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澳洲帶娃是什麼體驗II:澳洲寶寶的日常活動及早教
這是一個專屬於寶寶的時尚育兒頻道
大家好
給大家介紹一下
這是我今天的乾貨 @KooKid
(相信我 在碼這段字的時候 這個段子還沒過時 這篇文章碼了好久…)
Hi,在澳洲帶娃是什麼體驗終於碼第二篇了,之前在號里和大家分享了許多米小妞在家玩的小遊戲,其實對澳洲寶寶來說,在家待著的時間真不多,每周在外面的各種活動就已經佔據了大部分時間。趁米小妞兩歲生日前,整理一下這兩年小妞參與過的那些活動,用最真實的澳洲生活記錄告訴你:澳洲寶寶到底在玩什麼?
我們號里的諸多媽媽最關心的一個話題無非是早教。在澳洲的早教大環境和國內有所不同。國內的早教環境商業氣息較濃郁,兒童遊樂中心和早教課程費用比較昂貴。澳洲的更多是在戶外、社區提供的免費以及可負擔的課程或節目。在生孩子前,我沒有料到也沒有注意到,澳洲的社區服務和母嬰方面的設施是如此強大。這個強大的原因很可能是因為澳洲家庭平均不止一個孩子,而且不同於國內有強大的家政服務和父母的支持,澳洲媽媽更常是單槍匹馬。所以,豐富的社區活動資源在澳洲媽媽日常帶娃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也深深溫暖了我這個在異鄉獨自帶娃的媽媽。
公園
澳洲地廣人稀,大草地大公園是最不缺的。戶外活動也變成了澳洲寶寶最日常的活動之一。就我居住的這個大區來說,大大小小的公園就有幾十個,近的走路幾分鐘就能到,每個公園裡都有適合不同年齡段兒童玩耍的滑梯、鞦韆、沙坑等。運氣好的話,就可以包場玩。社區里的幼兒園也會將孩子帶到附近公園的兒童區玩耍。
兒童農場
離墨爾本市區不遠的Collingwood Children s farm小農場是孩子們最喜歡的地方之一,農場里有各種家禽,牛羊豬等等,還有觀看擠牛奶和摸荷蘭豬的活動。這裡還有一個月一度的農產品市場,大家把自家農場種的東西到集市上擺攤子,能淘到口味非常有靈魂的有機蔬菜水果。
海邊
澳洲的各大城市均為沿海城市,所以在天氣好的時候一定要去海邊走一個。每一個海灘都會有救生員巡邏,澳洲小萌娃們穿著休閑的短袖短褲就能下海玩耍,在游泳大國長大的的大孩子就更不用說了,成年人則更中意衝浪、摩托艇等更刺激的戶外運動。對於第一次去沙灘的小寶寶來說,他們還一定會沉迷沙子這個天然的感覺遊戲,建議帶上一套沙灘玩具,做好防晒工作,在沙灘玩個夠!
動物園 + 水族館
墨爾本有三大動物園 Melbourne Zoo, Werribee Open Range Zoo, Healesville Sanctuary,對4歲以下孩子免費開放,對4-15歲兒童在周末和公共假期免費開放。另外,還有可以看到南極企鵝的水族館 Sea Life Melbourne,第一次帶小妞去的時候,企鵝剛好生了小寶寶,非常呆萌可愛。
Werribee Open Range Zoo 兒童區 (圖片來自網路)
melbourne zoo 兒童區 (圖片來自網路)
博物館
Melbourne museum兒童活動區 (圖片來自網路)
墨爾本博物館的活動非常多,比如這個月的Bug Lab(昆蟲展)吸引到了很多孩子。上周也是我第一次帶孩子去博物館,對於兩歲左右的孩子來說,已經能夠看懂和分辨許多動物,平時在書上看到的都是圖片,真實的動物標本對他們來說非常震撼。最令人稱讚的是博物館的兒童區,有玩、有學,有很多機關讓寶寶們去探索,也是在澳洲難得看到的擁擠畫面。
圖書館
每個社區都有屬於自己的圖書館,離家很近,幾乎每兩個禮拜我都會去圖書館更新小妞的書單,小妞也常在圖書館裡玩耍和看書。圖書館會針對不同年齡段兒童提供不同的兒歌和故事內容,1歲以下寶寶的Sing baby sing,1-2.5歲寶寶的Tinytots活動,還有學前兒童的preschool storytime,甚至有專門為華人媽媽提供的中文故事、兒歌和手工活動。
商場免費兒童區
幾乎每個商場都會有一塊開放式的兒童區域,或者是在母嬰室里的兒童活動區,供購物之餘的休息和娛樂。有時候也會組織一些小朋友手工和畫畫的活動。媽媽們可以趁機歇腳,寶寶們可以在這裡消耗一些能量。有的童裝童鞋店也會有類似的區域供寶寶玩耍和畫畫,讓媽媽放心購物。
收費兒童遊樂場
收費的室內兒童遊樂園類似國內商場內的綜合兒童遊樂場。裡面分有小寶寶的遊樂區,大寶寶的健身遊樂區,氣墊蹦床和滑梯,還有一些類似海盜船的小型電動設施。和國內遊樂場最大的不同是,這些室內遊樂園有一半的區域是咖啡店和用餐區,10刀左右的門票一般還會送一杯咖啡,所以當在國內看到寶寶遊樂場的入場費要三位數時也是著實嚇了一跳。在這裡,媽媽們可以讓孩子在裡面玩耍,自己小聚聊天喝茶,如果寶寶玩累了,可以直接點餐吃中飯,很方便。
