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是陽虛體質一道「坎」!中醫送你5個調養方,不看虧了
陽在中醫里主要指人體溫暖,以及體內的能量,陽虛就是指人體臟腑功能活力不足,溫煦功能下降。進入秋季後,陽氣開始收斂,陽虛體質的人要著重保養,才能健康度過秋冬季,下面讓中醫給你說說陽虛質那些事吧。
指導醫生:深圳市寶安中醫院(集團)治未病中心主任 尹建平
問題一:陽虛質是什麼?
陽虛體質是指,當人體臟腑功能失調時,容易出現體內陽氣不足、「陽虛生里寒」的情況,主要癥狀有臉色蒼白,身體疲乏,氣息微弱,肢冷畏寒,舌邊有齒痕、苔淡白,同時並見各髒的相應病變而見不同癥狀,以心、脾、腎陽虛為常見。
發病傾向:易患腫脹、痰飲、泄瀉、不孕不育等病,耐夏不耐冬。
問題二:為什麼會形成陽虛質?
除了先天稟賦不足外,還可能有以下原因。
1、飲食不注意,「恣食冷飲」
冰激凌、冰鎮啤酒,直接降低了胃的溫度。寒屬陰,陰盛就會傷陽。
反季節吃食物也會造成陽虛,比如說冷天吃西瓜就會耗損陽氣。
2、生活起居不當
長時間待在過冷的房間里,很容易留下陽虛的禍根。
3、熬夜
夜晚是陽氣收斂和休息的時候。人也一樣,此時不好好休息,陽氣不僅無法修復,還要額外「加班」,怎能不傷呢?
4、濫用抗生素
抗生素如果不加辨證大劑量使用,殺死細菌的同時,陽氣也耗盡了。
問題三:陽虛質怎麼調養?
1、精神調養:
氣虛再發展下去就是陽虛,《黃帝內經》提到 「肝氣虛則恐」、「心氣虛則悲」,這種體質的人一般都表現得比較沉悶、消沉、頹廢。
因此,多看一些對抗性強的運動,精神調養不妨多聽些高亢的音樂,振奮激發陽氣。
2、環境氣候調攝:
陽虛體質的人寒暑調節力差,稍微轉涼就覺得無法忍受,因此秋冬季應「避寒就溫」。
3、飲食調節:
應多溫熱壯陽之品,惡寒涼厚膩之品。
宜:蝦、狗、羊、泥鰍、鮑魚、鱔魚、蔥、姜、蒜、韭、椒、榴槤、紅棗。
不宜:龜、蟹、螺、蛤蜊、西瓜、冬瓜、黃瓜、苦瓜、梨、苘蒿。
4、運動調節:
「動則生陽」,因此要選擇合適自己的項目和強度,加強鍛煉,像太極拳、慢跑等活動都不錯。
忌激烈的對抗性運動,不宜發汗太多。
5、中醫特色療法:
常用艾條或溫針灸關元、命門、中脘、足三里以溫補脾腎,強壯身體。
另外還可通過點穴、扶陽罐、熨療來溫補陽氣,疏通經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