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病人的搶救與配合,有些事項你注意到了嗎?
關注「ICU護理之家」,你的眼睛會發光!
GIF/10K
搶救現場:所有人都在忙,所有人都不知在忙什麼!
手忙腳亂,不知所措,不去評估病人意識狀態、呼吸及脈搏並及時啟動急救系統,沒有根據情況採取緊急搶救措施,等醫師到來才開始。急救開始沒有檢查頸動脈,太依賴機器即先裝上心電監護確定病人沒有心跳才開始CPR,或等著找靜脈管路。急救時沒有分工合作,一擁而上,多人重複做同樣的事情。
「研究表明」
護士的主動性更能為病人贏得黃金時間
護士工作效率的高低直接影響復甦質量
高質量的心肺復甦需要高質量的團隊組合,復甦團隊至少5人(2位醫生,3位護士)。醫護按要求分工、協作,搶救時合理分布位置最快時能保障1分鐘完成除顫,三分鐘完成插管,極大提升搶救成功率,減少醫療糾紛的發生
急診醫護協作
重要性
醫療和護理兩個相對獨立而又密不可分的系統,既有分工又各有側重,既要緊密合作,又不能相互取代,根本目標都是為了搶救生命、促進康復。醫護雙方作為一個整體完成疾病治療的全過程。急診科長期處於急、忙、亂的環境,社會矛盾容易轉化給醫護人員,所以醫護協作尤為重要。協調的醫護關係是取得搶救成功的重要前提。病人的康復是醫生與護士共同勞動的成果,而每次成功的搶救更是醫護團隊的完美協作。沒有優秀的醫生,病人的生命安全難以保障,沒有護士的良好協作,優秀的醫生無法彰顯職業才華。
搶救工作
準備
各種搶救儀器設備及搶救藥物呈完好備用狀態。
搶救物品每班清點、檢查、補充並紀錄。
急救藥品齊備,急救設備、器材完好率達100%。
搶救技術熟練,掌握搶救流程;
每一次搶救處理完病人後及時補充搶救藥物及檢查搶救用物和設備的完整性;
熟練掌握搶救流程,定期抽考;(科室常見危重症)
搶救病人時明確分工,形成搶救小組;
對於所有新設備新儀器應及時學習和掌握;
搶救
對護士長的基本要求
組織管理者、執行者
搶救的基本制度
A、醫生未到之前,護士應根據病人病情及時給予吸氧、吸痰、測量生命體征、建立靜脈通路、胸外心臟按壓等
B、對危急病人應就地搶救,待病情穩定後方可移動
C、及時與病人家屬或單位聯繫,及時通報病情變化
D、搶救完畢後,6小時內補寫搶救記錄
組織
管理
護士能掌握搶救治療的原則、順序、搶救用藥的劑量、監測內容、搶救的效果評價以及熟練掌握搶救技能與配合工作(搶救車)
各項護理觀察工作有效及時,有利於提高搶救的成功率。
搶救技術
管理
院內任何一個科室都會遇到病人搶救,護理人員必須掌握搶救技術。搶救技術的好壞直接影響病人生命安危,這些搶救技術的管理,除了常規和標準化管理及技術訓練外,要經常組織技術演練和實踐考核,常抓護士應急能力的培養。(獨立值班前必考)
搶救病人時
對護士的要求1
1.了解病人的病情,知道現在工作區域內發生了什麼事情,知道自己該做什麼
2.熟悉搶救物品,儀器及藥物存放的位置,必須心中有數,保證儀器和藥物及時應用
3.搶救病人時護士要沉著,冷靜,準確,頭腦清楚,反應敏捷
4.發現病人出現異常情況,在第一時間通知醫生。心跳呼吸驟停時,不許離開病人,一邊採取急救措施一邊呼叫
5.維持搶救現場秩序(病房,搶救現場絕對不要留家屬!)
