削權或者流放為什麼不可以?趙構為何一定要處死岳飛?
小時候看岳飛傳,就知道岳飛是個大英雄,用兵如神,武藝高強。尤其是朱仙鎮,讓中原父老看到了希望。那時候最氣憤的是秦檜害死了岳飛,罪名是莫須有。
後來才知道,害死岳飛的不是秦檜,因為秦檜只是南宋的丞相,岳飛當時官職很高,又是領軍的名將,沒有趙構的授命,秦檜不敢殺岳飛。
那麼趙構為何要處死岳飛,難道他不知道這是自毀長城嗎?
這裡就要說一說,趙構當皇帝最忌諱什麼:
其一,趙構當皇帝,名不正言不順。父兄都在金國的五國城。父親宋徽宗,兄長宋欽宗都是皇帝,即便宋徽宗做了太上皇,一旦得勝還朝,宋欽宗即位,就沒有趙構的事情了。岳飛是忠臣,做夢就想忠君報國,不過他的忠君不是指的趙構,而是迎請二聖還朝。「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趙構害怕岳飛直搗黃龍,一旦把自己的父兄解放了,自己就坐不了皇帝。因此君臣二人有矛盾。
其二,岳飛耿直,做事從不避諱。趙構因為逃難,失去了生育能力,當時年齡才30多歲,岳飛要求立太子。這自然遭到趙構的記恨,你就那麼討厭我,想讓別人取代我。因為趙構沒有兒子,所以必須從皇室裡面去找。
其三,對於武將的不信任。當年宋太祖陳橋兵變,做了大宋的皇帝,從此對武將很是擔心。這些武將手中有兵,想要擁兵自重易如反掌,岳飛攻無不取戰無不勝,尤其是潁昌大捷,岳家軍「無一人肯回顧」,殺得「人為血人,馬為血馬」
,大敗金軍,斬金軍五千餘人,俘士卒二千餘人、將官七十八人,獲馬三千餘匹。兀朮退還開封,接連的失利使他哀嘆:「我起北方以來,未有如今日屨見挫衄!」金軍大將韓常也不願再戰,派密使向岳飛請降。岳飛為大河南北頻傳的捷報所鼓舞,他對部屬說:「今次殺金人,直到
黃龍府,當與諸君痛飲!」自古功高震主,岳飛不明白,焉能不敗?
其四,岳飛沒有缺點,幾乎是個完人。岳飛清廉自許,愛士卒,經常說「文官不愛財,武將不惜死」,皇帝賞賜他許多金銀財物,岳飛總是分給手下人。這樣的人一旦造反,影響力更大。因此皇帝對岳飛很不放心。
其五,岳飛沒有政治頭腦,岳飛眼看收復失地無望,表現得極為憤恨,稱病3個月,不肯復職,遭到李若虛嚴厲責備:「是欲反耶?……若堅執不從,朝廷豈不疑宣撫?」岳飛顯然並未意識到自己這番舉動已遭朝廷疑忌,1137年秋又上書建議立皇儲,遭高宗訓斥。此時和皇帝已尿不到一個壺裡。
岳飛的死是必然,高宗一直在尋找機會。此時宋金雙方都不想再打了,於是商議議和。岳飛已經沒有用處,最後高宗就借秦檜之手殺死了岳飛。誠如秦檜所說,這些「莫須有」的罪名是否成立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此乃上意也」。《宋史紀事本末》也有記載:「高宗忍自棄其中原,故忍殺飛。」


※岳飛就是不可戰勝的傳奇,這經歷不是一般武將能比的
※朱元璋殺女婿治腐敗,女兒沒求情嗎?
※李世民身邊重要的四個女人,武則天只排第四
※歷史這四個「野心家」,如今眼光看他們,必須平反,第一便是王莽
※歷史八賢王是什麼樣的人?寧可放過,也不願錯殺,和曹操截然相反
TAG:山東影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