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已變,房產投資是否是財富管理的最佳方式?
近年來,很多人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積累著財富,但又不得不面臨一個現實:隨著經濟下滑壓力,財富也逐漸貶值!
那如何有效的實行財富管理,讓已有的財富保值或增值?
其實讓財富保值或增值,手段有很多,根據調查,大多數人會傾向選擇股票、基金、房地產投資,但是綜合各種因素之後,投資房地產的人又上升了一個層次!
那在搭上房產這輛增值財富的快速車時需要注意些什麼?
中國新建住宅價格是平均年收入的多少倍?據消息透露,2016年北京是20倍,上海市25倍,深圳是36倍。據悉,在泡沫經濟的1990年,日本東京的新建住宅價格是平均年收入的18倍,而如今中國的這3個城市已經超過經濟泡沫時的東京。10年前買房的人,現在早已身價百萬,再加上現在房價漲勢依然很猛,不入市,就錯過了最佳的投資時機。面對如此大的利益誘惑,有幾個人能hold住呢?!
不可否認,房地產作為一種投資工具,從某種程度上講,是具有一定保值、增值性。但是,就今年以來熱點城市實施了嚴格的房地產限購限貸措施,儘管目前房地產投資仍保持增長,但是銷售增速已經明顯下降。未來是否會出現類似2015年房地產投資每月累計增速以1個百分點下降的情況,仍待觀察。
據了解,由於在2013年之後,很多城市實施了嚴格的限購限貸措施,到了2015年,房地產全年投資增速只有1%。而在2015年底房地產限制政策放開後,一二線城市的房價快速上升,這就促使多數人加大對房地產的投資,投資熱度並沒有隨著限購政策而下降。
2017年4月18日,中國國家統計局發布了3月70個大中城市新建住宅價格動向數據,近九成62個城市環比上漲。價格上漲廣州3月漲幅為2.5%,大幅超過了2月的0.9%。各地方政府出台了抑制房地產泡沫的對策。實施限購的城市急劇增加。購房總價中,房貸的借貸比率有所限制,購房時設置了繳納社會保險和所得稅的條件。儘管如此,房價仍持續走高。
今年以來,多地實行限購、「租售同權」等政策,房地產銷售增速也有所放慢,但投資增速並未受多大影響。
投資者投資房地產的熱度有增無減,在他們看來,房子是剛需,房價依舊持續堅挺,雖然目前經濟處於下行階段,樓市「泡沫」也始終存在,但房價還是「屹然不倒」。那些觀望已久的購房者最終被「房價不會跌」、「樓市不會崩盤」這樣的輿論導向影響,選擇了投資房地產。
面對國內房價持續走高,民眾大多在叫苦不迭的同時,又緊跟步伐,加入到購房的浪潮當中去。有些人看到中國房價高(投資成本高),就開始轉向投資國外的房地產,時代華商商學院董事長班丁志國老師在講課事曾說過:看似國內房價比國外房價貴了不知道多少倍,但其實,國內外一樣,只是,國內實行非物業稅,而國外則是物業稅,他們唯一的不同在於,國內是一次性結清了70年的土地租金,而國外,在購房的時候,只結算了一年的土地租金,因此,看似便宜的海外購房其實不比國內便宜,他們每年都要交土地租金,這是海外人的養房壓力,且壓力巨大。
上面說的只是其一, 其實,我國房地產價格和海外房地產價格不具有可比性。國民收入依然增長,城市化率依然有很大空間,首付比例提供安全墊,財富分配的習慣不同等都是支撐房價的重要因素,之後房地產景氣度不會大幅下滑。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從2016年年底開始,中國嚴格限制海外房地產市場投資以應對資本流出,資金不流向海外就容易轉向國內的房地產市場。這也是多數人投資國內房地產市場的一個原因!
現在,在投資房地產這塊,還是以60/70/80後為主,但是不久的將來,不管是消費市場還是投資市場,90後將是主力軍,那這一群體,是抱著什麼樣的態度呢?
60後與年輕一代相比,他們的經歷豐富,處於事業發展的黃金階段,因此經濟條件優越,對於投資房地產需求較大;70後為了居住,更多是為了家庭,為了工作方便,為了孩子上學更加便利,對投資房地產需求旺盛;80後積極賺錢投資房地產只為脫單,然而,在調控背景下,許多準備購房的剛需或許正糾結於買還是不買,其中不少正是「90後」,但「90後化」是目前住房租賃市場上發生的最大變化,他們對租房和買房的想法或許將成為影響樓市格局的重要因素。值得注意的是,在住房租賃新政策影響下,不少「90後」都表示即使家長有足夠經濟實力購房,但出於資產靈活或居住地靈活的考慮,依然會選擇租房。
……
其實,房地產投資是屬於財富管理其中一門學問,如何讓財富增值?時代不同,年齡階段不同,所採取的方式和策略就不同。如何用最佳方式來了解「財富管理」?後續陸續進行補充~
文章來源於時代華商商學院,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可評論留言獲取!


※《羞羞的鐵拳》撥開票房背後,「麻花模式」一個致命點暴露
※比特幣被「大屠殺」!虛擬貨幣交易業務在中國將按下暫停鍵
※韓企在中國經營叫苦不迭,遭遇罕見「滑鐵盧」!
※行業格局巨變,餐飲成為新主場
※知識付費:硬的尷尬,軟的大方
TAG:時代華商商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