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這個故事讓村上也成了石黑一雄的「粉絲」

這個故事讓村上也成了石黑一雄的「粉絲」

「近半世紀的書,我最喜歡的是《別讓我走》。」

2009年的時候,村上春樹在一次採訪中這樣說,他口中的這部作品的作者,就是在剛收穫了諾貝爾文學獎的石黑一雄。

石黑一雄,日裔英國作家

天蠍座、布克獎得主、英國文壇移民三雄之一

文體細膩優美、「無根情結」、「記憶」主題

自稱「國際主義作家」

《別讓我走》在2006年問世,同年入選了布克獎候選,這個獎項一直被稱為當代英語小說屆的最高榮譽。11年來,這部作品先後被美國導演馬克?羅曼尼克拍成了電影,和被日本TBS電視台拍成了電視劇。

電影《別讓我走》(Never lei me go)2010年上映

導演:馬克 羅曼尼克

電視劇《被讓我走》 2016年

主演:綾瀨遙 / 三浦春馬 / 水川麻美

導演: 吉田健(未成年) / 山本剛義 (為了N)/ 平川雄一朗(鳶)

為什麼看完《別讓我走》,我會這麼抑鬱?

這是這部作品在知乎上排名第一的提問,生而為人的意義,這個抽象到讓人厭煩的主題,石黑一雄卻細膩地將其講得冰冷而讓人窒息。不得不說,這是一個關於絕望的故事,石黑一雄細膩地描繪了克隆人的內心與情感,從一個獨特的敘述視角講述了「生而為人」的故事。

「也許大家都一樣,我們不知為何而生,卻都終將一死,區別就在於,會不會被告知結束的時間而已。」

保科恭子現在是一位看護人,工作就是照顧一位器官捐贈者所有的日常起居,然後靜默等待著自己即將成為捐贈者的命運。她深愛著一個叫友彥的人,有一個毀了她人生的朋友美和,她們三人都成長於一個叫陽光學院的地方,是的,她們都是克隆人。

「你們的存在,就是給那些絕望的人們帶去未來和希望,給予他們新的人生。換句話說,就是天使。」

這是校長美惠子重複最多的話,學院有高牆,傳說出去的人就會被森林裡的惡魔吃掉。他們在這個被洗腦的世界裡,踢球、上課、畫畫、會嬉笑打鬧,還會隨著音樂舞蹈。

年幼的恭子和友彥,在音樂教室翩翩起舞

年幼的友彥

長大後的恭子和美和

沒有人告訴他們自己是誰,卻讓他們像正常的孩子一樣生活和成長。

校長給了他們一個不被打擾的正常的世界,但從來都不給他們希望。

比如說,當新來的龍子老師告訴愛踢球的友彥,以後可以成為一位職業選手時,被校長激烈的制止。

希望就像種子,一撒下去,風一吹就會生根發芽。

「如果成為了職業運動員,也許就可以不用作為捐贈者了。」

友彥的希望就是龍子老師給的,她說外面的世界很廣闊,他有了嚮往,比起成為捐贈者,他還有了自己的夢想。

人有了希望就會拚命追隨,克隆人卻是不被允許的。

這就是為什麼當室友真實指責美和騙人,說美和明明沒有任何男朋友,卻還要一直想盡辦法假裝自己有一個來自外面世界的男友時,恭子會幫美和辯駁說,她只是要一個希望罷了。

恭子從小就活得消極而小心,她不敢輕易有希望,所以很少會失望,她細膩得體察著世界的殘酷,卻又很小心地保護著美和,不敢大聲地喜歡著友彥。

所以在多年後,友彥迫切地想要和恭子去找當初的校長美惠子,用愛情求得捐贈延期三年的特權時,恭子卻只願意獨自一人前往,以確保當這個特權是謊言時,讓即將面臨捐贈死亡的友彥不那麼絕望。

比起恭子,美和顯得更加像一個「人」,她想要更多人的目光,想要很多人的愛,像要像正常人一樣被對待,所以才會一邊假裝受男孩子歡迎,一邊去勾引美術老師,一個年紀不小的叔叔,但是他從未回應過她,即便是和其貌不揚的新老師出去喝酒,也不會給美和一絲希望。

「你這樣對我,無非就是因為我不是外面的人」

「那你呢,不正是因為我是外面的人才來找我嗎?像我這樣的老頭。」

就在美和歇斯底里時,看到的卻是擁抱的友彥和恭子。

美和一直嫉妒著恭子,所以才會悄悄偷走友彥送給恭子的CD,才會故意對友彥說喜歡他並成了他的女朋友,所以才會在從學院出來生活的時候,故意孤立恭子。但她也無法離開恭子,正如多年後她對恭子說的那樣。

對美和的友情,對友彥的愛情,會因為憐惜想要保護,也會因為害怕受傷而暗自離開,會因為想要在一起而感到幸福,也會因為無法圓滿而失落。

生而為人的七情六慾和喜怒哀樂,全都交織在他們的生命里。

在他們從陽光學院畢業後,有其他克隆人說,陽光學院是不一樣的。

這些不一樣就凸顯在能否像「人」一般成長和生活上,當恭子多年後,與美和、友彥再次回到這裡時,當她發現如今生活在這裡的克隆人孩子無人教育和憐惜,會為了食物爭搶,會長時間安靜地隨地亂畫,尤其是當她看到和自己小時候一模一樣的孩子,卻目光獃滯,如機器一般被人拉走時,他們才知道這裡曾經給予了他們多麼寶貴的東西。

但是,給了他們正常人的生活,卻又剝奪他們生活的希望,這真的是對的嗎?

