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星變暗,是外星人搞的鬼?
外星人的巨型建築可不是恆星Tabby神秘變暗背後的原因。天文學家近期發現的證據表明,這顆恆星奇怪的變暗行為可以用塵埃雲的現象來解釋。
關於恆星Tabby(也稱作KIC 8462852)神秘變暗的現象,如今科學家已經提出了許多的理論來解釋。他們觀察到這顆恆星在亮度上的下降十分不同尋常,但這並不代表其它正常的恆星物體要比太陽質量稍微大。
人們懷疑這顆恆星的暗淡可能是由於外星生命的存在。他們的想法是,一個由智能外星生命建造的巨型外星巨型結構可以從恆星中獲取能量,從而將使其亮度降低(這個想法讓很多科幻迷、外星人愛好者普大喜奔)。
而對這顆恆星異常行為的另一個新解釋是,這顆恆星吞噬了另一顆不穩定的行星。
天文學家在2017年4月的一項研究中寫道:「我們認為,異常的變暗行為是一個行星的星體或是多個行星被KIC 8462852吸入之後產生的結果,我們猜測這個過程發生在一千年以前。當星體旋轉著進入恆星的外層時,引力能就會造成未觀察到的暫時性光亮。」
現在另一種理論表明,長時間的變暗可能由於圍繞著恆星的不均勻的塵埃雲所造成的。
在2016年1月至12月間,研究人員通過分析NASA的斯皮策太空望遠鏡、雨燕衛星以及比利時天體實驗室虹膜天文台的數據,觀察到了神秘恆星發出的紫外線和可見光。
他們發現,從恆星發出的紅外光比紫外線更少。任何比塵埃粒子大的物體,當它在恆星面前經過時,也會使所有的光波都黯淡下來。
來自亞利桑那大學的Huan Meng表示,外星巨型結構理論無法解釋恆星的波長依賴性變暗的現象。在10月3日發表在《天體物理學雜誌》上的一篇論文中,Meng和他的同事們認為,可能存在一團塵埃以700天為一個軌道周期圍繞著這顆恆星運行。
研究人員確定,阻擋粒子比星際塵埃大,即位於恆星和地球之間的小顆粒。這些小顆粒不能停留在圍繞著恆星的軌道上,因為來自星光的壓力會把它們推到更遠的地方。
最有可能的原因可能就是圍繞著恆星運行的塵埃雲團。它沒有小到可以直接飛走,但它同樣不夠大,因此不能均勻地阻擋所有波長的光。
研究人員表示:「衰退的波長依賴於相對中性的顏色,這表明這種變暗來自於恆星周圍的物質。」
蝌蚪五線譜編譯自techtimes,譯者 李彤馨,轉載須授權


※驚險!人類第一次在太空中徒手抓衛星
※太空岩石為人類揭開了火星火山的秘密
※汽車尾氣會讓兒童「變笨」
※鴕鳥真的會把頭藏進沙子里嗎?
TAG:蝌蚪五線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