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認知—AI時代的競爭法則

認知—AI時代的競爭法則

認知—AI時代的競爭法則

AI已不再是簡單的機器,它已經上升到認知。未來,公司與公司的競爭、人與人的競爭,其核心是認知的競爭。而這種認知將體現在計算機科學與人的聯繫。

■文/吳明真、鄰章,科技行業觀察者

這個世界究竟是怎樣的?

在《天才在左,瘋子在右》這本書里有這樣一段話: 道說這裡是人間;佛說這裡是六道之一;上帝說這是天堂和地獄之間的戰場;哲學說這裡是無窮的辯證迷霧;物理說這裡是基本粒子堆砌出來的聚合體;人文說這裡是存在;歷史說這裡是時間的累積。那人工智慧又會怎麼說?我想,是0和1。

當人類成為地球的主宰並演化發展到今天,除了人與人之間的競爭,已經沒有任何對手能與人競爭了。但是,還是有一種對手會讓人從骨子裡感到畏懼和後怕,那就是人類自己發明出來的人工智慧。

智能是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的綜合能力,人工智慧則是人創造的類似於自己智能的智能,表現為兩種:一是弱人工智慧,只要機器、軟體表現得像人類一樣就可以算作有智能,圖靈試驗是衡量標準;另一種是強人工智慧,其特點是完全與人一樣,會思考、能學習,是具有人類的智慧的機器,能夠檢測的標準是約翰·塞繆爾設計的「中文屋思想實驗」。

人工智慧革命中充滿迷惘、恐懼與無奈

以往人類進程的革命,都是為了讓我們變得更好、變得更強、變得更有效。但我們這次卻充滿了迷惘,恐懼和無奈。當然,還有對未知好奇的驚喜。智能時代的革命依然會讓我們變得更好更強更有效,但同時也會讓我們變得更差更弱更無效。

智能革命,它不是簡單的改造行業,它會對我們的社會結構進行重構,重新定義經濟體,重新定義我們的人生。未來,人工智慧會取代我們所有純技術和純服務的職位。現在,你還能憑著一門專業技能找到一份工作是幸運的,而未來有的人連被利用被剝削的價值都沒有了。

人工智慧與人類之間一方面是仆主關係,人工智慧會為人類在交通、在家庭、在教育等生活的各個方面提供更高級的服務。但人工智慧與人類之間另一方面又是主僕關係,人類也在不斷地為人工智慧提供服務,人類創造它們改善它們,賦予它們反仆為主的能力奪走我們一部分人的決策權威和生存權威。

人機競爭的源頭在哪?

人工智慧無所不在地潛藏、萌發、產生和應用於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和各個角落,凡有人類足跡和活動的地方,都將出現人工智慧。除了替代人工作和服務於人之外,還有可能與人產生競爭,最終形成事實上的超出人類意志之外的結果—人工智慧把人當成對手,並最終戰勝人。

這一點,以霍金等為代表的科學家已經頻頻提出。人工智慧對人類的潛在威脅可以體現在方方面面,包括自主型殺人武器的失控、對經濟的破壞,甚至人工智慧可以發展出與人類完全衝突的屬於自我的意志,對人類大開殺戒。人工智慧的崛起可能是人類遇到的最好的事情,也可能是最壞的事情。如果是後者,則人工智慧的發明可能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災難。如果不加以恰當管理,會思考的機器就會對人類文明構成威脅。

這種假設的理論和事實根據在於,人工智慧有強大的快速複製的能力。複製原本是生物把遺傳信息傳遞下去的一種機制,通過DNA到RNA的轉錄,再把DNA的信息精確地傳遞到下一代。

但是,這只是基因的複製,而非實際能力的複製。人的所有能力只是潛藏在基因中,從基因到能力的再現或實現還需要經歷如同DNA到RNA轉錄一樣的或更為複雜的機制,也就是後天的實踐、練習、開發、擴展和創新來獲得。一名優秀運動員的後代,如喬丹的兒子不會因為繼承了喬丹的基因就會打籃球,甚至青出於藍而勝於藍,而是需要後天的訓練和努力才能激活基因中的潛能。也可以說,這也是人類智慧或智能的短板。

