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真的是小冰河期導致明朝的滅亡?真相是殘酷的,估計崇禎也後悔了

真的是小冰河期導致明朝的滅亡?真相是殘酷的,估計崇禎也後悔了

其實在歷史上,明朝才是最被低估的朝代,「我朝國勢之尊,超邁前古,其馭北虜西蕃,無漢之和親,無唐之結盟,無宋之納歲幣,亦無兄弟敵國之禮,其來朝貢,則以恩禮待之。其朝鮮、安南、琉球、日本、占城、暹羅、滿剌加諸國,烏思藏、童卜韓、胡奴兒於諸司,朵顏,赤斤、阿端、卜剌罕諸衛,奉法尤謹,朝廷待之,恩禮亦有加焉。嗚呼,盛哉!」——明 敖英《東谷贅言》。

明朝無論政治制度,還是經濟、科技、文化,放眼當時整個世界,都是出類拔萃的,然而,明朝止於1644年。我們知道,明朝最後亡於農民起義軍和滿清的內外夾攻下,但這僅僅是表面現象。對於明朝滅亡的原因,有很多種說法。有的觀點認為,明朝亡於黨爭,黨爭有時確實會禍亂朝局,但別忘了,有時卻可以穩固政局,因為有了黨爭,會讓各方面勢力均衡,不會一家獨大,所以說,這不是明朝滅亡的根本原因。

還有人說明亡於宦官專權,但魏忠賢卻可以制衡東林黨,有時候,東林黨的危害絲毫不低於宦官專權,所以這種解釋也含糊其辭了。而在明朝晚期,正處於小冰河時期,當時地球上氣溫大幅度下降,導致所有地方糧食減產,造成社會矛盾激烈,農民起義層出不窮。但話又說過來了,在小冰河時期又不是明朝一家遭受天災,當時整個世界都處於冰河期,而無論是朝鮮的李朝,還是日本的德川幕府,抑或是法國的波旁王朝,都沒有因此經過劇變,小冰河期的糧食減產,完全可以由政府調度來度過艱難。

其實,真正的原因可以解釋了,那就是明實亡於東林黨之手,而崇禎的一系列政策,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明朝末年,朝廷似乎窮的要命,振災無錢,打仗也無錢。看過《大明劫》的朋友,應該都對東林黨的那些士紳們印象深刻,土地兼并,自私自利,明明有錢卻在危急時刻不但不掏分毫,還做假騙取朝廷補助。

東林黨代表的所謂清流,大肆兼并土地,朝廷還收不到稅,而能制衡東林黨的魏忠賢又被崇禎逼死。所以才讓東林黨一家獨大,禍國殃民。崇禎上台後不制衡東林黨,反而重用東林黨,然後一再被坑,滿清下江南,第一個投降的就是東林黨魁首錢謙益。之前魏忠賢向江南士紳富戶收重稅,得罪了整個東林黨,但卻緩解了農民起義及滿清的壓力。崇禎上台後反其道而行之,就有了後來在危亡時刻竟然也向肱骨的東林黨大臣們要不出一分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明朝 的精彩文章:

明朝名將「瘋子馬」,韃靼騎兵怕他,嘉靖喜歡他,嚴嵩不敢惹他
這些盜墓賊盜明代古墓 隨身帶「風水天書」
明朝開國功臣為自保主動請辭 卻因一封信被朱元璋賜死滅族
這位明朝女英豪,年過花甲上陣殺敵仍勇猛無匹,令倭寇聞風喪膽
明朝最狠名將,提著兒子頭顱,在朱元璋面前自殺,嚇呆朱元璋

TAG:明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