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為何不給李師師封個誥命?
宋江、方臘造反,有人說是「官逼民反」,顯然是革命思維的流毒,沒啥新意。《水滸傳》里,官的代表是誰?宋徽宗也。通讀全書,也沒見作者如何詆毀這位偉大領袖,唯李逵這等流氓無產者說了幾句「鳥皇帝」,無關痛癢。還是人家宋大哥火眼金睛,識大體顧大局,替天行道,幫好皇帝紮起。
宋江
昏君的特點,不外乎亂朝綱、廢規則、遠忠良、親奸佞、沒本事而已,譬如西漢的那位短命皇帝--昌邑王劉賀,就是昏君的集大成者。《水滸傳》版宋徽宗絕對不昏,他治理的國家,是個正常社會,有官有吏有窮人有富人有攘外有安內有黑社會有妓院有賭場有宗教有犯罪,一個正常的社會該有的全有,這首先就是一種成績。一個皇帝,將自己的國家治理得很正常而不扭曲,還不足稱道嗎?
方臘
高俅是他的球友加心腹,給個官做,小意思吧?如今有貪官還能讓相好的妓女提干呢,遑論他是皇帝?可宋徽宗沒有,他是這樣說的:「朕欲要抬舉你,但要有邊功方可升遷,先教樞密院與你入名。只是做隨駕遷轉的人。」這話透著兩層意思,一是做文官你沒門兒,不參加科舉不能做文官;二是從軍也得立功才能往上爬,否則,儘管我是皇帝,也幫不了你。結果呢,高俅用半年時間去邊關走了走,不管是真立功還是假立功,起碼錶面上有了一點功勞,這才受到提拔,做了殿帥府太尉。可見宋徽宗的規則意識不是一般的強。
高俅
李師師小姐是他的老相好,也沒見他給李小姐謀個體制內的身份,譬如某某誥命夫人,這在宋代很常見,對他來說,其實再容易不過。但在宋徽宗眼裡,小姐就是小姐,得遵守市場經濟的規律,亂了,就沒意思了。否則難以理解皇宮裡美女如雲,他還隔三差五地去找李師師。他對宮裡的女人是有絕對所有權的,佔有、使用、收益、處分,他可以隨意;而對李師師,他則是使用而已,主動放棄了其他權利,以平等的市場主體的身份參與交易。
李師師
整個帝國都是他的,能夠放棄一些權力,而不是去壟斷,殊為難得!這充分說明,他是比較嚴格地遵守市場經濟運行規律的,僅僅是用看得見的手和李小姐親近了一下,並沒有用看不見的手去胡攪。
也許在他的潛意識裡,出去找小姐不怎麼光彩,所以把這個光榮而艱巨的任務交給楊太尉偷偷的去執行,因為楊太尉是個能保守秘密、工作能力是很強的人,他放心。比如他曾對李師師說:「寡人…約下楊太尉,久等不至,寡人自來…」說明他對楊太尉前期做下的保衛工作和保密工作相當滿意。
其實他是過慮了。在一個正常的社會裡,妓女合法地存在著,士大夫能去找,老百姓能去找,為什麼獨皇帝不能?孟子謂人皆可為堯舜者,以無他焉,觀於己而知之。皇帝也是吃五穀雜糧的人類,出去找點刺激不稀奇。說實在的,按規則平等交易,並未影響李小姐的正常生意,也沒有傷害到其他任何人,這沒啥不光彩。
他很會用人所長,誰該幹什麼,誰能幹什麼,誰是忠良,誰是奸臣,他心中門兒清,知道怎麼去平衡。正經兒的國家大事,交給以宿太尉為代表的忠良去做。自個兒娛樂,則讓以蔡太師、童貫、高俅、楊戩等人為主流的奸佞去折騰。避其短,用其長,各按其所。他跟兩派的關係都保持得很好。