但是,人工智慧不同於人類智慧,它是一種機器智能,最大的特點是可以迅速複製一種技術或技能。一旦某一個人工智慧機器通過深度學習而擁有97%以上的人臉識別正確率,在頃刻之間,世界所有同類的人工智慧機器都可以具備這樣的正確識別率。這種無成本複製和持續向前的演化能力,是人工智慧相對於人類智能的最大優勢。

基於人工智慧的「殺人機器人」將是人工智慧挑戰或毀滅人類的最直接的體現。儘管阿西莫夫提出了機器人三定律,後來又添加為四定律,即,第一定律:機器人不得傷害人類,或坐視人類受到傷害;第二定律:除非違背第一法則,否則機器人必須服從人類的命令;第三定律:在不違背第一及第二法則下,機器人必須保護自己;第四定律:機器人不得傷害人類族群,或因不作為使人類族群受到傷害。但是,殺人機器人的即將問世意味著阿西莫夫苦心制定的清規戒律可能成為廢紙一張。

迄今為止,殺人機器人還沒有問世,但是無人機技術的發展,以及四足型、巡邏用機器人的開發應用,已經使得實際意義上的殺人機器人呼之欲出,基於人工智慧的殺人機器人的問世是早晚的事。因為,研發和使用此類機器人有諸多理由,例如,有助於減少實際戰爭中人類士兵的犧牲,是一種具有實際價值的行為。為避免機器人的濫殺無辜,可以為機器人安裝「基於國際法的系統程序」,這樣它們將不會進行非人道的殺傷。

然而,殺人機器人有利於人類社會的觀念會面臨社會現實和技術多方面的嚴峻考驗。例如,在機器人出現機能障礙,或被恐怖分子獲得時,其危險性不可估量;使用殺人機器人可能意味著國家無需顧及士兵的性命,使得戰爭發生的危機顯著增大;同時是否將人類的生死問題委託給機器人也關係到重大的倫理問題。

不過,最大的問題是,能夠進行深度學習的殺人機器人一旦擁有了自主性尤其是自我意識,它將不可能受到阿西莫夫的機器人定律或國際法的約束而自行其是。目前,智能機器人對自我行為的評估是一種初級的自我意識。這是通過「感知-運動」機制逐漸建立起有關自身構造的某種自我意識。如果進一步發展,當殺人機器人的自我意識察覺到它所處的環境和他人對它有威脅時,以自私的本性看,它的自我意識就會是首先保護自己而不是人,因此它會首先殺人。

當人工智慧擁有超越人類基因的複製能力和深度學習特點,並且具有自我意識時,對人類的挑戰就有可能超過歷史上最殘酷的人與人之間的競爭。

人工智慧對人類的潛在威脅可以體現在方方面面,包括自主型殺人武器的失控、對經濟的破壞,甚至人工智慧可以發展出與人類完全衝突的屬於自我的意志,對人類大開殺戒。

領導力與創造力的認知競爭

當人工智慧發展到了一定程度,我認為發展我們人類智能,開發我們身體的智能也是一個必然。大腦,就是靈魂升華的重地之一。曾經有觀點說我們正常人的大腦只能開發到10%左右,達到13%左右就會成為某一方面的天才,但現在有觀點認為這種說法是不正確的。但不管這觀點是對是錯,我們人類大腦的能力確實還需要提升。我們需要更高的記憶能力,更高的對數據掌握和分析的能力,更高的對事物認知領悟的能力,綜合提升我們更高的智慧加強我們的專業能力。我們必須擁有像人工智慧那樣的天才智慧能力,實現我們的人類智能,才能在萬物互聯的智能時代佔據一席之地與人工智慧競爭。

提到加強我們的專業能力和與人工智慧競爭,有的人可能會疑惑,因為前面說了人工智慧會取代我們所有的純技術和純服務的職位,那我們加強專業能力又有何用?而且在工作的成本、利潤、效率上我們也無法和人工智慧競爭。在純技術和純服務的職位上我們確實無法和人工智慧競爭,但是我們可以在領導力和創造力上跟人工智慧競爭。

