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國歷史中的傳國玉璽,現流落何處?

中國歷史中的傳國玉璽,現流落何處?

春秋戰國時期,楚人卞和發現一塊珍世璞玉,並把它進獻給了楚王,所以後人把這塊寶玉稱之為和氏璧。秦統一六國後,丞相李斯奉命,用和氏璧鐫刻成傳國玉璽,作為秦始皇號令全國的憑證。也正是從這時候開始,傳國玉璽成了古代政權主義者必爭之物。

傳國玉璽方圓各四寸,上面紋龍五條,正面刻有李斯所書「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篆字,以作為「皇權天授、正統合法」之信物,是中國上下五千年來各朝各代所備受推崇的國之重器。

秦朝之後,歷代帝王把傳國玉璽璽視為國之重器也。他們認為誰得到了此玉璽就象徵誰將主宰天下,失之則表示其「氣數已盡」。所以在中國古代要想名正言順地登上帝位,沒有玉璽者,會被稱之為冒牌的「白版皇帝」。

公元前206年,劉邦攻下咸陽,秦王將傳國玉璽獻給了劉邦。劉邦細心呵護著玉璽,並在西漢王朝建立後將它作為了新王朝的傳國玉璽。

西漢末年,王莽篡權,玉璽被摔掉了一角,王莽讓人用黃金將缺角給補上了,於是本來完美無瑕的玉璽開始留下了瑕痕。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傳國玉璽引來多方勢力的搶奪,先後在各諸侯軍閥中流轉不定,最終重回漢室,證明了漢室天下的權威至高無上。

公元220年,曹丕建立了曹魏,傳國玉璽成了曹魏的皇權象徵。西晉末年,中國朝代更迭頻繁,動蕩不安,傳國玉璽開始了很長一段時期的顛沛流離。

公元352年,為證明自己統治者的合法身份,傳國玉璽引來了鮮卑族與漢族東晉的激烈爭奪,甚至不惜大舉刀兵。東晉最後得到了證明自己乃天下正統的傳國玉璽,玉璽重新成為漢族東晉王朝號令天下的象徵。

玉璽留在東晉京城建康,隨著東晉、南宋、南齊、南梁世代相傳。到了南梁時,建康發生了戰亂,傳國玉璽再次開始了到處漂泊不定的生涯,下落不詳。不久,割據黃河中下游的北齊高氏出來宣告天下,傳國玉璽已歸其所有。

公元577年,北周滅北齊,傳國玉璽復歸北方政權。四年後,隋朝建立,傳國玉璽繼續成為國之印信,隋朝將傳國玉璽改稱為「受命璽」,從隋朝到唐朝,由於政局穩定,傳國玉璽難得落了個安寧。

傳國玉璽最後一次露面是公元936年,後唐末帝李從珂懷抱傳國璽登玄武樓自焚,傳國璽就此失蹤於世,杳無音信。

傳國玉璽作為最高權力的象徵物,想要得到它的人數不勝數,畢竟這是天子的信物,得到它也就意味著天命所歸,可以對全國發號施令。傳國玉璽的珍貴意義絕非其它國寶所能替換的,正因為傳國玉璽為當世無雙的稀世珍寶,國之重器,所以時至今日,尋找傳國玉璽的腳步仍在繼續,卻不知何時才能找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東晉 的精彩文章:

此人是謝安的女婿,卻將老丈人排擠出朝堂,後被當成奸臣之首賜死
他打贏淝水之戰保住皇位,卻因撒酒瘋和老婆吵架死於非命
他是封建皇朝中最少權威的一位開國之君,他的《安軍貼》來欣賞吧
南朝、南宋、南明,為什麼南渡後的政權堅持的時間越來越短?
四海遊蹤:紹興行之書法聖地——蘭亭

TAG:東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