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冷不冷,摸這個部位就知道!附一份「兒童添衣指南」
一入秋,傳說中有一種冷叫:「媽媽覺著娃冷」,就會悄悄上線了。
換季時,不少寶寶容易生病,家長通常認為是凍著了,趕緊給孩子多穿衣服。
然而衣服穿太多,等出汗脫掉時反而更容易感冒。
GIF/909K
究竟該「秋凍」還是添衣服?下面這份「兒童穿衣法則」告訴你答案
1
寶寶冷不冷?摸後背就知道
孩子活動量大,愛出汗,經常需要添減衣物。該如何判斷他們穿多了還是少了?
有個簡單的方法:摸頸部和背部。
如果頸背溫熱,說明穿衣合適。
如果後頸已經出汗或者變得黏乎乎,即使手心發涼也是穿多了。
若後背發涼,四肢摸起來也是涼涼的,就需要添衣服了。
需要注意的是,家長會習慣通過摸小手小腳來判斷孩子冷暖,然而手腳屬於血液循環的末端,反映的冷熱程度並不準確。
況且有些在孩子睡覺時,手腳會露在被子外,四肢很容易發涼。若家長以此為標準給孩子添加衣物,通常就會出錯。
相對而言,頸後的溫度更準確一些。若想知道孩子穿衣是否合適,可以多摸摸後脖子。當然,也要保證孩子的手腳不能是冰涼的。
2
這樣添衣,等於給寶寶免疫力充電
秋季天氣由暖轉涼,溫度雖低卻不是太冷,最適合對孩子進行耐寒訓練。正確的穿衣方式既不會讓孩子生病,還有助增強禦寒能力。
比大人多穿一件
秋冬季節給孩子添加衣物,要綜合考慮氣候、室溫等環境因素,以孩子面色正常、四肢溫暖和少量運動不明顯出汗為宜。
一般而言,孩子穿衣應比大人多一件。可以是一件內衣或一件長袖,而不是多加一件大外套或大毛衣。穿太少或太多,寶寶都不舒服。
穿什麼最好清晨定
穿多穿少最好在早上決定,如果天氣沒有大的變化,不要輕易給寶寶添衣服,以免孩子出汗時脫下受涼,引起發燒、流涕等癥狀。
添衣首選薄衣服
多穿幾層薄衣服,保暖效果更好;層數多,衣服間空氣流通更好,即使出了汗也容易干。
天冷時可選擇輕薄、保暖的衣服,給孩子多穿幾層。比如一層貼身衣物,加一件保暖服,再加一件防風外套,升溫時可以去掉中間一層。
遵守「三暖一寒」原則
天冷時穿衣要遵守「三暖一寒」原則,即暖背、暖肚、暖足、寒頭。
GIF/953K
暖背
後背暖和,不出汗。
給孩子備一個小棉毛背心,合理暖背可以預防感冒。
暖肚
保證肚子不受涼。脾胃不好的孩子著涼會引起腹痛、腹瀉。
媽媽可以給孩子準備一個睡袋,避免夜間腹部受涼。
暖足
腳部血液循環速度慢,腳就很容易著涼,甚至會直接影響身體健康。
天冷了,要給孩子穿上稍厚的棉襪、鞋子。
寒頭
讓頭部相對冷一些。頭部捂太熱容易頭暈、出汗,相對冷一些可以保持頭腦清醒。
寒冷時可以戴一頂厚實的棉帽子,如果不太冷,不戴帽子也可以。
本期
母嬰智囊團
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中西醫結合兒科教授 張思萊
中國中醫科學院望京醫院內科主任醫師 王澤民
黑龍江省兒童保健學會委員 王鐵民
編輯:畢可
版權聲明:本文為《生命時報》旗下「母嬰日報」(微信號:muyingribao)原創,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這些常見「病」其實不用治!拿到體檢報告時別提心弔膽了
※南非——潛水篇(3)
※南非——人文篇(5)
TAG:生命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