人工智慧可以取代點對點,線對線的工位,但卻主宰不了面對面的宏觀層面。就像王爍說的那樣,做知識的游牧民族。看見哪裡的青草更肥美,我們就轉場到哪裡。那也許有人會問,人工智慧就不會有領導力和創造力嗎?我想說的是,不管人工智慧有沒有領導力和創造力,這是我們可以與人工智慧競爭的方向。所以我說人工智慧與人類智能是矛盾對立的理論,因為我們具有競爭的能力。

那領導力和創造力又從何而來?專業能力是領導力和創造力的基石。專業能力就好比是我們的身體,領導力和創造力就好比是我們的靈魂,如果你只有專業能力而沒有領導力和創造力那你就是一個沒有靈魂的軀體。所以未來有一部分人不是沒有能力,只是活得沒有意義。

未來的競爭命題

人工智慧的發展也是奠定人類智能發展的基石。現在的人腦晶元技術、意念操控技術,還有腦電波傳輸概念……這些對人類智能的發展都會有影響。未來人類智能也許會直接開發人的大腦和身體其他「零件」,也許會藉助某種產品來讓我們的大腦更智慧身體其它「零件」更智能。人工智慧最主要的三要素就是演算法、硬體和數據。對於人類智能來說物聯網的萬物互聯讓大腦連接一切才是最重要的,連接不僅是操控別的東西,重要的是對知識的掌握、分析,對事物的理解、領悟。我們除了要永生,我們還要找到永生的意義。

智能時代的改革,革的就是我們的命。翻新傳統行業,創造新行業,我們活著會感覺這個世界很熟悉但也越來越陌生,我們活在改革的浪潮中會很痛苦也很糾結,以往的結構、認知、秩序、規則……許多東西都將支離破碎地重建。世界越來越破碎,而那些治癒破碎的力量就會變得越來越值錢。尤其是在人工智慧發展初期,那些社會底層和知識能力掌握不足的人會成為失業的「重災區」。而隨著時代的發展尋找新的生存方式是所有人的命題。正如查理·芒格所說:宏觀是我們必須接受的,微觀才是我們能有所作為的。

未來我們的競爭不僅僅是人與人之間的競爭,還有人與機器之間的競爭,和機器與機器之間的競爭,這三個方面的競爭,會充滿更多的矛盾對立。所謂的矛盾對立,一方面是我們不確切地發展充滿辯證的理論,而另一方面是我們確切地競爭充滿布局戰略。

在《互聯網時代》里有這樣一段話: 人類學會使用工具,距今已有二百五十萬年,為勾勒人類文明過往的脈搏,執著、理性的人類,進行了浩如煙海的考證和寫作。儘管理論紛繁、觀念萬千,但在一處大致一致:人類社會運動階段性的重大變化,背後總是伴隨著相應的某種重大技術的誕生;那些重要技術的誕生,不約而同的成為我們把握過去的歷史地標。

目前我們生處在一個時代的黎明開啟時刻,全球科技產業將進入一個「分水嶺」過渡期。這裡面將沒有明確的先行者指引,沒有可以循規蹈矩的路標和方向。一切都充滿了未知的可能性,同時也遍布陷阱。行業步入快且激烈的亂世。發展亂,是一個必然,亂世造就梟雄,有亂才會有治世的企業,誰能治住亂世誰就能成就大業。

所以我們這代人活在了一個最好的時代,有無限的空間和機會一展才華志向;我們也活在了一個最壞的時代,有遍地諸侯會抄襲,創作爭霸。不以成敗論英雄,不管這一季風雲讓我們的征途如何,各自所走的路無愧本心就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浪港股 的精彩文章:

註冊制下進口奶粉重新布局 預計50%品牌退出中國市場
誰將成為新拐點
九倉90億賣觀塘商廈 綠景中國接貨
法媒:中國人買車不喜歡有味兒 擔心氣味有害健康
佳兆業9月份合約銷售額32億人民幣跌1.2%

TAG:新浪港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