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XCin | 安踏 KT3 實戰測評

XCin | 安踏 KT3 實戰測評

XCin 你的私人球鞋顧問





好了,我們先回顧一下上一期開箱視頻。


重點1.相比較於kt2,kt3實現了一個全方面的進步,無論是包裝,設計,材質還是做工等等。顯然的說,在這一次kt3身上,安踏可以算的上是誠意十足。


重點2.這一次kt3算得上是近多少年,第一次使用了可拆卸式的鞋幫魔術貼,很多朋友們提醒我,lbj2早在多年前就用了,哎呀,其實我是措辭出現了問題,我的第二雙籃球鞋就是lbj2,黑紅配色。


重點3.這一次kt3依舊沒有使用A shock這樣一項新技術,依舊搭載著和上一代一樣的,eva中底,配上前掌的彈性片以及後掌的緩震片。



開箱的重點,就這麼多,現在,我們進入實戰測評。






「國產鞋中頂尖的舒適性」




舒適方面,永遠先談有沒有腳感上的硬傷,參考哈登1的卡腳啊,aj31low太過於緊緻啊等等。也提前表態,kt3在腳感上沒有任何的硬傷。比較優秀的腳感首先要歸功於kt3那國際水準的內襯材質,這個內襯材質柔軟,光滑,讓你的整個腳部都被很舒服的貼合,同時搭配了布面編織的鞋面,在簡單的移動過程中,腳面的感受還是蠻不錯的。






同時這一次安踏在鞋墊上也做出了一些變化,鞋墊比較厚,同時韌性十足,關於鞋墊,我後面還要繼續談。就腳底的感受,也還是比較舒服的,腳底感受雖然也不那麼明顯軟彈,但是也並不生硬。同時鞋幫處的包裹特別的柔軟,特別自然。總的來說,這次kt3這雙鞋的腳感與舒適方面,做的都還是不錯的,沒有任何一點生硬的感覺。國產中上乘的水平,在這裡,我給舒適度可以打上4顆星。


 




「超強力的抓地」


其實在去年的kt2的實戰測評的時候,kt2強力的抓地表現讓我給出了4星半的高分,那麼這一次kt3的抓地,我可以提前給出,5顆星,抓地力的表現比kt2還要強,而且是明顯的強。這一點來說,真的是非常的驚喜。為此,我特地做了一個實現,左腳kt3,右腳kt2,然後右腳kt3,左腳kt2,感受比較明顯,kt2的抓地是不如kt3的,這是實驗。






而且就本身的實戰來說,kt3的抓地力也是非常的強悍,完全沒有任何打滑的一個情況。關於抓地力,其實除了球鞋以外,本身球場也非常的重要。在一個滿是灰塵,或者潮濕天氣的室內場館等等,即使給你一雙世界上抓地力最強的球鞋,你依舊會打滑。

 


「前掌依舊是比較空曠」




最近包括羅斯8在內,我總感覺前掌比較空,我甚至都有點懷疑自己,是不是我的腳有問題。好在還有很多過往的球鞋在我身邊,我可以無時無刻的進行對比。去年我在kt2的視頻中就強調了,kt2的前掌比較空的問題,這一點在kt3身上有過之而無不及。




同樣的size,kt3的前掌比kt2還要空曠那麼一點。腳趾可以隨意的上下移動,至少半公分這個樣子,好在左右兩邊的寬度比較合適,不會讓你的腳在急停的時候,在鞋內發生很大的位移,只是在腳面方面,腳趾可以上下移動一下而已。其實,我覺得,這是一個設計上的妥協。





這年頭,為了設計,而犧牲一部分東西,已經不是秘密了,但是,我一直的支持都是前掌的鞋頭部分,加入更加厚一點的海綿,貼著腳趾,腳趾移動的時候又能被海綿柔軟的吸收,同時也能夠保持著鞋頭的比例。


 


「依舊不錯的鞋身包裹」




去年kt2的鞋身包裹做的是比較不錯的,雖然,在鞋面的設計上沒有做出任何的創意,但是用料很足。這一次kt3更加的聰明,鞋面的設計更加的合理,即使沒有像2代那樣有超多的填充物,kt3在整個鞋身的包裹方面腳感上也是非常棒的,非常的貼合。在鞋身的包裹方面,我可以打出4顆星。




 


「沒有kt2那麼強勢的耐磨」




這一次整個kt3的外底部分算得上是做出了很大的改變,前後掌區域分的很開,同時鞋底的紋路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雖然在抓地方面,實力更強,但是隨著全新的,也更深了的紋路來看,鞋底的耐磨表現,應該是沒有kt2那麼強的。周邊的一些紋路被我都快弄斷了。其餘方面呢,也沒有特別明顯的磨損,所以,我給出的答覆是,沒有kt2那麼耐操,但是相比較於一些普通的水晶底球鞋來說,表現還算OK。


 

 


