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長得慢,可能與這個有關!
全 文 約 787 字
閱 讀 需 要
2 min
為什麼孩子吃很多,卻不長身高?下面這個觀點值得參考。
——「寶寶的成長和營養密度、能量密度有關。」
1、食物營養密度:固態>液態
拿雞湯和雞肉舉例:
每100大卡的雞湯含有4.8克蛋白質,幾乎不含鋅。每100大卡的雞胸肉中含有14.6g蛋白質,0.38毫克鋅。
在熱量相同的的情況下,雞肉中有益於寶寶生長發育的蛋白質、以及對寶寶免疫力和生長非常重要的鋅的含量,都遠遠高於雞湯中相同營養素的含量。因此雞肉比雞湯營養密度更高。
許多營養密度較低的食物,特別是各種湯類、粥類,所含熱量也較低。
2、食物能量密度:固態>液態
同樣以雞湯和雞肉舉例:
每100g雞湯,提供27大卡的熱量。每100g雞胸肉,提供133大卡的熱量。
如果寶寶長期只吃雞湯、菜湯、稀粥等低熱量的食物,那麼這些膳食可能無法提供其生長發育所需的能量,而造成寶寶發育不良、越吃越瘦!
根據營養密度和能量密度選擇食物
1、橙子比橙汁營養密度高
天然橙子中各種營養素的含量豐富,且糖分不會過高,相比橙汁是更好的選擇。橙汁中糖含量較高,因此熱量較高。但其他營養素,如可以改善寶寶便秘的膳食纖維的含量比較低。因此不推薦經常讓寶寶食用。
2、青菜 比青菜湯營養密度高
天然青菜中富含維他命C、鉀、以及膳食纖維,是幫助寶寶平衡膳食的好選擇。菜湯中只含有少量水溶性維他命,而且熱量非常低。寶寶如果長期只喝菜湯不吃蔬菜的話,是不能滿足其營養素和熱量需求的。
3、牛肉糜比排骨湯營養密度高
相比肉湯,新鮮紅肉製成的肉糜含有豐富營養,例如寶寶所需的鐵、鋅和蛋白質。與雞湯一樣,排骨湯中除了油脂高一些以外,其他的關鍵營養素,如蛋白質、鐵、鋅等的含量都非常有限,不能代替肉類。
以上舉的三個例子,大家可以舉一反三。在給寶寶做粥或麵條時,可以把寶寶已經嘗試過的肉類和蔬菜一同搭配進去,增加食物的營養密度。
培養寶寶對天然、高營養密度食物的喜愛,不要給寶寶吃太多刺激性調味,如高糖或高鹽的精加工食品。


※它是一種很不起眼的食材,運用得當,治療孩子感冒發燒有奇效
※孕婦補充益生菌的這些理由都能直接關係到「嬰兒」的健康!
※「四多兩減」催乳法,催乳師必學技能!
※勺子餵養就不會混淆?未必喲!
※家長注意這些生活細節,能讓孩子智商翻2倍!
TAG:催乳師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