6.保證吸氧管路暢通
7.建立靜脈通路,保證用藥途徑暢通
8.迅速,準確地執行「有效」醫囑
9.積極配合醫生進行各種搶救操作
10.及時準確詳細地記護理記錄
搶救病人時
對護士的要求2
護士要掌握搶救儀器及物品、藥品的使用
氣管插管、中心靜脈插管配合
簡易呼吸器、呼吸機
監護儀、心電圖
除顫機
輸液泵、注射泵
各種急救藥物的配製(血管活性葯)
搶救
護理記錄
及時準確地記錄第一手資料
醫生寫病程記錄和搶救記錄的依據
及時、詳細、準確記錄生命體征的變化
要特別注意記錄病人病情變化的時間、表現、對病人採取的急救措施、用藥劑量、用法及時間(準確到分鐘)
搶救
組織程序
明確分工,緊密配合,聽從指揮。分工合理、配合默契、動作迅速。
組織分工:
指揮者醫生、護士長(高年資護士)
執行者責任護士
配合者低年資護士
舉例:EICU搶救
醫生與護士
共識與思路
大家熟練操作流程
思路一致做法一致
醫生為核心指導
護士為主動工作者
急危重症
搶救配合
護士與護士的配合
護士與醫生的配合
護士與助理護士的配合
護士要分工合作實施規範化、程序化的護理措施,縮短黃金搶救時間。
搶救團隊共同完成搶救任務,彼此不可缺少,彼此不可代替,彼此相互補充。
搶救
原則
1、就地搶救(即搶救條件最近,最好的地方)
就地搶救??就地搬動
搬動原則—在搬動病人過程中,不會因此使病情急劇惡化或危及病人生命
就近原則—時間就是生命,在最短時間裡給予生命支持措施
專科原則—相應專業人員,實施相應專科技術,有針對性快速救治病人
2、先救命,後治病,處理疾病或創傷的急性階段,而不是治療疾病的全過程(生命支持)
搶救
理念
先做什麼?後做什麼?忙亂?有序?有效?
評估:危及病人生命是什麼?—就先做什麼
什麼事不馬上做,病人立即會死亡—就先做
搶救路徑:
氣道動力通路
一、氣道
氣道搶救——-最突顯專業技術水平
1
清理氣道
頭偏一側徒手清理
用負壓(電動/中心)吸引,壓力成人0.03-0.04mpa,小兒0.01-0.02mpa清理口鼻咽分泌物和異物
必要時在支纖鏡下清理氣道分泌物和異物
2
打開氣道
仰頭抬頜(頦)法:最常用
急救者一手放在病人額上,手掌向後施力使頭後仰,一手將頜(頦)部抬起.注意手指不要壓向頜下軟組織深處,以免阻塞氣道
雙手托頜法:懷疑有頸部損傷病人首選
急救者雙肘部放在病人仰卧的地面或床上,用雙手托起下頜使頭後仰,使下頜前移,注意勿用力過度
3
建立氣道
吸氧:中流量或大流量
給予人工通氣導管
面罩加壓吸氧或面罩呼吸機通氣
配合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呼吸機輔助通氣
二、動力
胸外心臟按壓
心臟泵胸外按壓
多功能監護
除顫
三、通路
迅速建立2條以上有效的靜脈通路
必遵醫囑抽血,靜脈用藥
要時配合醫生行深靜脈穿刺
靜脈選擇:上肢靜脈優於下肢靜脈
原因:
上肢靜脈有較健全靜脈瓣,按壓時可有效驅動靜脈回心臟;上肢靜脈離心臟較近,血液直接流入上腔靜脈後直接匯入右心房。
搶救時
液體應用
首選:平衡鹽、0.9%NS
內—平衡鹽、5%GS、5%GNS
外—平衡鹽、代血漿、5%GNS
兒—10%GS、5%GS
用藥時注意配伍禁忌和藥物的不良反應。
搶救
護理配合
1
三人搶救法
1
甲職責
主管護士/高年資護士/護士長
主要負責呼吸系統,保持呼吸道通暢
吸氧,必要時氣管插管接呼吸機
密切觀察病情變化
負責搶救現場的全程指揮
2
乙職責
中年資護士
主要負責循環系統
快速建立多個大的靜脈通抽血,配血,輸血
上心電監護,協助醫生除顫,必要時作外心臟按壓
執行所有的口頭醫囑,配合醫生作各種穿刺檢查
3
丙職責
低年資護士
必要的壓迫止血包紮
搶救臨時記錄及連絡工作
2
二人搶救法
1
甲職責
主管護士,高年資護士,護士長
負責呼吸系統,保持呼吸道通暢
吸氧,必要時氣管插管接呼吸機
密切觀察病情變化
負責搶救現場的全程指揮
2
乙職責
中年資護士
主要負責循環系統
快速建立多個大的靜脈通抽血,配血,輸血
上心電監護,協助醫生除顫,必要時作外心臟按壓
執行所有的口頭醫囑,配合醫生作各種穿刺檢查
心跳呼吸驟停
搶救
時間就是生命—早起動
早評估病情、早呼救、早到達
心搏驟停的嚴重後果以秒計算
60秒——自主呼吸逐漸停止
6分鐘——開始出現腦細胞死亡
心肺復甦的「黃金6分鐘」
搶救原則:分秒必爭,就地搶救
