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北斗將進入上億消費終端:可用手機3秒完成定位,精準至1米

北斗將進入上億消費終端:可用手機3秒完成定位,精準至1米

在城市高架橋開過車的司機肯定有過這樣的體驗:自己的車子還在高架橋上行駛,但手機導航卻發生偏離,顯示為高架橋下方的地面道路。這時候,要想恢復到正確的線路上,通常需要較長的時間,有時候甚至需要重啟導航應用。

對於手機來說,要定位自己的位置,需收到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全球定位系統)信號,從GPS信號中讀取衛星的具體位置。一般手機上收到3顆衛星星圖就可以定位了,手機完成接收衛星信號和定位的時間大約在45-60秒之間。但是由於空間距離和地面物體的遮擋,手機信號有時會接收不及時,從而產生位置偏差。GPS的定位偏差一般在5-10米左右。

北斗將進入上億消費終端:可用手機3秒完成定位,精準至1米

為了解決這種偏差,10月11日,在杭州雲棲大會「精準定位IoT時代」峰會上,由阿里巴巴和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共同出資成立的千尋位置公司發布了三大解決方案,首次將產業級市場上應用的高精準定位服務全面引入消費級市場。這將在未來3年,帶來上億終端定位能力的升級,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手機、單車、可穿戴設備等各類終端將可全面獲得3秒完成初始定位,定位精度達1米。

定位更精準得益於千尋位置在全國建立的1450多個地基增強站和12萬個虛擬站。值得一提的是,千尋位置是國家北斗地基增強系統高精度全國「一張網」的建設方,負責數據播發系統研製,並負責利用互聯網運營模式整合產業上下游,推進高精度應用。

北斗將進入上億消費終端:可用手機3秒完成定位,精準至1米

利用基站定位又叫做移動位置服務(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手機通過測量不同基站的下行導頻信號,得到不同基站下行導頻的到達時刻或到達時間差,根據該測量結果並結合基站的坐標,計算出手機的位置。測量的基站數目越多,測量精度越高。

「很多企業都意識到高精準定位服務的意義,卻因成本高企與開發鏈條長而難以利用。」千尋位置精準車聯事業部總經理裴世兵說。

以往,對於需要定位服務的企業來說,要完成定位,往往要尋找天線、晶元、基帶等供應商進行技術評估。而繪製一張高精度地圖又需自購採集車、自建基站、購買專業後處理軟體,並安排專人操作與維護, 可以說過程繁瑣且成本高昂。

在當天的發布會上,千尋位置推出了「千尋魔方2.0」解決方案,它集成了千尋位置的各類高精度演算法,可幫助原先定位精度為10米以上的各類終端實現1米左右的高精準定位,並將初始定位時間縮短至3秒左右,解決了消費端車輛導航不準、可穿戴設備定位有誤差等問題。

目前,千尋位置已和終端消費企業合作。例如,利用自己研發的北斗高精度定位服務及演算法,與共享打車企業合作,推出高精度電子晶元,幫助消費者更精準地找到車輛,同時還推出電子圍欄服務,幫助公共服務部門更好地管理車輛停放。此外,千尋位置還與HTC手機生產商合作,推出U11高精度定位手機。

北斗將進入上億消費終端:可用手機3秒完成定位,精準至1米

高精度定位的另一個廣闊市場是無人駕駛。谷歌、百度、特斯拉等大科技公司都在地圖測繪上投入了巨大的資金。今年8月份,高德地圖與千尋位置合作推動自動駕駛,雙方將進行全面的技術整合。另外,千尋位置還正在為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天津軍事交通學院、同濟大學、北京理工大學等多家科研院校的自動駕駛研發提供支持。預計到明年,這批無人駕駛車可以進入商用階段。不過行駛場景仍然還在景區、公園等封閉區域,距離上路行駛仍然需要等待時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