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雙創」持續釋放新動能
9月21日,2017年全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周圓滿閉幕,但全國各地的「雙創」熱還在持續。在我省,如火如荼的「雙創」熱潮正轉化為一股強大的能量,推動新舊發展動能加速轉換,促進經濟轉型升級,為「兩聚一高」注入了強勁動力。截至2016年,我省區域創新能力連續8年位居全國第一,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18.4件,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60%,分布在我省的科技創新領跑技術佔全國的15.1%。
一攬子政策點燃創業熱情
能讓市民「親歷」火災撲救現場的VR家庭消防安全體驗系統、可以在空氣中作畫的3D列印筆、可以代替校園卡的可支付智能手環、能代替人工完成變電站和升壓站巡檢的機器人……在全國「雙創」周江蘇分會場上,記者看到了我省「雙創」的累累碩果。
創新,一開始往往只是一個樸素的想法,而要把想法變成產品、產業,則需要很多要素,其中就包括政策環境。黨的十八大以來,我省以「精英」創業聯動創新、以「草根」創業帶動就業,圍繞創新創業重點領域先後出台了「科技創新40條」「富民增收33條」等一系列含金量高、可操作性強的政策措施,逐步形成了符合「雙創」需要的政策體系。
同時,通過實施人才「鳳還巢」、頂尖人才頂級支持等計劃,五年來累計引進海內外高層次人才9萬多人、「千人計劃」781人;實施農村創業富民和新型職業培訓、大學生創業引領等計劃,支持農民返鄉創業就地創業、大學生在校創業。為了最大限度地方便創業者,我省積極推進「三證合一、一照一碼」登記改革,累計發放「多證合一」營業執照100多萬戶;創新「不見面審批」模式,全面推行「3550」改革,實現「企業3個工作日內註冊開業」。
據省發改委統計,2016年我省新增私營企業50.1萬戶,累計達到222.9萬戶,註冊資本總額9.8萬億元,較上年增長34.4%,平均每天新登記企業1500多家,每14人中就有一位創新創業者。「江蘇已經成為雙創活力最強、氛圍最濃厚的地區之一。」省發改委主任朱曉明說。
眾多平台讓夢想儘快落地
有了創業創新的夢想,還需要有踐行夢想的平台。去年5月,在國務院公布的首批共28個雙創示範基地中,常州市武進區成為17個區域示範基地之一、南京大學成為4個高校和科研院所示範基地之一。這是我省打造雙創平台的成果體現。
近年來,《發展眾創空間推進大眾創新創業實施方案(2015—2020年)》《江蘇省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示範基地建設實施方案》等政策的落地,推動了眾創空間、示範基地等雙創載體的建設,為培育創新主體、提升創業服務、構建創業創新生態等提供了有力支撐。目前,我省建有國家級雙創示範基地6家、省級雙創示範基地18家,省級以上眾創空間384家,其中國家級94家,眾創集聚區試點34家,為廣大創新創業者提供了廣闊舞台。
這些平台也成為集聚各類創新要素資源的「強磁場」。目前,我省擁有各類科技企業孵化器582家,孵化面積達3000萬平方米,其中國家級孵化器數量、面積及在孵企業數量連續多年位居全國第一。
在眾多雙創平台的支持下,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新產品層出不窮,創新創業的活力充分迸發。以常州市武進區為例,2016年,該區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上工業產值的比重分別達到31.3%和45.2%。在產業轉型不斷加速的同時,雙創氛圍也愈加濃厚。目前,該區共有市場主體13.34萬,平均每3戶人家就有一戶是老闆。武進區也因此榮登中國中小城市創新創業百強區榜首。
培育創投破解融資難題
資金不足是創業者普遍面臨的問題,而未形成規模的初創企業也往往是「融資困難戶」。如何破解?
記者了解到,早在2008年省發改委就制定了《關於加快創業投資發展的若干意見》。近年來,我省創業投資總體規模迅速擴大,投入領域不斷拓寬,對我省創新創業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提供了有力支撐。截至今年上半年,我省累計在發改系統備案的創業投資企業有329家,募集資金規模合計575.46億元,累計備案創投企業數量居全國第一。去年,我省備案創業投資企業投資金額44.11億元,全年吸引創業投資金額46.46億元,列全國第三。
2011年,由省發改委發起成立的省新興產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為本地創投企業成長和省外創投企業落戶發揮了重要的引領撬動作用。截至2016年末,累計完成出資9.29億元,吸引其他各類資本出資70.68億元,共參股設立42家創投企業,總規模達79.97億元,資金放大7.6倍。
同時,省發改委還創新性地開展創業投資集聚發展示範區載體建設。截至2016年末,我省累計創建省級創業投資集聚發展示範區15家,分布於蘇州、常州、南京、無錫、鎮江、揚州等6市,立足產業特色吸引創投資本,通過產融結合發揮示範作用。而根據規劃,我省將在「十三五」期間重點培育具有國際和全國影響力的創業投資品牌領軍企業20家、示範企業50家、優秀團隊100個,並建設20個省級創業投資集聚發展示範區、20個省級創業投資綜合服務基金,集聚500家創業投資企業,管理資產規模超1000億元,進一步提升我省創業投資行業的整體競爭力,增強對實體經濟和現代產業的支撐功能。
【來源:江蘇經濟報】


※錯過2017年不能再錯過2018年的南京市軟體專項資金申報解讀
※主動式環保綠牆
※用迭代知識拓展人類探索的邊界
※荷蘭生命公寓
※海智專家嚴晉躍任主編的Applied Energy期刊屢獲殊榮
TAG:江蘇省國際合作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