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滅南唐,俘李煜,兩朝外戚,被譽為宋朝第一良將,其實很平庸?

滅南唐,俘李煜,兩朝外戚,被譽為宋朝第一良將,其實很平庸?

北宋開寶八年(975年),趙匡胤一句「卧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決定了南唐必遭覆滅的命運,而這個滅國行動的執行人,叫曹彬。在後世連篇累牘的史料中,他被譽為「宋朝第一良將」。

曹彬是真定靈壽人(今河北省石家莊市靈壽縣),出身於武將世家。父親曹芸官至成德軍節度都知兵馬使(從二品),姨母張氏是後周開國皇帝郭威的貴妃。曹彬本人歷任周世宗柴榮、宋太祖趙匡胤、宋太宗趙光義三朝,累官至樞密使,死於宋真宗咸平二年(999年),後來又被追封至「武惠王」。他的孫女,還是宋仁宗皇帝的皇后。

兩朝外戚,一代良將,生前身後都十分顯赫,曹彬可以說是五代兩宋時期第二大的人生贏家了(當然,最大的贏家是趙家)。

開寶七年(974年)十月,宋太祖趙匡胤以曹彬為西南面行營都部署,潘美為都監,率軍十萬,直撲南唐。一路如秋風掃落葉般,摧枯拉朽地就推進到了南唐金陵城下。李煜痛哭流涕,不願投降,又打不過,就派人去求趙匡胤緩兵,被果斷拒絕後,還是選擇固守。

南唐大將朱令贇從湖口趕來勤王,號稱十五萬,結果被曹彬遣劉遇和王明二將一舉擊潰生擒。眼看著金陵是要破了,結果曹彬卻說病了,停止進攻。諸將不解,趕來問詢,曹彬說:「我的病不是葯能治好的,必須大家發誓,破城後不要妄殺一人,我就好了。」諸將答應後,曹彬立馬說病好了,攻城。十一月,金陵城破,李煜被迫投降,南唐滅亡。

曹彬進城後,先派了一千精兵去守衛南唐的宮城,並且三令五申,禁止燒殺搶掠。一座繁華如煙的金陵城,和一個繁華如煙的南唐,被以最小損失的程度保存了下來,併入了大宋的版圖。

趙匡胤當然很高興,曹彬如此出色地完成了他交代的任務。儘管這一戰拖延了一年多時間(圍城就圍了7個月),好像完全沒這個必要。

如果說江南之役是曹彬的人生巔峰,那麼雍熙北伐就是他的滑鐵盧。

雍熙三年(986年),宋太宗趙光義不甘心第一次北伐的失敗,決心再次出兵遼國,誓要將幽雲十六州奪回,這是北宋最後一次機會。

太宗將北伐大軍分為三路:東路軍由曹彬、米信統率,西路軍由潘美、楊業統率,中路軍由田重進統率,分道進擊,合圍幽雲。其中,以曹彬的東路軍為主力,有二十萬之眾,猛將精兵皆集於麾下,負責正面遏制遼軍,西路軍則繞到後方,攻略九州。

開始時,宋軍高歌猛進,各路都有捷報。不料曹彬卻被遼軍主將耶律休哥斷了糧道,退回後又被將領裹挾著前進,占城又棄城,進退失據,處置乖張,終於演變成岐溝關大敗,大軍在巨流河溺死被殺無算,宋軍元氣大傷。

由於東路軍主力慘敗,其他兩路也不得不撤退,西路軍楊業戰死,北伐又一次成為了泡影。

兩次大戰,一南一北,曹彬都是主將,何以結果如此大不同?有人說,南唐是弱羊,遼國是豺狼,當碰到了難啃骨頭,才體現出曹彬的平庸無能。然而,戰敗真的是曹彬一人的責任嗎?

這不得不提到當時宋朝統治者的馭將之道。五代以來,武將專權,長期形成了驕兵悍將的局面,「天子兵強馬壯者為之爾」,五代政權的快速更迭,正是這種形勢的結果。宋朝建立後,防範武人成為重中之重,武將出征時也漸漸失去了隨機應變的權力。

在曹彬這件事上,攻南唐是趙匡胤在全盤統籌,收幽雲是在趙光義在具體謀劃。一方面,兩兄弟水平不同。趙匡胤在大戰中淬鍊成長,最後謀得帝位;趙光義則很少經歷戰陣,卻偏要學哥哥,對出征在外的將領「親授布陣圖」,對將領的進止嚴厲干預,卻不知他的軍事造詣和趙匡胤有著雲泥之別。

另一方面,武將彪悍的作風在宋初卻還沒有完全消失。曹彬征南唐時,要用裝病來約束將士濫殺。攻幽雲時,又被立功心切的將領們裹挾著冒險進軍,結果糧盡棄城,被遼軍掩殺。

應該說,曹彬個人的軍事水平是可以的。只是上下相逼,有時候也身不由己。楊業能打,不也被逼著去硬打朔州,結果孤軍不敵戰敗而死了嗎?又怎麼能夠因為一次戰敗而全面否定曹彬為庸將呢?拿他和狄青、岳飛這些猛將比,未免也有失偏頗。

而且曹彬成為「宋朝第一良將」,除了軍功卓著以外,其實還有個人的品行,清廉自抑,仁而好禮,謙讓低調等等,可以說是宋初諸將中個人品行最無缺的一個將領。軍功和品行的綜合素質,才是他被稱為「宋朝第一良將」的原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宋朝 的精彩文章:

大哉乾元:順從天意
南宋四大著名南渡將領 倒數兩位濫竽充數 第一無可爭議
愛國志士只用了一個字,就將張洪範的賣國罪行揭露
此國本是北宋屬國,幾年時間就和北宋成鼎立之勢,它是如何做到的
北宋是歷史上最繁榮的時期嗎?

TAG:宋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