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互聯網的下一波技術浪潮,如果不是人工智慧,那會是什麼?
最近在跟幾個技術朋友聊未來的技術趨勢,他們普遍比較焦慮,覺得人工智慧時代快要來臨,都紛紛學Python去了。不過依我來看,現在的人工智慧跟現在的智能手機一樣,一點都不智能,只能說是機器能夠支持更豐富多維的編程+自動化,可以實現更多更豐富的功能而已。
就算是目前最主流的機器學習、無人駕駛、生物模擬等一系列技術,絕大部分都是基於人工設計和人工思路控制為主,真正意義上的機器智能部分還是很少。所以無論從最終技術實現,商業應用和商業變現等角度來分析,人工智慧遠未到成為市場主流的技術基礎要素。要進入人工智慧時代,還需要跨越至少一兩個新技術浪潮才能到達。
從技術和職業規劃的角度看待人工智慧
我不否認人工智慧是未來的趨勢,但是,如果從技術發展的角度來看,移動互聯網下一波一定不是人工智慧。即使像科技屆的超級大牛雷·庫茲韋爾在《奇點臨近》一書預測2045年是奇點年,人工智慧才能全面超越人類,實現真正的智能,如果是真的,我們離真正意義上的人工智慧還有很遠。
舉個不太恰當的比喻,人工智慧就像是到火星移民一樣,要實現還需要攻破很多技術難點才行,例如可控核聚變等等,如果有幸的話我們或許在有生之年能看到。目前人工智慧大多技術都在研究和探索中,總的來說,人工智慧的研發更像是科學家去做的事情。
科技大佬的各種鼓吹只是為日後市場能提供更多人工智慧人才做準備,所以人工智慧並不適合作為目前主流職業規划上的選擇。
如果你是職場人士,最優的選擇是找到下一波實用技術的浪潮,然後提前學習相應的技術技能去適應市場需求,為自己在未來職場上的身價增值。
下一波實用技術浪潮如何定義?
我們可以先從技術實現、商業應用和商業變現三個維度來分析,能順利接棒移動互聯網的技術比較靠譜的是區塊鏈。
為什麼是區塊鏈?
對區塊鏈不太了解的朋友可能覺得,區塊鏈不就是用來生成比特幣的技術而已,有什麼了不起的。如果你是這樣看它,或許你就真的錯過這波技術浪潮了。比特幣只是區塊鏈技術上比較成功的應用而已。為了讓大家更好的理解,以下內容大部分都會結合比特幣來解析。
區塊鏈最有魅力的地方有三個,分別是去中心化、智能合約、私密性強,接下來我們逐一說說。
1、去中心化:它不依託任何中央伺服器提供服務,通過各個節點來維繫整個網路的運作,這些節點都是由你和我的電腦或電子設備構成,節點會存儲交易數據,就算黑客攻擊了部分節點,系統也能正常運作,相當於所有資料在網路上存在超多備份一樣,數據抗風險能力極強。
2、智能合約:比特幣的交易其實就是基於區塊鏈網路上各個節點的數據來驗證這筆交易是否真實有效的,只要通過網內51%的節點驗證通過,交易才能完成,相當於每筆交易都是一份電子合同,整個網路所有人都是這份合同的見證者,保障每一筆交易的安全性、準確性和不重複性。如果你要做假,需要黑掉區塊鏈上51%的設備(算力)才行,但是按照目前比特幣整個網路設備的算力,基本上沒有機構和團隊能有這個能力,所以安全性相對較高。(目前整個比特幣的算力是google+亞馬遜的5倍以上)
3、私密性強:區塊鏈網路上只保留完整的交易數據,但是不會存留任何個人信息,每個人的交易都是通過匿名錢包進行,所以私密性很強,不用怕自己的私密信息被泄露。
區塊鏈目前的技術已經越來越成熟,已經有多個國家包括中國都組建專業團隊來研究基於區塊鏈技術的數字貨幣,不少科技公司在研究和開發區塊鏈的商業應用和服務,並且有些公司已經開始提供區塊鏈的技術服務。
區塊鏈在商業上的應用與前景
在商業上由於區塊鏈智能合約的創新驗證機制,可以讓更多原本難以實現的商業模式成為可能,例如版權保護、法律文件、合同合約等,甚至以後可能身份證、房產證、駕駛證、結婚證都會採用區塊鏈技術來實現全球聯通和驗證,以後出國過關邊檢等都是瞬間完成核驗的事情。在美國已經有一對夫妻戴維·蒙德魯斯和喬伊絲·巴約在比特幣上記錄了他們的婚姻信息,讓它永遠保留在比特幣的網路上,讓全世界的用戶為他們見證這段婚姻,區塊鏈還有一點就是交易信息不可逆,就是不能回退。
在醫學方面,如果所有醫院的病例等醫學資料能通過區塊鏈在全球實時共享,在全球任何一個地方的醫療機構都可以實時同步獲得所有病例的詳細信息,這樣有助全球的醫療水平獲得更大幅度的提升。目前已經有人工智慧看病機器人,並且診斷率極高,這個其實就是機器高速閱讀大量病例資料後的結果,而且還只是閱讀有限的病例資料情況下獲得的成果,如果真的能實時同步閱讀全球病例資料,那效果可想而已。醫療方面的人工智慧如果搭上區塊鏈技術,相信會有助醫療人工智慧的快速發展,這也說明區塊鏈技術一定會先於人工智慧成為新的技術潮流。
