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中國55歲准院士為何加入海軍?可百步穿楊鎖定核潛艇

中國55歲准院士為何加入海軍?可百步穿楊鎖定核潛艇

眾所周知,航母是最為複雜的海軍裝備,尤其是美國核動力航母,可攜帶近百架艦載機對周邊幾十萬平方公里的海域進行火力覆蓋,堪稱是武裝到了牙齒,然而除了航母外,還有一種低調的武器威懾力有過之而無不及,這就是核潛艇,它能夠在水下潛伏數月而不需上浮,攜帶射程上萬公里的洲際導彈或反艦導彈、重型魚雷,既能充當獵殺敵方航母的「水下獵手」,又能變身毀滅世界的「末日使者」,目前全世界只有中美俄英法五國擁有成熟的攻擊核潛艇和戰略核潛艇,如何提高核潛艇的戰鬥力以及反潛能力也是世界性的難題。

據報道,解放軍海軍某部首席研究員黃韋艮率領團隊日前突破了海洋遙感技術的關鍵性難題,其研製的新型信息系統能夠將海洋信息與數字地球系統融合,使得部隊能夠更直觀方便了解周邊海上海底環境,尤其是全新研製的聲學遙感系統,能夠通過聲波來測量海底的複雜水體環境,這對於潛艇水下的活動和偵察具有重要意義。值得注意的是,黃韋艮在2010年55歲的「高齡」時才加入海軍服役,之前還曾婉拒過國外百倍年薪的待遇毅然回國,為了中國海洋遙感技術的發展立下大功。

我們知道,核潛艇最大的優勢就是隱蔽性好,其能夠在深海靜靜潛伏,從而在關鍵時刻一擊致命,但是海底環境並非是平靜無波,由於水體密度、流速和海底複雜起伏環境的影響,水下環境是極為複雜危險的,像我軍372號常規潛艇之前就曾在水下遭遇「斷崖」,指的就是海水密度突然變化導致潛艇瞬間下墜的危險情況,歷史上曾有多艘潛艇因為水體環境突變而葬身大海。

由於水體情報如此重要,因此各國在和平時期都非常重視搜集掌握水聲資料,傳統上一般都是通過專門的測量船進行收集,像此前美軍在我國沿海多次出動的「無暇」號就是其中一員,但是這畢竟是一項「力氣活」,需要長時間不斷的搜集才能積累更廣泛的水下資料庫,這對於美國海軍這樣的老牌勢力當然更有優勢,對於近年來不斷走向深海的我軍來說,就顯得時不我待,而黃韋艮團隊突破的這項技術無疑為我軍核潛艇在遠海的活動掃平了障礙,可謂是勞苦功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軍事熱評 的精彩文章:

十枚導彈齊射曝中國終極王牌:東風41已部署這麼多
連菲律賓都開始購買中國武器 只有這個華人國家是例外
美又一隱形機亮相為何卻百般掩飾?將成中國強勁對手
國產航母進展曝光怎麼這麼快:即將完工隨時可離開碼頭
美水兵控訴:美國軍艦就像水上監獄 一打仗就會露餡

TAG:全球軍事熱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