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大陸這項成就讓台灣羨慕不已 可蔡當局又拖後腿了

大陸這項成就讓台灣羨慕不已 可蔡當局又拖後腿了

在今年「十一黃金周」期間,不少國人選擇出境旅遊:在巴黎塞納河畔,有遊客通過微信掃碼訂票;在孟買街頭,有人用支付寶買印度飛餅;在日本零售店、在泰國街頭小巷、在莫斯科地鐵……中國的移動支付加速出征海外。

(資料圖)

而縱覽全球,移動支付市場還是藍海一片。英國《金融時報》今年初曾刊發題為《相比於中國,美國的移動支付市場看上去像是侏儒》的文章稱,市場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移動支付的規模大約為美國的50倍,這表明,中國的互聯網公司,在這一被視為「通往金融科技生態系統康庄大道」的細分市場中,佔據了強勢主導地位。

如今,移動支付與高鐵、共享單車、網購,已經被稱為中國「新四大發明」。然而在中國台灣地區,移動支付卻發展緩慢,這也讓島內民眾不禁對大陸移動支付的快速發展羨慕不已。

不久前,台北市長柯文哲稱悠遊卡公司申請發行數字悠遊卡被「金管會」卡2年,意外掀起悠遊卡公司與「金管會」論戰。從這場論戰中,我們多少可以看出島內移動支付發展的現狀。

遲至2015年5月3日,台灣「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才出台了《電子支付機構管理條例》,並核准發出5張電子支付執照。不過,監管的口子一開,銀行、網商、電信運營商、手機生產商、門戶網站等蜂擁而入,推出的各類APP讓人眼花繚亂——一類是以搭載NFC技術的手機信用卡為核心的閃付派,另一類是以第三方支付APP為核心的掃碼派。一些原本對移動支付抱有很高的期待島內民眾抱怨稱,在台灣還遠遠不能實現「只帶手機出門」,如果不帶錢包只帶著手機出門,就得下載一大堆APP,並完成各自的註冊和賬戶綁定。就算下載了很多APP,許多地方也還不支持移動支付,算來算去倒不如帶信用卡和現金出門方便。因此,雖然2016年曾被台灣期許為「電子支付元年」,但成績單卻不溫不火。

與大陸移動支付的如火如荼相比,台灣移動支付落後,早已是全島共識。在台灣的電視節目上也經常出現兩岸移動支付發展現狀的討論。台灣主持人黃智賢說起自己來到上海的見聞,感嘆上海變化之快。來到中餐廳可以用手機點菜、支付,餐廳還有充電寶,掃一下即可充電。國民黨籍「立委」費鴻泰在台灣節目中表示,來到大陸發現路邊推車賣水果的都用微信、支付寶支付,直呼「天啊,太厲害了」。一些綠營媒體也坦言大陸移動支付發展迅速,並批評島內發展緩慢的「台灣pay」成了「台灣呸」。

那麼,島內移動支付遲遲難以推進的原因是什麼呢?據台灣《中國時報》報道,台北市政府智能支付平台「pay.taipei」於6月25日正式上線,民眾只要下載「pay.taipei」行動App或上網,便可一鍵繳納水費、停車費及聯合醫院醫療費用,成為全台首創的市政繳費平台。對此,台北市長柯文哲指出,針對這些新創產業,是要管理不是禁止,北市府會改變作法,不管台當局怎樣,「我們一定會『先走』,不要被台當局拖垮。」

「不要被台當局拖垮」,柯文哲的擔憂不無道理。前不久,台灣工業總會在產業政策白皮書中發出警告:台灣目前的產業環境面臨缺水、缺電、缺工、缺地、缺人才的「五缺」;政府失能、社會失序、台當局「立法院」失職、經濟失調、世代失落、失去總體目標的「六失」,台灣的投資環境正極速走向崩壞。對此,蔡英文在10月10日的講話中用一句「全力解決中」帶過。

對於台灣的經濟環境,《旺報》曾發表評論文章指出,台當局對「五缺六失」充耳不聞,令人寒心,企業界以及有能力出走的中高端人才,只能選擇噤聲,用腳投票。台灣《經濟日報》報道則指出,蔡當局很多不利經濟成長的政策,包括「一例一休」、年金改革、兩岸對抗升高等,皆可能持續發酵並抑制民間投資及消費。

具體到對移動支付的監管上,淡江大學財務金融學系教授李沃牆指出,大陸法規是「先開後縮」,由市場去淘汰;台灣法規是「先縮後開」,監管機構防弊心態過重,阻礙產業發展,業者難以把餅做大。台灣的監管部門應在兩點間取得平衡點,給產業發展留足空間。台灣可以從監管理念方面借鑒大陸發展的經驗,此外在商業模式和消費觀念層面也可以多向大陸學習。

事實上,在台灣移動支付工具尚未問世之前,大陸兩大移動支付巨頭支付寶和微信便先後登島。支付寶和微信支付不僅在台灣建立起了數量眾多的支付點,也搭建起了兩岸跨境電商發展的平台,未來台灣發展移動支付完全可以搭大陸順風車。(綜編/海外網 李鵬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海外網 的精彩文章:

6歲考題竟考倒2萬名教師 這個國家的官員快氣瘋了
4天內69名兒童死亡!印度醫院再現大規模「兒童死亡潮」
蔡英文宣布:宋楚瑜將再次出任APEC峰會台方代表
中國品牌價值世界第二 年增值堪比整個英國
章瑩穎案定於明年2月審理 嫌犯男子拒不認罪

TAG:海外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