面,在這一天啟用的是綠色基色,綠色是生命的象徵,用綠色的主題和綠色的版面顏色,是對這個日子最好的詮釋與最新鮮的定義。

隨著央視直播某市化工產業專項整治,某市的產業整治與升級成為全國性的熱點,引發大量關注。

這個關鍵時刻,在報紙的頭版和其它重要版面,將化工企業中的污染性的「黃色」狀態大膽曝光出來,並且展示治理與拆除的過程,體現轉型升級的決心與實際行動,這是符合科學發展觀的,也是社會進步的標誌。保障群眾飲水和流域生態安全等問題得到重視,這是符合人民群眾的要求的。02版的《拆落後產能,樹綠色新標》,「拆」用了與鐵鏽極其相似的黃色,這很能讓人產生適當的聯想,如果將「樹」用綠色,就更符合語境了。

我們在02版和04版等的圖片新聞中,看到了大量的綠色,內容也是生態農業等,這與落後產能拆除與升級形成對比與呼應,版面編輯或許有意為之,也許是無意偶得,無論是何種出發點,9月18日的報紙顏色是耐人尋味的,也是充滿思辨的力量與美學意義的。

美編,是報紙水準與意境表達的實施者,也是需要有「匠心」的媒體從業者的一部分。我們每天翻開報紙,首先讀的就是你們給我們的「顏色」。

當宜昌木雕名師王志華遇上四川美院

全國青年消費者培養計劃:《杜若茶幫》文化驛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藝術與評論 的精彩文章:

「六零六零——當代中國畫60後藝術家提名展」 上的宜昌畫家鄭軍
60 年代水墨畫家是中國當代水墨藝術的先鋒
宜昌的這片花海,足夠全國人過七夕送花
「關公畫家」汪澤鴻為畫好關公遊學萬里
長陽磨市矛戈頭—夷陵大戰文物出土之地

TAG:藝術與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