「效果不是特別明顯的加厚鞋幫」




kt3在鞋幫處加入了一片可拆卸式魔術貼,從安踏的態度上來說,還是不錯的,但是你要想對腳踝起到強力的固定以及保護的話,我看還是算了,更多的層面的還是讓鞋幫與腳踝貼的更緊一點,更舒服一些,但是當你的腳步在做各種移動的時候,球鞋對你的限制還是並沒有太多。






在這裡我要提一個想法,其實很多球鞋科技以及特殊的設計,很大程度上都並沒有給你帶來相應的一個表現,更重要的可能還是是心理上的。曾經tmac6 的5個鞋底柱子,阿迪說叫gcs地面控制系統,是不是很屌,我好興奮的穿著去打球,結果第一下就滑的厲害。






我個人認為,這個魔術貼貼上去了之後,看起來會有點奇葩,像戴了個帽子一樣,或者是創可貼一樣,穿起來的視覺效果,我不是太能夠接受。






鞋幫的後面區域採用的是和hd17fk一個思路,這個鏤空區域其實還是蠻靈活的,整個球鞋也不會給你帶來太大的束縛。相比較kt2隻是在你的腳踝處加厚了海綿與包裹設計,我更喜歡kt3這一套鞋幫的設計。


 


「原地踏步的緩震表現」




非常直接的表態,緩震科技,一直都是安踏的命門。作為同樣是國產的運動品牌李寧來說,在緩震科技上,我認為可以算的上是有了一定的突破,而安踏還在門外的感覺。作為一個運動鞋品牌中最為核心的中底技術,安踏依舊是拿不出手。不過這一次安踏比較聰明,之前談到球鞋的舒適度環節的時候,我就有所提及,這一次安踏在鞋墊上面做了一些文章,比較厚,也比較韌。







但是鞋墊能做的事情,只是在腳感上有所提及,而真真正正在緩震表現上所起到的作用非常的有限。在一些非常特別的情況下,相比較氣墊或者是李寧的雲科技等比較成熟的科技來說,震腳的感受還是比較明顯的。所以說呢,基本上和2代保持著一個不太行的持平的狀態。如果你是大體重的選手,我不建議你選擇這一款球鞋。總的來說呢,這次kt3的緩震表現,只能給到2顆星,希望在4代的時候安踏能夠有所突破!




 


「還不錯的性價比」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這一次kt3的售價從2代的499直接漲了100塊,到了599。然而網上對於這一件事情的反應基本上沒有,可以見得這一次kt3還是蠻讓大家滿意的。






其實,作為一款國產球鞋,我覺得吧,如果你做出了合情合理的進步,或者是真心誠意的讓大家看到了你的誠意,略微提升一點價格,大家的態度是很寬容的。現階段kt3市場價差不多在400多,500的樣子,我覺得降價必須是一件跑不了的事情,我預計今年年底,明年年初,會跌入400塊。那會兒,一雙300多的kt3性價比還是蠻不錯的,我認為值得一試。


 




「適合人群」




我在b站上發布庫里4的開箱視頻的時候,有一個朋友很有意思的說,水花兄弟作為聯盟兩大知名扣將的簽名鞋緩震自然是不用說,太有才華了。綜合來說,隨著水花兄弟給籃球運動帶來的潮流,越來越多的朋友們的打法偏向於投手的方式。





很多朋友們問我,我是一個定點射手,喜歡跑位接球投籃這種,穿什麼鞋適合我。那麼湯神的kt3,我覺得在這樣一個性價比的情況,是比較適合你的。然而那些大個子,大體重的朋友們,由於kt3緩震不太給力的情況下,不建議大家選擇。


 




「和馭帥11的比較」




我覺得,這兩雙球鞋,馭帥11的綜合實力還是要略強於kt3的一丟丟。但是現在馭帥11非常貴,李寧這一波有點飢餓營銷的味道。在這兩雙鞋的比較中,我覺得你買任何一雙都錯不了,選擇只在於價格和外觀上。


 


 


「總結」




kt3是一雙優點和缺點都非常的突出,綜合表現還不錯的球鞋。再次提到剛剛說的漲價問題,這一次漲價100塊,對於國產黑來說,自然是不會放過的,但是,這一次沒有人拿這樣一項很大的點來放大的談,其實已經證明了一些問題。






然而這一次安踏的態度也和去年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去年的kt2的視頻中,我對安踏大黑特黑,總的來說,其實我黑的不是那雙kt2,而是安踏這個品牌的態度。




說來也巧,去年黑的包裝,材料以及鞋標方面,再就是安踏的品牌意識,在這一代kt3中都有明顯的改變。如果說安踏在緩震科技的研發上能夠邁進一步,那麼我相信這個品牌會越來越有競爭力。




安踏加油,國產加油!keep moving!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XCin 的精彩文章:

XCin | LBJ15和年底兩款AJ11到底該不該買預售?
XCin | 絕對乾貨:你不知道的「預售」
XCin |(重發)庫里4代 開箱簡評
XCin | [南海岸泡] [KD10「總冠軍」]分析與購買建議
XCin | 第一時間!Curry 4 庫里4代 開箱簡評

TAG:XC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