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方奶喝不好會導致寶寶肥胖!關於人工餵養你要知道的事
本文指導專家: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兒科 主治醫師 徐玲玲
【小編碎碎念】前面我們為大家介紹過了母乳餵養的相關情況,不過有些人工餵養的寶媽反映希望出一篇人工餵養的指南,因為相比母乳餵養來說,人工餵養可能有更多的注意事項呢。今天就來看看寶寶如何喝奶,如何添加輔食的問題。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兒科的徐玲玲醫生表示,嬰兒早期肥胖受到諸如遺傳、父母體格、疾病、社會地位及餵養方式等多種因素的影響,那麼人工餵養及輔食的添加是一個可控的預防嬰兒期肥胖的因素。
1
新生寶寶要喝多少配方奶合適?
若寶寶出生一周內應根據寶寶的出生體重和出生天數決定餵養的量和次數,一般正常足月新生兒是按需餵養,約每3小時一次,一周後一天應該進行6-8次餵養。
2
有些寶寶胃口好,感覺總是喝不夠配方奶怎麼辦?
有些母親或照養者擔心嬰兒飢餓或吃不飽,人工餵養時,容易忽略嬰幼兒的個體差異或者擔心配方奶的營養不足而進行過量過濃地餵養,導致嬰幼兒口渴哭鬧,被母親及照養者誤以為沒吃飽,同時過量過濃地餵養讓嬰幼兒體內的飢餓感及飽腹感的信號逐漸減弱又會致使嬰幼兒攝入能量過多。
建議
按說明書沖調配方奶,適當限制餵養,若餵奶後半小時或者不到餵奶時間寶寶哭鬧可以給寶寶稍微喂點水或者適當用一下安撫奶嘴。
有的月嫂,喜歡讓嬰兒吃的過飽,這樣會使寶寶體重增長過速,這也是寶寶以後長大肥胖的起因。
3
如果寶寶喝不夠推薦的奶量怎麼辦?
如果說按照體重寶寶應該喝500ml,但有些寶寶實際只喝了300ml,那麼這個時候就需要加強餵養,尤其是剛出生的孩子可以定時餵養,比如孩子可能睡覺的時候可以將其喚醒進行餵養。
4
經常更換奶粉好還是固定一種奶粉好?
不一定要固定一種,但是不太建議經常換。因為每一種奶粉的營養配方稍有不同,經常換奶粉可能會對寶寶的腸胃發育不好,比如出現不適應的情況。若需要換奶粉則建議6個月後再換即可。
5
人工餵養的寶寶是不是不需要補充維生素D(魚肝油)?
奶粉內的鈣含量是足夠的,可是維生素D不一定足夠。
特別是有些地區紫外線很弱,不利於鈣的吸收,所以應該適量補充維生素D。在喝奶粉的情況下每天應該仍可以補充至少400個單位。
如果實在陽光較多,孩子又能經常曬太陽的話,可以考慮減少魚肝油的攝入。
6
寶寶喝完奶後溢奶怎麼辦?
在寶寶喝完奶後,應該輕拍其後背,幫助寶寶打嗝。
若寶寶的溢奶是從嘴角流出
則是因為寶寶的胃呈水平狀,容易溢奶,隨著寶寶的成長後胃逐漸下垂後這種現象會逐漸消失,只要寶寶的體重一直在增長,一般可以不用去管。
若是寶寶出現噴奶、嘔奶
或者嘔出的奶呈豆腐花狀,有酸臭味則需要注意,如果嘔吐越來越嚴重則需要到醫院進行檢查,需要注意先天性幽門肥厚或其他胃腸畸形相關的疾病。
7
有的書籍建議4個月開始添加輔食,可是WHO建議6個月才開始,哪一種是對的呢?
應該根據嬰兒的實際發育狀況決定。
若嬰兒先天發育不良,生長發育不足(特別是早產兒),或者在4個月時未能達到正常嬰兒的身高體重狀況,則應該只餵奶粉或母乳。
若嬰兒在4個月時達到正常嬰兒的標準,甚至超標,則可以通過諮詢兒童保健醫師來添加輔食。
晚於6個月添加輔食也是導致嬰兒期肥胖的危險因素之一。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過敏體質的寶寶,有的食物比如花生、海鮮等就不能添加,要到一歲以後才能添加。
8
第一種輔食應該是米糊還是蛋黃?
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所以要根據孩子的狀態來選擇添加。
若嬰兒的腸道消化能力好,發育良好的狀況第一種輔食可以選擇蛋黃,但只可加蛋黃,不能吃蛋白。
若嬰兒的消化能力一般,生長發育一般則選擇米糊。
9
1歲內的寶寶最好不要吃什麼輔食?
主要是避免吃一些容易出現過敏的食物,比如花生、海鮮、雞蛋白等,其他食物則根據嬰兒的實際情況決定。
專家簡介
徐玲玲
2011年中山大學兒科臨床型碩士畢業2011畢業後在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兒童重症監護室病房工作至今2014年起為主治醫師熟悉兒科的常見疾病及危重症疾病的診斷及治療,擅長:兒童餵養、保健、感染、消化、呼吸、生長發育等。


※家有寶寶,該常備哪些葯?來看看醫生的良心推薦唄
※請讓寶寶遠離過度餵養的危害
※【繪本故事】小海螺和大鯨魚(親寶故事,寶寶的睡前故事機)
※寶寶出生六天,聽到媽媽呼喚,起身對媽媽微笑,醫生大呼不可思議
※寒流來襲,媽媽要留心寶寶的五個癥狀,很可能是大病來襲!
TAG:寶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