有一次,戴宗、燕青去宿太尉府找人,恰好趕上宿太尉不在家,一問才知道宿太尉「是今上心愛的近侍官員,早晚與天子寸步不離,歸早歸晚,難以指定」。你看,他並不是正史中描繪的天天吃喝玩樂的主,他還是很注意國家長治久安的,願意親近賢臣。比如招安宋江、平遼國、滅方臘等,他都聽忠良的。如果他不是有心於國家正事,宿太尉想貼也貼不上。有宿太尉這樣的國家棟樑在,他基本可以高枕無憂,盡可以放開身心去玩。
戴宗
高俅負責他的健身活動,這是必須的,皇帝身體不健康了,人民群眾的幸福又從何而來?如果沒了高俅,皇帝的身體健康如何保證?楊戩負責皇帝他的夜生活,這也是很重要的,他忙完工作忙健身,忙完健身差不多就晚上了,不夜生活一下行嗎?如果沒了嘴巴嚴的楊戩,朝報上的花邊新聞還不滿天飛呀。童貫和蔡京的分工,書中沒有明確說明,但肯定也是極重要的。蔡京是他老師,字寫得不賴,跟老師親近,尊師重教,切磋書法,其樂也融融。而且,蔡京似乎跟童貫一樣,都有報喜不報憂的特點,他也樂得多聽一些好聽的。
燕青
無論是忠良還是奸佞,他們各自的服務項目不一樣,但都必須為他服務,這是一個牢不可破的原則。忠良負責國家的總體運行不偏離軌道,奸佞負責皇帝的個人私生活。忠良和姦佞固然會不斷地爭鬥,但如此異論相攪,此長彼消,陰晴圓缺,有利於他對他們的控制。一般老百姓只知道執著於忠良和姦佞的劃分和他們之間鬥爭的結果,卻很少有人注意到,如果他不需要奸臣的話,奸臣哪裡還會有生存空間?如果不是他要他們鬥爭的話,他們哪裡斗得起來?這就是能力和本事。
《水滸傳》版宋徽宗,搞經濟建設似乎也是一把好手。
書中描寫王進到史進家借宿,史家待客的飯菜是「四樣菜蔬,一盤牛肉」,還有酒。魯智深到劉太公家借宿,劉太公拿出的飯菜是「一盤牛肉,三四樣菜蔬」,同樣還有酒。奇怪吧?主人不擔心客人有沒有錢,客人也不說自己帶了多少銀子。這等和諧的現象,恐怕跟思想境界的高低無關,原因大概有兩個,一是主人家經濟狀況很好,讓客人吃點喝點無所謂,二是當時整個社會的經濟狀況良好,出門在外的人付得起酒飯錢。
把經濟工作搞上去,讓人民有飯吃有衣穿有房子住,然後再去玩詩詞書畫啥的,這點道理,他是懂的,不然的話,人民要他幹嘛呢?要知道,皇帝並不是老百姓的生活必需品,人民認可他的存在,不過是因為他說能讓老百姓過得更好而已。百姓的錢多了,才能拿出多餘的錢給皇帝,儘管這種「多餘」也許並不是多餘。反正看完全書,總體感覺是,他對經濟不是外行,當時政府並未過多地干預社會經濟的運行,作者對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沒有發出多大的指責,倒是經常看到作者在不經意間流露出對皇帝搞經濟的能力的讚賞。
由是觀之,歷史版的宋徽宗和《水滸傳》版的宋徽宗,簡直判若兩人。前者昏庸無道、魚肉百姓、花天酒地、醉生夢死,北宋滅亡,靖康之恥,他難辭其咎;後者不一樣了,幾乎是一個成功的皇帝,雖無多少雄才大略,卻也知人善任、攘外安內、遵守綱紀、振興經濟、繁榮文化,給百姓以自由和平幸福,讓國家正常發展延續。小說里的北宋社會很正常,正常的社會理應得到延續。


※墨雪(時玉華)‖事出有因
※卿本才人,奈何為帝!
※中國畫始於工筆,工筆畫天生就是「國畫貴族」!
※皇帝問他:你打勝仗後要什麼獎賞?他說:我要你身邊的兩個嬪妃
※「文學」臨城探秘(五)白雲寺
TAG:宋徽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