但公開病例資料就會出現泄露病人隱私問題,所以在非驗證的狀態下所有病例資料都是共享公開,但病人信息是加密的,需要病人秘鑰與醫療機構秘鑰雙驗證才能打開知道對應病人的病歷資料,保障病人信息的私密性。
由於區塊鏈的代表作比特幣的成功,所以也吸引不少保險和金融機構的目光,紛紛開展區塊鏈在各自領域的應用研究工作。
保險方面,據說已經有保險公司在機場的航班延誤等小額保險上開始嘗試區塊鏈技術,當確認航班延誤信息後,系統會自動執行區塊鏈的智能合約,向相應受影響用戶立刻支付保險賠償,無需人工干預。國內有些航空公司通過微信紅包也實現過類似功能。不過這個只是小嘗試,相信以後保險公司通過智能合約可以形成更多樣的保險產品。
金融方面,首當其衝的就是ICO(Initial Coin Offering縮寫,首次幣發行),ICO是對應IPO的,相當於自己發起資金眾籌一樣。以前公司要上市公開募集資金,才能讓公司獲得更多財力和資源來發展,但上市需要多個政府機構和金融機構參與審核審批,所以能符合要求獲得上市融資機會的公司少之又少。但是現在通過區塊鏈技術,公司不再需要上市,直接跳過政府部門和金融機構,只需要發行區塊鏈的數字代幣,就能直接融資,有些ICO甚至連白皮書都沒有,發行數字代幣就忽悠用戶購買,所以國家才干預禁止ICO行為,畢竟絕大部分的ICO都是空殼項目,純割韭菜。
雖然出現這樣的亂象,但是ICO也讓各個證券交易所和金融機構看到區塊鏈在金融方面的潛力,相信以後會有良性的區塊鏈金融服務的出現。
最後說說物聯網,區塊鏈技術是需要無數個能長時間在線的設備來驗證信息的,這樣才能現實剛剛所說的一系列功能,所以區塊鏈會成為實現物聯網的一種有效技術。比特幣就是用來獎勵那些長時間在線,能幫助驗證的設備(礦機)而誕生的。未來不但只有電腦和手機,我們的各種智能家電、汽車、飲料自動販賣機等都會成為長時間聯網在線的設備,通過區塊鏈技術可能會誕生各種神奇的商業模式。例如無人駕駛汽車可以自我管理來為乘客提供租用服務,自動結算費用,當快沒有汽油或電力時自動去加油站加油充電,通過在乘客里獲得的收益,自動支付費用給油站等,或許萬物互聯的時代很快就會到來。
區塊鏈在商業變現方面的項目
目前,比較靠譜可以利用區塊鏈技術實現商業變現的項目,有迅雷玩客雲、流量礦石、blockCDN等,這三個都是通過共享CDN方式來實現商業變現,用戶通過他們提供的軟體或網路設備,把你家寬頻空閑的上傳流量共享出來,他們把這部分流量賣給例如直播平台、視頻網站、遊戲公司等,幫助這些商業機構提升他們的網路速度,然後與每個共享網速的節點用戶分享收益。
其中流量礦石、blockCDN由於採用ICO的方式啟動,所以受到政策影響,目前已經暫停。迅雷玩客雲沒有採用ICO方式啟動,而是採用迅雷賺錢寶的方式來實現,只是這次不給現金,給玩客幣而已,所以不受政策影響,正常運作。
區塊鏈對創業公司和個人有哪些發展機會
大公司有各種資源優勢,小公司要逆襲就要懂得通過區塊鏈技術四兩撥千斤來獲得與大公司抗衡的優勢。首先,區塊鏈技術屬於眾創式技術,以前用戶訪問和使用你網站、APP等服務,用戶屬於資源使用者或者說是資源消耗者,但是區塊鏈技術,讓每個用戶都會成為你的資源貢獻者,用戶越多伺服器壓力越少,網速越快,整體算力越大,這樣可以大幅降低伺服器成本和數據處理等技術成本。
其次,區塊鏈目前發展的程度相當於2000年時的互聯網,現在應用在區塊鏈上的商業模式十分有限,還沒有完全發揮區塊鏈技術的核心優勢,創業空間巨大,如果你能用區塊鏈技術與你目前的商業模式結合,或許會刷出不少新的商業點子。
最後,從職業規劃角度來看,如果按照區塊鏈發展的程度相當於2000年時的互聯網,那麼你可能也有機會加入到區塊鏈時代的BAT,成為他們的創始團隊。
相信未來幾年會出現越來越多基於區塊鏈技術上生長出來的商業模式,我們的生活和工作或許都會融入到區塊鏈技術裡面,就像現在我們的生活和工作都融入移動互聯網一樣。
以上都是劉子駿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本文作者:劉子駿(微信公賬號:liuzijuncom)
原文網址:http://www.liuzijun.com/xinqingzatan/1531.html
可以無需授權轉載,但要轉載請註明出處。


※日本最受爭議的《蜘蛛俠》和它最受爭議的神級漫畫家「池上遼一」
TAG:劉子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