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大波中國遊戲廠商正在瘋狂「吃雞」,只是吃相有點難看

一大波中國遊戲廠商正在瘋狂「吃雞」,只是吃相有點難看

作者:Jagger

一大波遊戲廠商,正在App Store囂張地「吃雞」!

最近「吃雞」遊戲在App Store很威風,付費榜TOP50有3款吃雞遊戲,一款名為《叢林大逃殺》的產品更是登頂了榜首。在免費榜上也有一款《大逃殺絕地吃雞》排到了第2名,要不是有《王者榮耀》擋在前面,這次App Store免費榜和付費榜的冠軍都要落到「吃雞」手游手裡了。

在手游那點事看來,「吃雞」遊戲能夠在App Store橫行除了廠商深諳「天下武功,唯快不破」之外,還要感謝作死不停的《絕地吃雞》官方。

一、《絕地求生》可能比你想像的還要火

每一款現象級產品總是能夠引來一群的跟風者,當然在《刀塔傳奇》之後已經很久沒有出現這麼好的借鑒模板了,《王者榮耀》太依賴DAU了,《陰陽師》又對品質要求諸多,盯著《紀念碑谷》註定短命。而《絕地求生》這款從Steam火起來的求生遊戲,生命周期不會太短。只要夠快,還能搶在正版手游和大廠出品之前割走第一茬韭菜。

熱度不斷在攀升,中國玩家或已達580萬佔比42%

Steam平台公布了最近一周(10月2號到10月8號)銷售排名,《絕地求生:大逃殺》成功三十連冠。根據Steam數據統計網站Steam Spy的推特賬號給出的數據表明,《絕地求生大逃殺》的助推勢力,主要來自中國——中國玩家已經佔據了42%。

按照《絕地求生》銷售量1400萬份來算,中國玩家可能有580萬,活躍用戶應在85萬左右。要知道《Dota2》花了四年多的時間也不過積累了830萬的中國玩家(包括以前下載過的玩家)。說《絕地求生》在中國火得一塌糊塗並不過分。

《絕地求生》在中國玩家中的火熱自然也蔓延到了各大社交網路。從百度指數上可以看到,從6月份開始,《絕地求生》的搜索量明顯開始攀升。從6月份到9月份這股熱潮完全沒有停滯下來的意思,在國慶假期還迎來了歷史新高。微信指數和微博指數也同樣顯示出了這樣的規律。

《絕地求生》這麼火卻還只是個開始,騰訊都心動了。

騰訊為了代理《絕地求生》變成了戲精

面對《絕地求生》這款遊戲,騰訊巨頭也變得有點戲精。

先是傳出騰訊700億韓元完成了對《絕地求生》開發商藍洞工作室(Bluehole Studio)部分股權(不到5%)的收購。而後藍洞否認傳聞。

騰訊能否代理《絕地求生》也撲朔迷離。國慶前夕,騰訊Wegame平台在其官方微博寫到「大吉大利,____吃雞?敬請期待!」,並配上了《絕地求生:大逃殺》的遊戲截圖。但該微博很快就被刪除。

騰訊對《絕地求生》表達出的熱情,可以說是對Wegame缺乏爆款帶動的焦慮。根據手游那點事的統計,目前Wegame平台上在售的遊戲共有84款。在單機遊戲中,既包括了《饑荒》、《英雄傳說:零之軌跡》等知名海外遊戲,也包括了《艾希》、《Will:美好世界》等國產獨立遊戲。《饑荒》開發商Klei的新作《缺氧》為例,在發售後首周,其在Wegame平台上的銷量突破了6萬份。這對Wegame這樣的新平台來說是相當不錯的成績,但是想要挑戰Steam,它還差一款爆品。一群人摯愛的遊戲被Wegame代理了,Wegame才有希望成為中國的Steam。

騰訊Wegame將希望放在了代理《絕地求生》上。

二、《絕地求生》的運營真的是太嫩了

飽受遊戲問題之苦的玩家,也對國服寄予厚望。《絕地求生》發行以來也出現了很多問題,如外掛、伺服器不穩定、加速器廣告、玩家倒賣遊戲服飾等問題。

(1)泛濫的外掛,主播到玩家都愛外掛

主播糯米使用外掛的事件鬧完之後,《絕地求生》的外掛現象不但沒有消停,反而有愈演愈烈的形式。

有媒體報道,10月9日有玩家發現,《絕地求生》美服世界排行榜已經被「WG」(外掛)、「FZ」(輔助)、「KJ」(科技)加QQ群數字賬號的開掛工作室血洗。亞洲服、東南亞服也有被逐漸侵蝕的趨勢,甚至還出現了玩家開吉普車,結果開掛者在一旁同速飛奔、甚至還向玩家推銷掛的魔幻場景。

