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你應該機靈,但你不應該抖機靈

你應該機靈,但你不應該抖機靈

關注我們的靈性修養及素質提升

你應該機靈,但你不應該抖機靈

文丨徐老師 圖丨源自網路

01.

《那年花開月正圓》中周瑩在吳家大院年會上的表現讓人不得不再一次感嘆她實在是一位優秀的企業家。

年終歲尾,吳家分散在各地的商號的掌柜們都回到涇陽,向東家彙報一年的收穫。豐厚的收益讓吳家大院喜氣洋洋。

機靈者,聰明伶俐之意也。

世間聰明者眾多,也常能看到很多人生怕別人不知道他聰明,時時處處找機會抖機靈。

「自恃其才,小覷天下之士」的楊修可謂抖小機靈者之典型。

《世說新語·捷悟》中記載:「楊德祖為魏武主簿,時作相國門,始構榱桷,魏武自出看,使人題門作『活』字,便去。楊見,即令壞之,既竟,曰:『門中活,闊字,王正嫌門大也。』」

楊德祖即楊修。楊修任曹操手下的主簿時,當時正在修相國門,剛修好,曹操親自來看了看,讓人在門上題了一個"活"字,便走了。楊修見了,說:" 門"中有一個"活"字,就成了 闊 字,大王是嫌門太大了。"就命令人把門改小了。據說曹操滿意地笑了。

人餉魏武一杯酪,魏武啖少許,蓋頭上提「合」字以示眾,眾莫能解。次至楊修,修便啖,曰:「公教人啖一口也,復何疑?」

又有一次,有人送給曹操一盒乳酪。曹操在盒上寫了個「合」字,放在桌子上,讓大家看,別人都看不懂什麼意思,只有楊修看了以後,拿出便吃,還對眾人說:「曹公教我們每人吃一口酪啊,還有什麼好猶豫的?」據說曹操聞此只是哈哈一笑。

《武帝紀》裴注引《九州春秋》:「時王欲還,出今曰『雞肋』,官屬不知所謂。主簿楊修便自嚴裝,人驚問修:『何以知之?』修曰:『夫雞肋,棄之如可惜,食之無所得,以比漢中,知王欲還也。』」

諸葛亮智取漢中,逼得曹操兵退斜谷中。曹操正在進退兩難之際,手下來稟請夜間口令。曹操正吃雞肋,隨口曰:「雞肋!雞肋!」口令傳來。行軍主簿楊修便教隨行軍士各收拾行裝,準備歸程。別人都吃驚地問楊修為什麼要走,楊修說:「以今夜號令,便知魏王不日將退兵歸也:雞肋者,食之無肉,棄之有味。今進不能勝,退恐人笑,在此無益,不如早歸:來日魏王必班師矣。故先收拾行裝,免得臨行慌亂。」

而這一次,曹操沒有笑。據說當晚曹操心慌意亂,睡不著覺,但親自至營中巡視,卻發現將士們都在收拾行裝,便詢問原故,當得知又是楊修揣測了他的心思時,曹操大怒:「汝怎敢造言亂我軍心!」喝刀斧手推出斬之,將首級號令於轅門外。

有人評價說,楊修聰明一世,卻反被聰明誤。他有些才華,但恃才放曠,把機靈勁兒都用在了揣摩曹操心思上,結果處處犯忌,刺激曹操,最終導致殺身之禍。

當然,也有歷史學家分析說,曹操拿「雞肋」說事殺楊修,只是找借口,其實是因為楊修捲入奪嫡之爭。

楊修是曹植的老師,是曹植集團的核心謀士之一。但是曹操最終決定由曹丕繼承王位。這樣一來,曹操就要考慮到繼承人未來的統治是否順利,而楊修是個智商非常高的人,又家門顯赫,家裡出過三公級別的大官,一旦楊修出來和繼承人作對,是對國家政權非常不利的事,所以要殺楊修,為曹丕繼承王位掃清障礙,也是為了不讓曹植有造反的實力。

如果楊修能韜光養晦,不處處抖機靈,不顯露鋒芒,不引起曹操的注意,即使他站錯了隊伍,也不至於惹來殺身之禍。

02.

