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構南渡稱帝,把這個女子立為皇后,其實她在北方受辱
靖康之變,對於中原王朝和百姓來說,是一場巨大的恥辱和災難。有人說,除了金人以外,最大的受益者是趙構。他由一個不受寵的閑散王爺,一躍成為南宋的最高統治者。但是誰能知道,他最愛的女子,也因這次巨變而永久分別。這位女子,讓趙構相思,成為他生命中最大的遺憾之一。
她就是趙構的原配妻子,名叫邢秉懿。在趙構當康王的時候,出身於小官之家的邢秉懿就嫁給了他,還被封為嘉國夫人。雖然趙構在官場上並不得志,但兩夫妻關係非常好,也算是人生的一次補償。
靖康之變時,康王趙構正在出使金國途中,還未返回汴京,倖免遇難。然而趙宋皇室幾乎也就他逃出升天,徽欽二宗、太后、皇后、皇子、公主等等宗室都被金軍一網打盡。邢秉懿留在藩王府,也沒有逃過這一劫,被囚禁著隨著浩浩蕩蕩的大部隊離開祖國,前往異國他鄉。
這一去就是永恆,邢秉懿有生之年再也沒有見到過自己的丈夫,也沒有能回到自己的祖國,等待她的是無盡的折磨和凌辱。她當時懷有身孕,起行後不久,邢秉懿就從馬上跌落下來而流產。這很有可能是金人的蓄意安排。因為就在那幾天,鄆王妃朱鳳英、洵德帝姬趙富金、柔福帝姬趙嬛嬛也是因為同樣原因流產。史書稱她們是「以墮馬損胎」。
這才是剛剛開始,沒過幾天,金國蓋天大王完顏宗賢非禮邢秉懿。事畢後,她悲痛異常,尋死覓活,差點點就自盡了,是周圍的人一齊將她勸阻下來。國破家亡,堂堂的王后,命運比普通尋常女性更為不如,她們面臨著的是異族的羞辱。
在渡黃河的時候,武義大夫曹勛受宋徽宗的之命嘗試逃脫。邢秉懿摘下自己的一隻耳環,交給他說:「見到大王后,告訴他希望能像這隻耳環一樣,早日見面。如果見到我的父親,告訴他,我一切安好。」環和「還」同音,周圍的人聽了,哭聲一片。
這群中國國代最尊貴的俘虜到達北方後,參加了一次又一次的獻俘儀式,經歷過無休無止的侮辱,飽經了各式各樣的挑選。最後,金人將部分女眷,包括趙構的生母韋賢妃、妻邢秉懿、妾姜醉媚,以及其兩個女兒趙佛佑、趙神佑都送到洗衣院。
洗衣院,是為供金國皇族選女人以及收容宮女的地方,也作為罰宮女勞動的地方。不僅如此,這裡也是供皇族選女人的地方。邢秉懿在這裡,繼續忍受著身體和精神的雙重摺磨,遭受著非人的待遇。史書和野史沒有講述她其他的遭遇,小珏不敢瞎編,但趙構生母韋太后都有在金國生子的說法,何況正值妙齡的邢秉懿。
趙構在應天稱帝後,日子也過得朝不保夕,直到把都城定在杭州,才稍稍安定下來。此中,他接到了曹勛帶來愛妻的信物,泣不成聲,他把邢秉懿遙尊為皇后。此後的南宋後宮,中宮位置一直虛懸,正牌的皇后在北國受苦受難。
等到紹興合議達成後,韋太后隨著徽宗的靈柩被送回南宋。此時,趙構才得知消息,他的皇后,他的愛妻,那位在北國日夜遭受凌辱,天天思念祖國,思念丈夫的邢秉懿已經在三年之前就去世了。她死的時候,由於金、宋實力已經接近均衡,金熙宗特地還以一品禮節下葬,但是這一切,都改變不了這位女子悲慘的人生命運。
宋高宗趙構得知邢秉懿死訊,為她輟朝,謚為懿節皇后。趙構還是向金國提出要求,將懿節皇后皇后的靈柩送回南宋。這樣在歷經將近二十年後,邢秉懿終於魂歸故里,安葬在她心心念著的祖國。
一位亂世中的女子,背著皇后的名分,卻沒有當過一天正式的皇后;有著寵愛她的丈夫,卻相隔千里萬里,生死不能相見;有過自己孩子,卻遭遇敵人的毒手。這樣一位弱女子,十七歲的妙齡被俘,囚禁在北國十六年,回來的時候,已經是一具冷冰冰的屍體。


※這位武將把吐蕃打得求和,把契丹打得投降,開元盛世有他一份功勞
※他功勛卓著,揍得吐蕃契丹滿地找牙,開元盛世有他一份功勞
※古人為了防止盜墓想盡了辦法,這位聰明人想出了性價比最高的一種
※此人本是靠拍馬屁出場,八年時間從布衣到首輔,竟做出一番偉業
※此人罵遍朝廷無敵手,堪稱官場中的第一噴,誰都拿他沒有辦法
TAG:小珏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