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家袁學君:任世事搖曳,心始終如蓮!
人來到這個世上,
原本沒有帶著任何行囊,
但是走著、走著,
肩上便會多出一個又一個包袱。
要讓世俗的包袱轉變為禪意的行囊,
這需要化解一生的牽絆。
《心經》云:
心無掛礙,無掛礙故,
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
一個過於執著此生的人,
一個過於痴迷此生的人,
註定不能達成未來的圓滿。
撫平紛擾的心思,
靜靜守望在季節的邊緣,
思念就像裊裊冉冉的煙縷,
時斷時續,期期艾艾。
不想說再見,再見即是不見,
只想今生執守,不求來世續緣。
但是,昨日的笑顏,
順水而逝,如同秋葉飄零,
轉瞬之間,已隔萬水千山。
時光辜負了誰?
難道僅僅是流年?
銀河有多寬?原來如此的寬,
一個在這邊,一個在那邊。
永遠有多遠?原來如此的遠。
一個在如今,一個在從前。
原來生命是如此的無常,
一如這四季的變換、晝夜的更替。
我終究是個懦弱的人,
難以成為那蚌中之珠。
即使傾盡過往、歷盡滄桑,
也升華不了自己內心的痛楚。
凄風苦雨,冷雪冰霜,
把時間碾成了粉,將歲月碎成了片。
日子漸漸如蓮,
守候已換成了輕嘆,
期待也變成了平淡。
日子如蓮,
我情願獨守著寂寞歲月,
保持一顆清凈忘我的心,
慢慢看透世態萬千。
日子如蓮,
越是有風吹過,越是有雨滴落,
越會感覺到思緒的寂靜。
生活總是要靠自己續寫,
垂首隻能看到暗淡的煙火,
舉頭卻可以見識皎潔的明月。
日子如蓮,
越是有水流過,越是有鳥低鳴,
越會感覺到內心的清和。
既然可以將一杯濃茶喝到無味,
既然可以選擇在紅塵中修行,
又何懼淺嘗人生的百般滋味?
日子如蓮,
任世事搖曳,心始終如蓮。
心事如水,
任千涓萬溪,終匯流成河。
若是能夠做到真正的忘懷,
也就做到了各自的珍重。
把自己放在最低之處的海,
終是可以容納百川。
「素心,似出水蓮,無論世間如何喧囂,也還是保持一顆芙蓉心,一朵芙蓉面。有一顆素心,是這樣的禪味悠遠,似清水洗過,不染塵埃。它總是和人保持著適中的距離,這距離不糾纏不清,也從不遙不可及。它始終離你那麼近,又那麼遠,彷彿觸手可及,卻又無法企及,這凜冽的人生中,有這樣的距離已是安靜淡然的好。」
作者袁學君先生,1967年生於廣東,中國藝術研究院首屆山水畫創作與研究方向博士、師從龍瑞先生現為文化部藝術發展中心培訓部主任、中國畫創作研究院執行院長、中國畫美術館館長、中國美協中國畫藝委會學術秘書兼辦公室主任,中國藝術研究院碩士生導師、教授,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清華大學發展顧問,深圳大學客座教授,廣州大學中國畫碩士生導師,中國書法院、北京大學授課導師。


※書法家劉炳森:隸書《游九華山記》,書風凝厚穩健
※書畫家段明亮:十月秋涼,詩意溫馨那一暖
※畫家葉麗美:人生苦短,何不享受生活
※書法家劉炳森:隸書《沁園春·雪》佳作賞析
TAG:書畫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