啟動急救系統
1
初級生命支持(BLS)
4分鐘內建立
CPR、AED
2
高級生命支持(ALS)
8分鐘內建立
氧療、呼吸支持、循環支持、藥物支持、止血包紮固定
醫護配合
人員分工
1
護士乙﹙管循環﹚
1、當病人送入搶救室時,護士乙首先判斷,床邊呼救或叫旁人呼救,使病人去枕平卧於硬板床上。
2、當病人平卧後,立即鬆開病人緊身衣褲,迅速行胸外心臟按壓:
按壓部位:胸骨中下1/3處(即劍突上兩橫指)
按壓深度:成人大於5 cm,兒童5cm,嬰兒4cm
按壓頻率:至少100次/分
按壓與呼吸頻率:30:2。
(醫生、護士甲進入搶救室)
2
護士甲(管呼吸)
將氣管插管盤、呼吸氣囊、吸痰盤放至床頭治療車或床頭柜上。
使用簡易呼吸器行面罩球囊控制呼吸,協助醫生進行氣管插管。保持呼吸道通暢。
連接吸引器、打開呼吸機,調節呼吸機參數,檢測呼吸機,連接呼吸機。
使用除顫監護儀:了解心跳驟停類型,準備除顫和起搏用物。
密切觀察病情變化,配合醫生搶救。
甲護士:
「管呼吸」,指導搶救工作,儘可能不離開病人,準備急救物品、儀器,協助醫生氣管插管等搶救操作。
乙護士:
「管循環」。要求從發現病人心臟驟停至搶救後安全護送病房。嚴格、準確、及時執行醫囑,嚴密觀察用藥反應、復甦效果。
搶救
站點陣圖
心跳呼吸驟停
搶救配合
保持氣道通暢,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按壓
給葯途徑的選擇
目前國際一致公認的方法有三種:經靜脈給葯、氣管內給葯、骨髓腔輸液,其中以靜脈內給葯安全可靠,為首選給葯途徑。(2010骨內注射)
搶救用藥的護理
護士在心肺復甦用藥過程中,要掌握各種急救藥物的作用、不良反應和配伍禁忌。
腎上腺素(首選)1mg1次/3-5minIV/IO
垂體後葉素40U可取代第一或第二劑腎上腺素IV/IO
胺碘酮首劑300mg第二劑150mgIV/IO
胺碘酮的應用應置於利多卡因之上,廣譜、高效、安全,被指南列為
搶救室顫和無脈性室速的規範程序中的首選用藥
利多卡因(無胺碘酮時),1.0一1.5mg/kg,總劑量不超過3mg/Kg
阿托品首次1mg,後0.5mg,1次/5min,總劑量為3mg
不建議常規使用,已從ACLS流程中去除,治療嚴重心動過緩和心搏停止
簡易呼吸囊
面罩應用相關知識
簡易呼吸囊-面罩通氣CE或0K手法:
面罩與呼吸囊要連接緊,大拇指與食指壓在面罩上,其他三指將下頜向上提形成0K手式
取體位:平卧位,頭後仰。
選擇面罩及呼吸囊大小合適,現有呼吸囊:成人用的有:1000ml(麻醉科);2100ml規格。兒科有大中小几種規格。
面罩:有充氣和不充氣的二種,充氣的每天注意檢查有否漏氣,使用面罩注意扣壓緊臉部罩住口鼻不漏氣。呼吸囊頻率:心肺復甦按壓與呼吸比30:2,無呼吸有心率:10—12次/分,約5-6秒/次。
呼吸囊連接:有氧源:呼吸囊連接儲氧袋。無氧源:呼吸囊不用連儲氧袋。
通氣量:有氧源:400-600ml(6_7ml/kg),球囊擠壓1/3。無氧源:700-1000ml,球囊擠壓2/3。
單人、雙人操作:注意觀察胸廓起伏情況
除顫儀應用
除顫相關知識
連接監護儀電極板時,貼電極時應避開準備除顫的位置;
塗電極膏:在沒開始調節能量時塗好
選擇除顫方式:心肺復甦—非同步(機默認)心率失常—同步(按SYNC)
能量選擇:360 J(單相)、200 J(雙相)
放電板位置:
右:心底部:鎖骨中線第2-3肋間
左:心尖部:即左腋中線第5肋間
放電時:注意全部人員離床
步驟:1 (能量選擇) 2 (充電)3(放電)
搶救環境
管理
維護好搶救秩序,把與搶救無關的人員和物品撤離現場,使搶救現場有足夠的空間。搶救過程中的污物、污衣儘快清除,保持環境的清潔,注意無菌操作,防止交叉感染
家屬
心理護理
由於病人的病情危重,家屬大多是焦急痛苦的心理表現,所以負責聯絡的護士在空隙時間給家屬做好安撫工作,必要時將搶救進展告知家屬。即使搶救失敗也讓家屬有心理準備。(注意言行、舉止、說話方式)
急診科
常見風險因素
分診失誤、技術操作不熟練、知情告知不到位、護醫患溝通不到位、病情判斷不到位、葯械管理不到位、用物準備不到位、急會診不到位、急救措施不及時、應急預案不全面、制度執行不到位、人員配備不到位、細節服務不到位、安全防護不到位、環境設施不到位、各項記錄不規範、不遵守行為規範... ...