劇中有四個高潮,其中一個就來自於恭子的室友真實。作為捐贈者,她在臨死前,踉蹌地跑到大街上,歇斯底里對著往來的行人喊道:

「如果你們一定要不斷地製造我們這樣的人,請你們,不要讓我們擁有思想,請不要讓我們知道,我們的生命不能自己掌控。」

作為捐贈者,克隆人被創造出來就是服務於那些因疾病而死亡的人,但他們卻又活在一個不被正常人接納的世界裡,受益人將他們的貢獻當做理所應當,把他們看做「牲口。」

只有校長美惠子,一直把他們當做「天使」。

曾經的洗腦,只是來自一個同是克隆人想要給予的希望。

有一個傳言,只要兩個人真心相愛,並有畫可以證明,那兩人都可以得到三年的延期捐贈。但當恭子和友彥帶著愛和希望,千辛萬苦來到美惠子處祈求延期的特權,得到的答案卻是「沒有任何延期。」

在所有人都對他們嗤之以鼻,他們拚死要證明的,也無非是自己也是一個有靈魂的個體。

恭子做了十多年的護工,一直在等待的捐贈通知卻從未降臨。

「真希望會有那麼一個瞬間,讓自己覺得活著真好。」

這是剛做完器官捐贈的男子對著照顧他的恭子說的話,在捐贈的世界裡,他們一般都撐不過第三次捐贈。

當美和面臨了第三次捐贈,恭子和她才迎來遲到的和解。

恭子說自己很開心,開心得感到寂寞,為什麼這種開心來的那麼遲,能開心的時間卻又那麼短。這種開心,開始讓恭子覺得活著真好。

比起「未得到就失去」,「得到後失去」才更讓人絕望。

第一句「別讓我走」,是美和在被搬上擔架時,對著不得不放開的恭子大叫時說的話。

恭子只能痛苦地看著美和接受死亡,而美和只能認命地接受對自己生命的剝奪,對誰來說這都是一種絕望。

第二句「別讓我走」,是恭子對著即將面臨第三次捐贈的友彥說出的話。就在友彥的房間里,月光寂靜無聲,恭子克制的哭泣,痛苦地說著別離開我。

在經歷了和美和的生離死別之後,還要恭子再一次經歷這樣的絕望,再一次的無能為力。

「如果,如果友彥今天能撐過第三次捐贈的話,我願意幫你結束。」

「真的嗎?」

「如果友彥覺得那樣好的話,我可以為你做到。」

「那,我會盡我所能,好好的結束。你並不想做那種事吧?」

「沒關係的,我已經習慣了。」

曾經,所有在陽光學院成長的孩子,都會得到一個竹編的盒子,校長說,大家都要把自己最寶貴的東西放進去。

美和和友彥的早就不了了之,恭子卻一直都留在,裡面藏著所有小夥伴給恭子帶去的感動和喜悅,甚至包括曾經要搬家時,友彥對恭子說的話。

「你去哪裡我就去哪裡。」

為什麼校長要這麼做?

「因為希望你們擁有誰都奪不走的東西,你們的身體被別人奪走,但是記憶和思念是奪不走的。」

她希望這些東西成為他們的寄託,支撐著他們。對於命運早已被確定的他們,或許有再多的回憶也無濟於事,但這何嘗不是一種反抗,是這個冰冷世界的對他們能給到的溫情。

只是,對於恭子來說,創造回憶的大家都不在了。

「我就像是在為大家保管他們的東西,明明不會有人來取了。」

從擁有生命的那一刻起,我們就開始窮盡一生,去學著如何從「人生」這所學校畢業,我們一邊用生而為人的靈魂創造著文明,一邊用生而為人的特權對生命揮霍無度。

沒人喜歡去探討生而為人的意義在哪裡?因為這個問題抽象到讓人無從談起,又大到有著無數可能,但這都源於一個基礎,就是我們有決定自己生命的權利。

現在只剩下恭子一人了,這天,她一個人對著大海,一步一步向前走去,直到看到被她拋進海里的足球打到自己,球是友彥的最愛,在友彥死後,她就拋進了海里。

恭子默默撿起,走回了岸邊,放進了那個竹編的籃子里。

「我們,心懷空無一物的寶箱而生,一邊不斷尋找東西填滿它,一邊向前,在結束之前,等待著明天。」

little Kiki / text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日 的精彩文章:

昨天,日本大學校園內因為有炸彈被封校!
諾貝爾醫學獎揭曉,他們用「通宵」證明熬夜真的會變醜!
日本的寶媽們竟然流行這樣打扮男寶寶!這回又騙我生男孩…
日本醫院服務有多好?一個外國網友吃過醫院的食物都不想出院了!
日本有個神奇的小鎮,把瑞典的一切都帶回了北海道……

TAG:知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