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主這個長效針明年就引進了嗎?不用吃藥了吧!
不止一個人問我這個長效注射針,是真的嗎?明年真的會引進國內嗎?
額!看到這個消息我有點方,上網問度娘。你看這……
文章是張錦雄引用轉發的,相信很多人都看過,所以沒什麼可新鮮的,這篇文章標題雖然新穎吸引人,帶來了大量的閱讀量,甚至好多媒體都轉發,但是有一點值得懷疑,這個傳說中王大濕的專業性,看看他寫的,不清不楚。
他寫道:該針劑最大的優勢在於擺脫了口服藥物的限制。每三個月注射一次就能達到目前口服抗病毒藥物的效果。
指出文章中的一點,並未提示擺脫的是口服預防感染的藥物還是目前治療人群使用的藥物。非常模糊不清。以至於很多人以為可以不吃藥了,要來中國了。
既然這樣只有根據他文中提到的試驗進行研究,先看看這個試驗的報道:
NIH將招募4500名男同性戀 開展預防HIV感染的大型試驗
一種預防HIV感染的長效注射藥物,於今天開始了第一個大規模臨床試驗。該研究由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資助,將檢查每8周注射1次長效性抗HIV藥物cabotegravir是否可以保護男性和變性的女性免受HIV的感染,至少達到與每天口服抗HIV片劑Truvada同樣的效果。如果在暴露於HIV前,注射cabotegravir是有效的,那麼對一些人來說,它可能比堅持每日口服Truvada更容易。Truvada由兩抗HIV藥物組成,分別是恩曲他濱和替諾福韋酯。
NIAID將與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等合作,共同開展可注射性cabotegravir預防HIV感染的3期臨床試驗。
這項研究名為HPTN 084,將招募4500名與男性發生過性關係的男同性戀和變性為男人的女性。這些志願者來自美洲、亞洲、非洲等八個國家的45個地方。參加者需年滿18歲或以上,且處於艾滋病毒感染的高風險中。預計於2017年正式開始,於2021出結果。
研究參與者將被隨機分配到cabotegravir組和Truvada組。無論是參與者本人,還是研究小組,在實驗結束前都不知道患者究竟被分到哪一組。
當看完研究的報道我想大家都知道這個研究只是預防性的長效針劑研究,跟上次我說的上海開展的預防性試驗有可能是一個試驗,上海只可能是一個點。預防性的長效針劑試驗是可以幫助大家擺脫口服阻斷藥物的困擾,但是病史不是廣大感染者需要停葯,其實這個藥劑的主要成分cabotegravir是有長效治療針劑在實驗的,閱讀一下下面的文章,了解一下上海的長效針劑情況。
《上海公衛的長效針試驗到底是什麼?讀一讀你就了解了》
另外看到這篇文章的另一個說法我也很好奇,並沒有找到什麼所謂的UNC的karri博士窗口期縮短到72小時,文章的重點標題說的論文報道也沒有搜到,如果有知道的朋友可從後台把關報道地址發給我,先謝過!
為啥我要懷疑這個研究呢?
HIV的窗口期,通俗來說,就是從病毒進入人體(暴露)到檢測手段可以查出感染的這一時間窗,一般指從感染到可查出特異性HIV抗體的時間。所謂捉賊捉贓,要明確HIV感染,如果能夠從患者體內抓到HIV病毒,那診斷就是妥妥的。可是,直接分離培養病毒顆粒對技術要求較高,成本也不低,難以作為常規檢查手段推廣。不過,犯人(病毒)在和免疫系統搏鬥的過程當中會留下一系列的蛛絲馬跡,其中,特異性抗體的產生就像是受害者(免疫細胞)在臨死前留下的血書,幾乎是指名道姓的告訴醫生——真相只有一個,嫌犯就是HIV!另外,犯人在犯罪過程中還會遺留下的一些自身的特殊標識,例如抗原或是HIV RNA、HIV DNA等遺傳物質,這些標識也能作為強有力的證據幫助醫生進行診斷。
從HIV感染人體,到血液中可以查到HIV RNA 、HIV DNA、抗原、抗體等感染證據的時間是不同的,具體請看下圖。
