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是開國元勛,手握免死金牌,卻被滿門抄斬
文史
10-12
丹書鐵券是帝王頒授給功臣、重臣的一種特權憑證,在民間有「免死金牌」之說。但是明朝有一位官員,功勞可比肩漢代蕭何,手握免死金牌,卻還是被滿門抄斬,他就是李善長。
李善長是安徽定遠縣人,從小愛讀書,有智慧和謀略,投奔朱元璋後,深受信任及賞識。在戰場上,李善長為其出謀劃策,戰功頗多;在內政上,安定後方,監修《元史》,編寫《太祖訓錄》、《大明集禮》等書,為明朝的建立和穩定作出了巨大貢獻。
因此,朱元璋除了獎賞李善長官職俸祿之外,還特別賜予了「免死金牌」,這個免死金牌不僅可以免他兩次死罪,還可以免去兒子一次死罪。儘管擁有了「不死之身」,後來還是難逃死罪,滿門七十餘人被斬,只有兒子因娶了公主而倖免死罪,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明史記載,在胡惟庸初期,儘管李善長與胡惟庸關係很好,但沒有被牽連,可見朱元璋對李善長還是比較寬容的。胡惟庸死後數年,有人密奏李善長的弟弟李存寄為「胡黨」,朱元璋仍然沒有追究李善長的責任。
直到後來,李善長為了修自家房子,向湯和借士兵,被湯和拒絕了還告了他一本;同時,李善長為犯罪的親戚丁斌求情,沒想到丁斌卻反口說李善長與胡惟庸有瓜葛,於是朱元璋忍無可忍,下令滿門抄斬。
就算李善長自己應該也沒想到,手握「免二死,子免一死」的免死金牌,居然會有這種下場?只能說,在皇權至高無上的年代,免死金牌也敵不過皇帝的信任。
我是趣味的歷史,如果喜歡我的內容,請關注我。


※史上打虎第一英雄,7年時間,消滅138隻老虎
※三國中五大貼身保鏢,趙雲被誇大,兩人被邊緣化
※天地會在海外的2個國家,如果乾隆肯接納,現在南海就不同了
※八路軍最大的兵工廠,年產量可裝備12個團,占抗戰產量的三成
TAG:趣味的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