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身未動,心已遠——關於心的解讀

身未動,心已遠——關於心的解讀

大家也許思考過生命的問題,也許從未思考過。21世紀,大家都很關心科學發展,同時也很關心自己的生活與價值觀。

在崇尚科學時會發現,所謂的最偉大的科學發明都是科學家用「心」創造的,這與佛教當中「萬法由心生」「萬法唯心造」的理念相同。

生命到底是什麼樣的呢?

從廣義來說,動物、植物都有所謂的生命,但是我們所探討的生命是人類或者動物的生命,並不包括植物或其他因緣所涵蓋的生命概念。

有些人認為,人只有今生一次生命,而人死如燈滅。建立在這個觀點上的價值觀如何呢?坦白地講,很糟糕。

如果我們的一生相當於一棵樹,那麼當這棵樹死亡的時候,人生也就結束了。而作為智商最高的物種,一個人能夠活多少年呢?恐怕很少有人能活到百歲,因此我們每個人也只關注眼前幾十年而已。在這種價值觀下,我們在生活、研究工作中的貢獻不一定會有很大的價值。

有些科學家認為,雖然目前技術還不夠發達,但是,通過對人腦載體的研究,最終可以用電腦完全複製重現人的意識。還有些人認為,佛教中的開悟,可能是人腦的一種病變,或者是由於人腦的某種特殊性質引發的。

如果他們深入了解,就會知道,雖然人腦與意識的產生之間有一部分關係,但並沒有直接的關係。

人以及所有有情眾生的心識是一直延續的,這個結論很重要。佛教中有一種推理方法叫「前際無始,後際無終」。

我們的心識與外在的物質是不相同的,產生心識的因就是心識本身,而產生心識的緣,有可能是身體,也可能是父母的不凈種子等其他緣。這是非常嚴密的一種邏輯。

以理推斷的時候,我們會發現,今天的這顆心既不是依靠身體產生的,也不是依靠體外的地水火風四大元素產生的。我們今天的這顆心是由昨晚的心產生,而昨晚的心是由前天的心產生。如果一直這樣追溯下去會發現,剛出生時,胎兒的心應該由中陰、前世的心產生。

心有一種延續性,這就是心的力量。

西方有一位科學家叫約翰·羅伯(JohnLorber),他在為一名學生做醫學檢查時驚奇地發現這名學生沒有大腦,但是成績卻非常優異。後來,他召集了數百人進行腦部檢查,這些人智力正常,生活學習與常人無異,唯一不同的是,他們的頭都比較小。檢查結果表明,很多人都沒有大腦。這個研究在《Science》(科學)雜誌裡面講得非常清楚。後來羅伯教授在進一步的研究過程中確認,有一部分人完全沒有腦的成分,有的則是腦成分非常非常的小。

最終,他一共發現了數百位無腦者,而這些無腦者的生活完全正常,這是科學史上一個非常驚人的發現。

我們無需去苦苦尋覓生命的奧秘,其實東方的佛教中對此有非常細緻的描述,而科學正好可以去驗證這些描述。現代人喜歡用科學來驗證佛教,其實按理來講,佛教並不需要科學來驗證,但因為人們逐漸迷失了自己的方向,失去了德智,因此,科學驗證才變得有必要。而當佛教被驗證之後,我們要承認心識的存在

—— 敬錄自台北大學演講:《生命科學與價值觀》

GIF/573K

《不忘》朗讀|你們打流浪狗就跟打我一樣

佛教與科學|念力強大神奇的作用,不信可以試試!

素食|《戰狼2》女主盧靖姍,原來你是這樣的女神

佛樂|蓮開吉祥—臧鑫格

開示|禪 修 法

開示|《文殊禮讚》略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桂林菩提 的精彩文章:

燃燈佛聖誕日&地藏菩薩節日提醒
如何健康、事業雙贏的奧秘
為什麼不能與破誓言者為伍?
佛教殊勝的八吉祥
幸福之人需要學佛嗎?

TAG:桂林菩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