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要止觀雙運,定慧等持

要止觀雙運,定慧等持

如果你偏修禪定叫「愚」,如果你偏學智慧叫「狂」。如果我們偏修禪定福德,不學智慧,這個是「愚」。

有一些人有一種偏見,覺得自己也沒什麼文化,年紀也偏大,「哎呀,我坐下來心又很清凈,人又很舒服,何必去學教理呢?我一開悟什麼都知道了。」你知道這是什麼嗎?這是妄想啊。

是,你一開悟什麼都知道,我也相信你一開悟什麼都知道,問題是你不能開悟,為什麼不能開悟你知道嗎?

佛法的證悟是緣起法,你成佛也是需要緣起的支分具足,你在娑婆世界成佛必須要具足支分,具足條件,根本條件是什麼?戒、定、慧,對不對?哪怕你持戒很好,也天天去打坐,但是你不喜歡去聞教理,那你缺乏一個慧無漏學。定增上學、慧增上學,三個條件只有兩個,你能開悟嗎?不能,所以這個叫「愚」,智慧開不了啊。

而且你缺乏了慧無漏學這個支分,「定」也不能夠得到圓滿的定。戒定慧三者不可分離,叫三增上學,就是一個做好,其他的要同時做到,然後就互相增上,所以叫增上學。你如果缺乏了慧無漏學這個支分,也得不了圓滿的定,智慧也開不了,這個就是「愚」。

還有一種偏見,他喜歡學教理,覺得自己文化也高,也還年輕,好像頭腦也夠用,天天想去聽教理,東跑西顛到處聽,但是打坐的時間沒有。他就想,你看看那些坐禪堂的,教理也不通,獃獃地這麼坐,坐了多少年也沒看到有什麼收穫,也沒有什麼用,我還是多學一點教理吧。

但是你知道嗎?你缺了定無漏學這個支分,不能夠把所聞、所學落實於心行,沒有禪定,沒有身心變化的體驗,你越學就會越懷疑,越學就越沒有動力,越學就會越疑惑,越學就會越茫然。學佛一年,佛在心間;學佛兩年,佛在眼前;學佛三年,佛在大殿,不說佛在西天了,為什麼?因為你只是學,沒有真實的身心受用。

我們這次一定要知道,如果沒有禪定身心的體驗,沒有身心上的變化,你越學到後面慢慢地就越缺乏動力,就越茫然,為什麼呢?心裏面生起懷疑心,為什麼佛說法這麼好,有這樣那樣的效果,但是我學了好多東西,沒有看到佛說的那些效果出現呀,為什麼?因為一開始你就沒有定的支分。

其實以我來觀察,好多人如果只是聞法,不要說沒有定的支分,連戒的支分都沒有。比如說根律儀、戒律儀可能粗的是有的,但是細分沒有的,根律儀他聽都沒聽說過,那就不靠譜了。只有有根律儀你才能夠保持正念,不然你說你保持正念,騙人的,修行是很嚴謹、很完整的次第,可不能夠虛頭虛腦地誇口,這樣就是屬於「狂」。

前面的只管打坐,不願意聞思教理屬於「愚」,這裡面只聞思教理,佛陀的智慧到他那裡就降了一級,變成一個死的知識了,沒有什麼用。

所以一定要知道「愚」和「狂」都是邪見輪轉,智者大師說:「狂愚之過雖小不同,邪見輪轉蓋無差別。」如果你偏一邊,往往還是邪見輪轉,唯有直接以諸佛的定慧力量,定慧等持,止觀雙運,才能夠像佛陀一樣了見佛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卡卡去哪兒 的精彩文章:

修行不是忍受,而是由接受到享受
再窮都不能有窮人的心態
「隨喜功德」是當下離苦得樂的妙法
當下的力量,不計過去,專註當下,莫憂未來
生命不覺醒,必將生生世世苦難無盡期

TAG:卡卡去哪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