糾紛
防範
1
儘早儘快完善醫療程序
聽到呼叫第一時間趕至病人身旁
迅速了解病情,急救措施立馬到位
用藥治療及時執行
2
言行謹慎
不當病人面指責醫生或護士處置不當
不在病人面前討論治療的合理性或質疑搶救設備的性能
不給病人家屬十分肯定的結果承諾
病人質疑時,立即解釋落實,不留懸念
3
技巧
搶救時盡量隔離家屬,保持搶救的封閉性
在家屬接受前可以適當延長搶救時間,讓家屬有接受死亡的心理適應過程
4
及時溝通
無法改變死亡結局時及時與家屬溝通
溝通時選擇病人家屬中的核心人物
多次反覆有效溝通
溝通
技巧
盡量用簡潔的語言在合適的不被打擾的環境下和家屬溝通。若家屬無心理準備,逐步試用以下措施告知病情。
1)10分鐘護士患者情況很不好,我們正在積極搶救;
2)10分鐘醫生雖然積極搶救,但生命體征還是沒有恢復,恐怕希望不大;
3)10分鐘負責人患者始終沒有恢復生命體征,在做最後一次努力
4)5——10分鐘患者去世
許家屬有一定程度的感情宣洩,但要控制局面,通知家屬後,應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解答他們的問題,對遺體適當處理以便家屬告別,及時通知總值班,尤其是有潛在醫療糾紛的時候
搶救中
分工與配合
當我們是三個人的時候
主管或高年資護士位於病人的床頭,負責呼吸系統,協助人工氣道的建立和管理,如吸氧、吸痰、輔助呼吸,固定插管,觀察病情,安撫病人等
負責治療的護士位於病人左腰位,負責循環系統管理,建立靜脈通路,協助除顫,上搶救儀器,按醫囑用藥等
協助、巡迴護士位於床尾,負責準備搶救用物、配合甲乙護士工作、傳遞用物,進行簡單的急救處理如包紮、止血、固定等
當我們是兩個人的時候
主管或高年資護士位於病人的床頭,負責呼吸系統,協助人工氣道的建立和管理,如吸氧、吸痰、輔助呼吸,固定插管,觀察病情,安撫病人等
另一人位於病人左腰位,負責建立靜脈通路,上監護儀,按醫囑用藥,進行簡單的急救處理如包紮、止血、固定等
兩人共同承擔協助和巡迴的工作
注意
一切行動聽指揮
必須明確搶救負責人:通常是站在患者頭側負責氣道的那個人。每次搶救只有一個負責人!所有人員必須聽從負責人的指揮。
搶救負責人必須:熟悉所有搶救設備,熟悉掌握心肺復甦,氣管插管和中心靜脈置管
具有溝通能力:家屬、一線醫師、兄弟科室、上級醫師。
由搶救負責人指定每個人的任務
搶救車/除顫儀/監護儀/硬板/氧氣/吸引器
建立氣道(建議呼吸器,氣管插管)
胸外按壓,檢查循環
建立靜脈通路,給葯,留取標本
聯繫有關人員(上級醫師,急診/ICU/麻醉科醫師,家屬)
記錄醫囑和搶救時間
我們爭取
做到最好
醫護配合默契,合作愉快
家屬理解,不干擾搶救,無過激行為
做到我們所能做到的最好
搶救後
醫護協作
及時核對和補開口頭醫囑
完善病例和護理記錄,搶救記錄
內容一致,醫護及時溝通與提醒
所有搶救記錄6小時內完成
搶救藥品、儀器、設備
管理
搶救室用物四定、三及時
四定:定品種數量、定位放置、定人管理、定期維修
三及時:及時檢查、及時消毒、及時補充
搶救室所有儀器設備、藥品必須處於備用狀態,人人均有為下個病人搶救做準備的意識
最後
總結
加強護士急救技能的培訓,模擬醫護配合搶救訓練,多練兵。
熟練掌握急危重症病搶救流程及搶救流程圖。護士做到三熟練:熟練常見病搶救程序,熟練搶救儀器性能及使用方法,熟練搶救藥物劑量及作用。
急救藥品、物品、儀器設備定量定位,用物齊全,物品完好,處於備用狀態,做到五定,每班護士負責檢查登記。搶救完畢及時清理環境,及時補充搶救用物、藥品。
搶救時至少有1名醫生參加搶救,護士聽從醫生的組織指揮,各施其責,搶救人員位置相對固定。
醫護加強協調配合,相互多提醒,多溝通,默契配合完成急救工作。
斷總結搶救經驗及教訓,加強能力的培養,才能在搶救中做到迅速、緊張、及時、有序。


※真空采血操作應用視頻演示及注意事項
※猝死的急救與護理,需要了解這些!
TAG:ICU護理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