研究結果表明,HIV感染初期大致可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 隱蔽期(eclipse phase):暴露後7-21天(平均10天)。指的是從感染病毒到血液中可首次查到病毒RNA的最初的一段時間。隱蔽期內,病毒僅在暴露的局部黏膜、粘膜下組織中複製並逐步遷移到局部引流淋巴結,但尚未入血,故而血液中檢測不到病毒RNA,也測不到抗原或抗體。若在隱蔽期的頭72小時內給予強有力的PEP治療,將HIV感染死死地限制在局部少數細胞內,就有可能阻止HIV擴散到周圍淋巴結組織乃至全身,從而阻斷HIV感染。但要希望在隱蔽期內通過查血的方式明確是否感染HIV,不太現實。
? 階段一:暴露後13-28天(平均17天),HIV被引流到淋巴組織繼而入血進入全身循環,血液中首次可以查到HIV RNA。當血漿病毒RNA濃度達到1-5拷貝/毫升時,敏感的核酸定性檢測手段可以查到病毒RNA陽性。當血漿病毒RNA濃度上升到為50拷貝/毫升時,臨床上常用的監測病毒RNA載量的定量檢測方法可以查到病毒。隨著HIV的迅猛複製,約在感染後21-28天左右,患者體內病毒水平達到峰值,病毒血症會使得許多(並非全部)患者會出現發燒、乏力、肌肉酸痛、皮疹、頭疼、咽炎、淋巴結腫大、盜汗等急性期感染癥狀。
? 階段二:血液中可以查到HIV RNA後不久,HIV的特殊標識之一——p24抗原也就能夠被ELISA法檢測到了。血漿中p24抗原的出現早於HIV特異性抗體,所以增加了p24抗原檢測的四代檢測手段能夠把HIV窗口期縮短到15-20天。
? 階段三:暴露後22-37天(平均25天),通過酶聯免疫分析檢測方法(EIA 或ELISA)方法可以從血液中檢測到HIV的特異性抗體。之所以建議患者在暴露後4-6周進行HIV檢測,就是因為一旦發生了感染,絕大多數患者此時體內都能夠產生足夠多的HIV特異性抗體,從而得以明確診斷。
? 階段四、階段五以及階段六:發生在暴露一個月以後,劃分依據主要是蛋白免疫印跡法(Western Blot,WB法)對抗體的檢測結果。WB法可同時檢測多種HIV抗原和抗體,其特異性高於EIA法,但靈敏度欠佳,因而用於確診HIV感染。WB法呈現陽性檢測結果,說明感染大致在45-60天以上。
可見,要通過查血的方式最早發現HIV感染的證據,HIV RNA是最早可以查出來的病毒標誌物。值得一提的是,作為RNA病毒的HIV感染宿主細胞後,必須逆轉錄為HIV DNA,並且整合到宿主細胞的基因組中,才能複製合成子代病毒。所以,血液中能夠查到HIV RNA的同時,HIV DNA一般也能夠被成功檢出。
事實上,在HIV特異性抗體可被檢測之前的窗口期內,通過進行HIV RNA和HIV DNA等核酸檢測,對於明確HIV急性期感染診斷有很大幫助,理論上最早可在暴露後的7-10天(隱蔽期過後)就明確是否發生感染。
根據文獻所說,隱蔽期內,病毒僅在暴露的局部黏膜、粘膜下組織中複製並逐步遷移到局部引流淋巴結,但尚未入血,故而血液中檢測不到病毒RNA,也測不到抗原或抗體。所以我很想知道那個報道到底用了什麼樣的技術在72小時檢測出來的?如果你看到了相關信息,或者你就在北卡羅來納大學歡迎你給我提供信息,感謝!
還有什麼問題嗎?在下面留言吧,讓我們一起幫你深扒哪些你想知道的進展消息!
HIV-1 DNA定量檢測試劑盒
好消息:李太生教授使用的SupBio HIV-1 DNA定量檢測試劑盒現已支持遠程檢測,選擇在家中檢測保護自己的隱私,支持手機查看檢測結果,了解詳情,請添加v信:happybird6
分享傳愛心 轉載聚能量
轉載請註明:轉自HIV最新動態
引文出自 : 優艾、網路
本文作者:Eric 雲飛
別走,關注一下,記得下次再來


※全球首個可阻斷HIV和HPV傳播的雙抗藥物有望上市
※聯合國推出2020艾滋病預防線路圖,減少新感染者75%
※試驗揭示艾滋病毒感染者結核病化學預防的價值
※長效ibalizumab單抗三期研究,對多葯耐葯患者的持續病毒控制
※Gilead即將授權其HIV新葯BIC,在116個中低收入國家低成本仿製
TAG:HIV最新動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