莊子在《徐無鬼》中講述了一個獼猴逞能身先死的故事。

吳王浮於江,登乎狙之山。眾狙見之,恂然棄而走,逃於深蓁。有一狙焉,委蛇攫搔,見巧乎王。王射之,敏給搏捷矢。王命相者趨射之,狙執死。

王顧謂其友顏不疑曰:「之狙也,伐其巧,恃其便以敖予,以至此殛也。戒之哉!嗟乎,無以汝色驕人哉!」顏不疑歸而師董梧,以鋤其色,去樂辭顯,三年而國人稱之。

這個故事通俗地講,就是:

吳王有一次乘船在江上遊玩,途中登上一座獼猴山,遇到一群獼猴。正在戲耍的群猴看到吳王一行人前呼後擁陣仗很大,嚇得一鬨而散,都躲到樹林深處去了。

可是,有一隻膽大的獼猴卻不知哪根神經搭錯了,不僅不躲閃,反倒在地上旋轉起來,旋轉一陣之後,又縱身上樹,攀著樹枝騰挪跳蕩起來,看那得意洋洋的神色,分明是在炫耀自己的靈巧。

吳王看著這隻賣弄聰明的獼猴,心裡不舒服,就張弓搭箭,向它射出一箭,可是,那獼猴竟然從容地閃身避開,而且竟然還敏捷地伸手接住那隻利箭。

這還了得!吳王氣得臉紅脖子粗,命令左右一齊放箭,幾十隻利箭一齊射去,那隻獼猴再機靈,也閃躲不開了,立即隕命,墜落樹下。

吳王沉吟片刻,回頭對同行的好友顏不疑說:「這個猴子,在我面前賣弄技巧,以至於遭受這樣的下場。而那些沒有技巧的猴子們卻得以保命,可見是因為它的技巧而害得它送了命。真是值得讓人借鑒啊!」

顏不疑警醒,回去後拜董梧為師,學著消除自己的傲氣。他一不彈琴奏樂,二不拋頭露面。三年過去了,全國人民都讚揚他。

故事中的老獼猴是個聰明的猴子,但是它沒把聰明用對地方,在不該顯示聰明的地方大展身手,在人前炫耀自己的技巧,結果反而因此送了性命。

讀這篇文章,我嚴重懷疑與吳王同行的顏不疑可能就經常在吳王面前抖機靈,吳王這次之所以跟一隻猴子較勁,其意就是要「殺猴給顏不疑看」。好在顏不疑是聰明人,一點即透,立刻採取行動, 隱去鋒芒,成為人人讚揚的賢人。

真正機靈的人知道應該如何隱去自己的鋒芒,從而不至於成為眾矢之的。

03.

中國歷史上的古聖先賢常示人以不可抖機靈的道理。

據《史記》記載,孔子年輕時曾經向老子請教做人的道理。

老子告訴孔子:「良賈深藏若虛,君子盛德容貌若愚。」

就是說,一個頭腦精明的商人非常懂得深藏財貨,而外表看起來好像空無所有;一個品行高尚的君子非常懂得內藏道德,而外表看起來好像是愚蠢遲鈍。

老子意在告誡年輕的孔子,你要去掉驕傲之氣和貪慾之心,如此才能成為聖人。這便是所謂的「大智若愚」。

大智若愚、抱朴守拙,向來是中國哲學中的最高智慧。

大文豪蘇東坡是北宋狀元中的狀元,千百年來,沒人會說蘇軾不聰明。但蘇軾卻一生坎坷,甚至被打入牢獄,差點丟了性命。他在自己的《洗兒詩》中,這樣感嘆:」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惟願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

鄭板橋有一句著名的座右銘:「聰明難,糊塗更難」。這裡所謂的「糊塗」,不是真的糊塗而,是一種智慧的「糊塗」,是假糊塗、裝糊塗,也就是深藏機靈,決不抖出來。

愛抖機靈的人,喜歡處處逞強,總要表現出自己高人一籌;而真正聰明的人,是具有大智慧的人,這類人往往胸襟寬廣、目光遠大,他們喜歡以弱示人、甘居下位,不耍聰明,把智慧用在大事業上。

機靈,但不抖機靈,才是真機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獨行的狐 的精彩文章:

TAG:獨行的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