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發明了一種屯兵制度,使唐朝軍隊當世無敵,影響後世百餘年
說到歷史上的唐朝,往往是跟隋朝聯繫在一起的,統稱隋唐,在隨之前就是中國的南北朝時期,這段時期是中國歷史上比較亂的時代,從東晉建立開始,同時伴隨個地方少數民族證券,統稱東晉十六國,後來隋朝建立後,這些少數民族證券逐漸被打壓,到了李世民時期,他們基本徹底臣服於「天可汗」了。
李世民「天可汗」的名聲自然不是白叫出來的,在他的統治下,經濟也取得飛躍,整個國家變得富足起來,這時候自然需要加強國家的兵權武力,唐朝並未像漢朝那樣,把所有百姓都作為軍隊的後盾,但他們可以為唐朝軍隊提供經濟支持,這讓唐朝的軍隊裝備十分精良。
在李世民的管理之下,他發明了一直吞兵制度,唐朝的士兵主要是由府兵組成,所謂的府兵就是歸國家直接管轄的將士,他們是唐朝最初軍隊的組成部分,實際上是由國家在各地所設立的招募士兵組成的,也就是把百姓統一起來,派人把他們訓練得有士兵的素質,然後就可以了。
唐太宗為了推行這種屯兵制度,還把唐朝的將軍府改名為折衝府,在鼎盛時期折衝府全國有六百多個,而且除了這些兵力之外,唐朝還有藩鎮軍和中央軍,中央軍是直接歸朝廷同意調度管理,而藩鎮軍則是歸屬各地藩王的。
據史料記載,到唐玄宗時期,唐朝還設立了節度使,專門把邊境的州當做鎮來管理,而藩鎮勢力基本有節度使管理,這些職位都是有朝廷重臣擔任,全國藩鎮總兵力大約有50萬人左右,這些兵力除了漢族的,也還有少數民族的,而且硬體條件相當不錯。
史料記載,唐朝士兵以步兵和騎兵為主,他們所使用的的武器,大多數是明光甲,這些士兵還有陌刀兵,而且人人都有一把弓箭,配備三十隻箭,腰間掛弓,背後背長柄的陌刀,還有一把長槍交叉放在背上,看起來非常英武有力。
為了加強軍隊的速度,唐朝的士兵上戰爭很多並非步行,而是坐著馬車去的,等到了戰場才下來準備戰爭,這樣可以節省士兵的體力,讓他們在戰鬥中變得更強,唐朝時期這樣的軍隊,放到全世界都可以說是無敵的,這也能說明當時朝廷處於世界霸主地位,起碼位於前三。
跟西方國家的軍隊相比,唐朝軍隊具有更大的優勢,要是作戰基本是可以說100%會贏的。


※光緒年間發生一場大災,改變東北人口格局分布,至今還有影響
※武則天寵幸三千面首,為何皆沒生下孩子,她身上有個致命原因
※劉備入駐益州後,趙雲向他提了個建議,從此被排擠出政權中心
※中國一政權滅亡後,留下一座神奇古墓,周邊千年不長一棵草
※皇帝愧對死去妃子,承諾20年後再見,20年后妃子歸來已變男人
TAG:小邦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