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混BOSS劉邦:我的職場是靠兄弟們「混」來的!
漢朝開國皇帝,從泗水亭長草根出身以底層打拚卻坐上了高位,成了一國之企的最高管理者。簡讀劉邦生平,他就是一個遊手好閒的老混混。少年時期,大人們認為劉邦胸無大志不能幹活,完全不能靠自己賺取收入,完全就是混日子說大話的社會人。最終成為一國之君,更多靠的是他獨具魅力的用人之道。
1、待人真誠不擺架
劉邦的經歷在職場上就是創業者的投影。俗話說「一個好漢三個幫」,幫手從哪兒來呢?就在平常的待人接物上。社會人劉邦年輕時混跡黑白兩道,能跟酒宴上的諸侯、政府里的官員稱兄道弟打成一片。你開我玩笑,我抖你黑料,開口說話不裝逼,沒有架子討人心,跟著這種人心裡安穩,不用患得患失整天猜忌,互相懟兩句玩笑也沒事兒。雖然平常嫌棄得你要死,關鍵時候你真有才絕對大方重用你,甚至能搞得別人平常不被懟幾句都不覺得倆人親近。
2、宰相肚裡能撐船,劉邦肚裡能開艇
劉邦讓雍齒獨守一座城池的時候居然被那小子給反了,劉邦當時火得差點一口仙氣沒提上來。等到雍齒再降劉邦之時,卻先給他封了個侯穩定人心,這要是多疑的上司早就想著怎麼把你整一頓了。劉邦父親曾說他孬,其實不然。會用人不只是指坐在龍椅上給人安排差事,劉邦懂得換位思考,不在乎不切實際的虛榮心和不合時宜的自尊心。做上司,計較的不該只是小得小失,大算盤才是重點。心裡能容人,才能更知人。
3、慧眼識人,一看一個準
張良給別人遊說講謀略的時候,別人彷彿像在聽高數老師講柯西中值定理。劉邦聽張良獻計時就像聽1+1=2,不僅聽得懂還覺得這人計策有趣可行。對於蕭何,劉邦是知根知底大膽啟用。韓信更不用說,劉邦一眼就看出了這人的軍事才能。另外像驪食其、陳平這些人儘管有些嫌隙,但三言兩句就能看出這人是什麼分量。看人之精準當劉邦莫屬。如果說「一個成功的男人背後總有一個偉大的女人」,那麼劉邦背後全是他火眼金睛下產出的精兵。
4、運籌帷幄,大膽用人
劉邦曾自己評價自己:「我之所以有今天,得力於三個人: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張良;鎮守國家,安撫百姓,不斷供給軍糧,吾不如蕭何;率百萬之眾,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三位皆人傑,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連劉邦自己都清楚自己就是個半桶水,要沒有識人的本領估計水都要被盪潑了。自己率兵出征,行政總攬空缺,劉邦也不多跟你逼逼,直接指派蕭何頂上。認清了蕭何的人品和能力,事實證明這樣的大膽用人決策是明智的。在韓信的用人上更是敢下險棋,韓信作為劉邦手下出色的軍事家之一,曾經要挾劉邦自立假齊王,結果劉邦沒有對他生氣反而一頓溜須拍馬讓韓信繼續征戰沙場。這要是換了別的領導人,韓信怕是活不過三秒。劉邦的用人之魄很少有人能匹及,遇人才立馬大力起用絕不吝惜封賞,敢於放權分而治之。從底層爬到皇位,沒有卓越高深的眼光和技術怕是早就GG了。


※假設當年秦始皇沒死,那麼劉邦項羽是他的對手嗎?
※最無恥的戰爭,劉邦列項羽十條罪證,司馬遷、酈道元當幫凶!
※漢初三傑各個功高震主 為何結局卻大不相同?
※項羽打敗56萬漢軍後,此人說了3句話,害死3人,幫劉邦得了天下!
TAG:劉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