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史上有哪些有能力有作為的亡國之君?
這種例子在殖民擴張的時代各地人民的反殖鬥爭中簡直數不勝數。
1,阿茲特克帝國末代君王誇烏特莫克(瓜特穆斯)
誇烏特莫克是蒙特祖瑪二世的侄子兼女婿,在阿茲特克帝國風雨飄搖之際被推舉為領袖。
他繼位之時接手的帝國之內天花肆虐、盟邦叛離,他所能領導的帝國實質上只是鐵諾奇提特蘭一座殘破的孤城,而他要面對的是西班牙殖民者聲勢更大的第二次入侵。
1521年夏,僅有商朝科技和戰術水平的阿茲特克軍民在年輕的君王帶領下抵抗著以槍炮、病菌和鋼鐵為武器的西班牙殖民者及其盟軍,堅守了鐵諾奇提蘭三個月。期間阿茲特克人的反攻甚至一度打得敵人要散夥。
「我們的朋友,特拉斯卡拉人、喬盧拉人、韋霍辛戈人……都決定回他們的故鄉去,他們不向科爾特斯打招呼便要離去……他們所以確信無疑,是因為見我們個個負傷,又有許多人被殺,又見他們自己已損失一千二百人,擔心我們會被斬盡殺絕……」
--貝爾納爾·迪亞斯·德爾·卡斯蒂略《征服新西班牙信史》
阿茲特克武士在特斯科科湖上抗擊西班牙人
然而阿茲特克人的英勇抗戰終究沒能徹底擊退西班牙的攻勢,糧食和水源的斷絕讓城市的防禦力量日漸衰弱。在鐵諾奇提特蘭圍城戰的第93天,西班牙人攻破了城市,俘虜了誇烏特莫克和他的家眷。
「我已為守衛我的城池做了該做的一切,現已無法再守下去,被迫前來成為你的俘虜:請你拔出腰間的短劍,馬上殺死我吧!」——誇烏特莫克在特諾奇提特蘭城破被俘後,對科爾特斯如是說。
城破之時,西班牙人記載:「城裡的土地猶如被翻耕過一般,草根全被挖出吃掉。「
誇烏特莫克被俘後雖然仍被西班牙人立為墨西哥統治者,但備受屈辱。西班牙人為搜刮黃金對他酷刑逼供,但他拒不透露阿茲特克人的藏金地點,最後於1525年被殺害,當時他可能尚未滿30歲。
2.章西的女王:克希米·巴依
章西土邦在今印度北方邦內,位於德里以南,亞穆納河南岸,是一個面積約3.6萬平方公里、人口70萬的土邦。1842年,15歲的克希米·巴依嫁給章西土王,成為王后。
1853年章西土王無嗣而終,英國東印度公司不承認土王的養子有王位繼承權,強行把章西土邦吞併成為東印度公司的統治區。
「我決不放棄我的章西,誰敢佔領章西,決沒有好下場。」——1853年克希米·巴依對英國官員如是說
1857年,著名的印度民族大起義爆發,章西邦也在女王的帶領下響應起義,這一年的六月份,巴依率領部隊搶佔英軍的軍火庫,並且打死了當時英國章西地區的總司令鄧洛普,重新在章西登基,執掌政權。
女王自幼習武,7歲時便能策馬賓士。她的年輕美貌和堅定勇敢,使其成為印度民族大起義中最受愛戴的領導人。
章西邦最先是迅速擊退了鄰近土邦Orccha和Datia的入侵,這兩個邦都是東印度公司的盟友。之後的1858年三月,一支由休·羅斯帶領的英軍抵達章西,古舊的章西城堡在承受了英軍火炮一個星期的轟擊後城牆坍塌,英軍隨即從缺口攻入。
儘管章西軍民在每一條街道都進行了頑強的抵抗,城市還是已經無法保住,女王率軍撤往印度中部。在轉戰數個地區後,當年6月,章西的軍隊於瓜廖爾城和其他起義軍會合。
此時德里的莫卧兒王室已經向英國投降,起義軍成一盤散沙之勢。儘管女王極力彌合起義軍領袖們團結起來為守城戰做準備,時間還是沒有給她機會。
羅斯將軍率領英軍很快趕到瓜廖爾城下展開攻擊,並在6月17日攻破了城市。
為了掩護義軍主力突圍,女王率領一百多名義軍在東門外斷後。儘管雙方實力懸殊,女王身先士卒的勇氣還是鼓舞了麾下士兵從清晨一直戰鬥到黃昏。
當女王帶領最後的數十名親兵衝出重圍趕到一條河流邊時,她的戰馬已經過度疲憊無法越到對岸,於是便又回頭沖入敵陣拼殺。這次衝鋒讓女王的腿部中了槍,但她依然在敵人中左衝右突,直到另一名義軍將領託庇亞冒死殺入敵陣,將敵人引開,女王的部下得以將她救出。
在簡單包紮傷口後,女王得知託庇亞為救自己身陷敵陣,堅持讓部下將自己抬上馬再次投入戰鬥。
此時的女王已經非常虛弱,在最後的戰鬥中她臉被英國騎兵的馬刀砍中,失去了一隻眼睛,右胸又被刺刀刺中,最終一發貫穿她腹部的子彈成為致命傷。在她從戰馬下滾落的一刻,她還是砍下了一名英國士兵的胳膊。
有兩名女兵最後將奄奄一息的女王帶出了戰場,此時女王已傷重不治。
她臨終時囑託不可讓自己屍體落入敵手,於是她們就地將女王遺體火化。女王戰死時的年齡在中國的資料上顯示為23歲,但是英語資料上為29歲。
「章西女王出眾的美貌、智慧和頑強精神,使她成為所有叛軍領袖中對我們最危險的人物」
——英軍指揮官羅斯將軍
喜歡小九的朋友別忘記點波關注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