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三國志之徐晃篇:他是如何將新兵蛋子短時間內訓練成威武之師的?

三國志之徐晃篇:他是如何將新兵蛋子短時間內訓練成威武之師的?

在冷兵器時代打仗,除了籌謀與戰術之外,拼得就是嚴明的軍紀以及平時的訓練了,當然還有體力。戰場搏殺很殘酷,但無論遇到什麼情況,士兵都要聽從號令,不得自亂陣腳或者因為恐懼而逃命。當然主帥更得是與士兵在一起。所以古人說,千人如一人,則天下無敵;魏晉南北朝的時候,南梁有一個將軍,叫做陳慶之,手下只有七千人,卻能屢屢擊敗北魏的幾十萬軍隊。明代的戚繼光,也是曾經在大雨中對士兵訓話幾個小時,當時士兵們也都是屹立不動。現在的北京,據說還有一個浙江村,就是當年戚繼光手下士兵的後代。

在襄樊之戰中,關羽將曹仁圍困在樊城,又水淹七軍,斬龐德、擒于禁,威震天下,曹營內部都有了遷都的動議,可見形勢是多麼危急了。當然曹操是可以親自出馬的,而且關羽肯定也不是曹操的對手,但是曹操自己來,首先是一個示弱的姿態,表明曹營沒人了。而且,當時曹操的威脅也不止關羽一個,也確實有危卵之態。

襄樊之戰是在建安二十四年發生的。建安二十一年,也就是曹操稱魏王的那一年冬天以及來年的春天,曹魏和孫吳在安徽和江西發生了戰爭。建安二十二年,劉備來爭奪漢中,

「劉備遣張飛、馬超、吳蘭等屯下辯;遣曹洪拒之。」

漢中爭奪戰一直持續到了建安二十四年,夏侯淵被黃忠所殺,曹操不得不親自出馬,在三月自長安出斜谷,戰局的結果還是放棄了易守難攻的漢中,當然也是把漢中的人口都遷移出來了,劉備是得地不得人。就在襄樊之戰爆發前,曹仁還是忙於平叛,

「(建安二十三年)冬十月,宛守將侯音等反,執南陽太守,劫略吏民」。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對於曹魏陣營來說,孫吳當然是一個威脅,但是有張遼等人坐鎮合肥,威脅不大。曹操是剛兵敗漢中,五月份才回到長安,當時他已經是一個六十五歲的老人了,第二年就去世了。各處還有叛亂的火苗需要警惕。京畿之地也不太平,

「二十三年春正月,漢太醫令吉本與少府耿紀、司直韋晃等反,攻許,燒丞相長史王必營」,

很多人對於曹操的篡漢之心是不滿的。連年征戰,其實對國家財政以及兵源的消耗也很大。在孫權和曹操達成短時間的結盟之後,又將張遼等人調到了襄樊前線,可見也是達到了兵力的極限了。

總之,形勢是很危急,徐晃能夠在前線一舉擊敗關羽,確實是起到了中流砥柱力挽狂瀾的作用。當時徐晃也是剛從漢中前線歸來,本來是應該修整一陣子,結果于禁晚節不保,失敗投降了,徐晃就被派到了襄樊前線:

「晃所將多新卒」,

帶的都是新兵蛋子,沒怎麼訓練更沒上過戰場。徐晃竟然贏了,而且戰勝的是戰神轉世的關羽,以及他的常勝軍;關羽這個人是驕於士大夫而善待士卒的,正好和張飛相反。

曹操在令書中是這麼表彰徐晃之功的:

太祖令曰:"賊圍塹鹿角十重,將軍致戰全勝,遂陷賊圍,多斬首虜。吾用兵三十餘年,及所聞古之善用兵者,未有長驅徑入敵圍者也。且樊、襄陽之在圍,過於莒、即墨,將軍之功,逾孫武、穰苴。"

曹操簡直就是驚喜交加,評價徐晃的功勞竟然超過了當年的田單(當年六國聯合攻打齊國,齊國差不多就亡國了,只剩下莒墨兩個小地方),比孫子和司馬穰苴還厲害。

而且徐晃是長驅徑入敵圍,簡直就是虎狼入了羊群,好像是根本不把關羽的荊州軍隊放在眼裡。如果說徐晃率領的軍隊是他多年訓練的,也就罷了,但不是;一開始多數都是新兵,後來曹操陸續調派了一些軍隊到前線,

「遣將軍徐商、呂建等詣晃......太祖前後遣殷署、朱蓋等凡十二營詣晃」,

估計也是傾國之力了,應該都是一些雜牌軍。

晃振旅還摩陂,太祖迎晃七里,置酒大會。太祖舉卮酒勸晃,且勞之曰:"全樊、襄陽,將軍之功也。"時諸軍皆集,太祖案行諸營,士卒咸離陳觀,而晃軍營整齊,將士駐陳不動。太祖嘆曰:"徐將軍可謂有周亞夫之風矣。"

徐晃到底是怎麼做到的,在這麼短的時間內?這似乎是一個謎。古今的良將在練兵以及作戰方面都是有絕招的。陳壽是這麼點評徐晃的:

「性儉約畏慎,將軍常遠斥候,先為不可勝,然後戰,追奔爭利,士不暇食。」

魚豢的《魏略》也有記載:

徐晃性嚴,驅使將士不得閑息,於是軍中為之語曰:「不得餉,屬徐晃。」晃聞此語,笑曰:「我槌破汝鎢錥邪?」 (徐晃這是開了一個玩笑:別人這麼編排我,難道是我打破了他們家的飯碗了嗎?)

徐晃墓位於河南許昌東20公里城角徐村東北1公里處,是許昌縣政府1997年所立,墓發現於耕地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纖塵之美 的精彩文章:

昨天我才知道中國還有一位叫做王兵的紀錄片導演,他相當了不起,相當棒……
語言學摘錄:布龍菲爾德的《語言論》、沃爾夫的《論語言、思維和現實》、洪堡特、以及索緒爾的《普通語言學教程》

TAG:纖塵之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