(2)不爭氣的伺服器,官微幾天一抱歉成常態

由於《絕地求生:大逃殺》並未正式進入中國,國內玩家只能鏈接國外伺服器,玩家需要扛著高ping值進行遊戲。遊戲伺服器不穩定的問題也一直備受玩家詬病。而《絕地求生》更是快要吃雞的時候就開始卡住、掉線或者乾脆GG。根據手游那點事統計,單單是國慶假期期間,《絕地求生》官方微博就因伺服器不穩定的問題道歉四次,上線至今為此道歉了超70次。

(3)加速器廣告引發的差評風暴

既然伺服器不爭氣,那《絕地求生》就和加速器廠商合作為玩家推薦加速器。在中國玩家進入遊戲時會收到一條「網路加速器」的廣告,讓玩家大為惱火併在Steam上引起了一輪超評風潮。最後以《絕地求生》終止推薦加速器告終。

《絕地求生》官微在玩家口中已經成了「絕地求生大抱歉」。經過一系列的遊戲,只能說遊戲太火而運營商又太嫩了。也正是因為如此,中國的手游廠商有了施展拳腳的空間。

三、一款《絕地求生》成就了多少中國手游?

《絕地求生》的火和正版運營方的「嫩」落到中國手游廠商的眼裡,成了通往各大榜單前列的坦途。今天的《絕地吃雞》可能是一些遊戲公司一夜暴富的起點。

像《王者榮耀》一樣席捲用戶

在App Store遊戲榜上(截止至10月11日18:30),付費榜第1和免費榜第2都是吃雞遊戲。在TapTap上《叢林法則:絕地大逃殺》測試服已經有565萬人安裝,並有4.2萬玩家對遊戲進行了評論;正式服也已經有200多萬預約。在TapTap搜索「絕地求生」,手游那點事發現至少有8款吃雞遊戲的預約量超50萬。

在手游那點事的印象中,也就只有年度大黑馬或者是大廠的拳頭產品能夠如此快速的席捲用戶。而今天,這些遊戲只需和「吃雞」掛鉤。

賺不到錢算我輸

有了用戶,變現自然不在話下。根據手游那點事掌握的信息,App Store遊戲付費榜第一每天能夠為導入小几千的量,《叢林法則:絕地大逃殺》在App Store售價3元上架,單iOS渠道每天能夠輕鬆進賬過萬。此外該遊戲還有25元「VIP路線」內購和視頻廣告接入,從中獲取的收入更加可觀。

在免費榜第2名的《大逃殺絕地吃雞》每天能夠導入大幾萬的用戶,雖然遊戲目前未有內購項目但也接入了廣告,儼然成了流量製造機。單單是廣告收入,月流水破百萬也不在話下。如果後續開通內購,就更容易把手深入玩家的口袋了。

省下上千萬的預算

用戶獲取成本高是橫在許多遊戲面前的大難題,但吃雞遊戲幾乎是零推廣成本。如果按照一個A的價格20元來計算,這波《絕地求生》熱潮至少為兩款遊戲剩下了1億市場費用,為數十款遊戲剩下了超1000萬的市場費用。更可怕的是,1億元砸出來的用戶未必能夠保證後期留存率,遠比不上吃雞遊戲里的自然流量。

四、IP的力量下是遊戲的「不合理」

蹭IP無可厚非,但是這些遊戲離開了IP真的走得通嗎?手游那點事是看到了很多不合理的地方。

1.開局一條廣告,出戰全靠氪金

手游那點事下載了兩款比較熱門的吃雞手游體驗了一下,發現進入了不氪金就走不動的世界。在A手游中,畫面中常常跳出了「免費鑽石」,玩家一旦點擊便進入了廣告頁面。點擊「出戰」同樣也需要看完一條廣告才能夠進入遊戲。遊戲的摁扭更像是廣告觸發器。

A手游並不是個例。手游那點事付費下載了B手游之後也是同樣的情況,如果想要進入遊戲,要麼點擊普通區看廣告(倒計時長達十幾分鐘,而廣告一般為十幾秒),要麼點擊VIP區付費25元才能進入遊戲。

如果沒有《絕地求生》這個大IP,手游那點事真的很難想像會有上萬的玩家給出五星好評。

2.沒有人的求生遊戲

在TapTap上看了一款吃雞遊戲的預告片之後,手游那點事感嘆雖然有的廠商在蹭熱點,但是不可否認還是有廠商想做好遊戲。但是手游那點事進入遊戲之後發現,畫面品質和玩法的還原度頗高,能夠滿足絕大部分玩家對遊戲的期待。但是進入遊戲之後,走了好幾分鐘也沒有見到人影。沒有人,何來的遊戲氛圍和求生慾望?最後筆者選擇放棄求生、退出遊戲。

結語:

有站在風口上飛起來的運氣,也要有風停下來後不摔死的實力才行。

更多專業報道,請點擊下載「界面新聞」APP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界面 的精彩文章:

西班牙首相向加區喊話:給你們五天時間明確表態是否獨立
碧桂園挺進上海的700天
宜家出了新家居,41款給狗,34款給貓
金城武:鳳梨罐頭會過期 而你的臉卻不會
蘋果聯手斯皮爾伯格 製作首部原創劇集《驚異傳奇》

TAG:界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