圖片從上到下依次為米小妞在Lollipops,Playdays,Little Creatures,Legoland
Playgroup 遊戲組
Playgroup是一種臨時託兒所,開放的時間很短暫,比如每天上午2-3小時,需要家長陪伴參加,費用一般只要小几塊錢或者免費。有些家長會把沒有上日托的那幾天安排上playgroup打發時間。我參加過的這家裡面有各種各樣的模擬玩具,小朋友們玩得應接不暇。另外有一些是教會組織的playgroup,會有一些義工老師組織小朋友唱歌、手工、感官遊戲等活動,還有以蒙特梭利為主題的playgroup等等。
社區鵝媽媽 mother goose 活動
鵝媽媽組織據說來源自歐美,為同一社區差不多時間生產的媽媽提供一個交流聚會的機會。這個活動的主題是唱兒歌、(許多都是來自鵝媽媽童謠的)講故事、然後小朋友們聚餐,小點心都由活動中心提供,而且這麼好的活動竟然是免費的,感動流涕。我參加的家門口的鵝媽媽活動是專門為華人媽媽和寶寶提供的中文童謠時間,先由社區護士牽線,然後才安排進來。一年的活動下來,小妞愛上了很多中文兒歌和童謠,寶寶們都成了好朋友,媽媽們也都是在異鄉找到組織,也是我在育兒路上最大的收穫之一,感恩!
吃渣米小妞在鵝媽媽活動中常胃口大開
體育館的寶寶體操活動
同樣是深入社區的體育館,對不同年齡的孩子提供了體操場地和設施,如呼啦圈、平衡木、蹦床等。9個月以上的寶寶就可以來這裡爬爬摸摸看看了,還有專業的工作人員監督,只需要8刀門票。2到8歲兒童還可以根據不同程度和要求,找到不同類型的體操課。比如,對剛滿2歲的兒童的課程里,老師會教小朋友如何跳、著陸、搖擺、平衡、翻滾等動作。
游泳課
游泳課是目前小妞唯一在上的早教課程。我的想法是,在澳洲學游泳不是為了游得比別人好,而是不要成為班裡那個唯一不會游的孩子。本地的游泳資源也特別豐富,每個游泳館都會提供不同年齡段小朋友的游泳課程,最小的寶寶課程一般從6個月大起,由一位家長帶領的親子游,一節課的費用為15刀左右。具體的內容我已經詳細介紹過了,戳《原來澳洲寶寶這樣學游泳!『脖圈』游泳請不要再去了…》
付費早教課程
如果媽媽們還不滿足上面的活動,還可以帶寶寶參加早教課程,如GymbaROO(金寶貝),形式和國內的早教課類似,由老師帶著孩子們玩提供的器材、唱歌、做感官和認知遊戲。在澳洲的雙職或單職父母都可以將滿6個月的孩子寄託到託兒所,所以早教課程一般都是給不上託兒所的孩子提供了一種集體活動的機會,讓寶寶和媽媽找到屬於自己的組織。
圖片由米小妞的小閨蜜Erin提供
米小妞一周也會寄託兩日在託兒所,關於澳洲託兒所里的那些事,得要另開一個主題來說。一歲以後米小妞平均每天都要出門活動一次,有時候上午和下午都會安排出門,這也算是澳洲寶寶日常活動的常態。我個人最大的感受是,不管走到哪裡總能找到寄存小朋友的角落,給孩子參與的活動都以免費為主,這個社會對孩子的關愛真的無微不至。澳洲寶寶可以參加的活動遠不止於我今天介紹的,隨著小妞年齡增長,可以參加的活動會越來越多,我還會繼續和大家分享。
所以許多國內媽媽糾結於上早教的問題,問起我澳洲寶寶有沒有上早教時,我的回答是,其實任何形式的玩耍和探索對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都是學習,這不一定非要在昂貴的早教課程中才能實現。我和孩子爸爸還會規定每周六為家庭日,一定會帶小妞去一個平時不常去或沒去過的地方長長見識。在國內的爸媽如果對去哪兒玩沒有頭緒,那就多安排孩子到戶外玩耍甚至是旅行,讓孩子多去感受大自然和不同地方帶來的人文魅力;或者也可以定時組織一些媽媽群線下聚會,每人帶一件玩具就能組建自己的playgroup呀!(完)
碼完這篇要和大家請個小假,公眾號上線半年多,一個人主內主外地運營,幾乎沒有停過,每天都在馬不停蹄選題,搜集資料和圖片,碼字,後期製作中無限循環。於是『不旅行就會死星人』的我要獎勵我們一家三口一周的夏威夷之行,會很快回來繼續分享遊記和心得!
記得等我
GIF/1K


※4個月寶寶不會翻身正常嗎,這樣做可以幫助寶寶翻身
※DNF國服三大紅神玩家,你該不會只認識旭旭寶寶吧?
※寶寶出生後第一天很重要,應該怎麼過?
※萬萬沒想到,怕寶寶冷,給寶寶穿的多了還會捂出毛病!
※大家好,給大家介紹一下,這是我家@寶寶和可愛的小動物
TAG:寶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