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馮少鵬書法:陽關問道

馮少鵬書法:陽關問道

陽關問道

—— 馮少鵬先生書法欣賞

欣賞到馮少鵬先生的書法作品,突然就想到這樣的詩,「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溫馨,卻又豪勁。我一直疑心這應是漢人所詠,如「大風起兮雲飛揚」。實際上,陽關是沒有的,雲飛揚也是沒有的,有的只是意象。意象中,茫茫大漠之上,身穿灰白長衫的現代詩人,就著褪色兩千年但依然新鮮的月光,踽踽獨行,風塵僕僕,一串串猶如蘸著墨汁的腳印,歪歪扭扭卻寫出勁拙古樸的執著。這執著,執著於書,執著於對書法的闡釋、理解和情感,執著於對書法「技進乎道」的真諦追求。

但這個道,「道可道,非常道」。自古南人尚韻,北人尚質。不能想像柔美旖旎的南方會出現北方塞上的雄狂粗肆,也難以想像五大三粗的北方漢子,會寫出一手欹側綿軟的含蓄。不過,也有例外。譬如馮少鵬書法。無論隸書,無論行草,無論碑體,粗看如同其人,溫文儒雅,字畫蘊藉斂放,但細品,千里陣雲,鐵夫擔道,似乎具有綿里藏針的霸道和雄強,這顯然是北方的所謂「質」的呈現。北方的山,過去光禿禿,粗疏而荒蕪,肆意而坦蕩,具有傅山所謂「丑,拙,支離,直率」的特徵。但如今,經過數十年潛心治理與涵養,北方的山實際大多也草木萋萋,質韻皆涵。近看,秀美幽柔,塞上江南;遠觀,文質互見,但到底是金戈鐵馬,仍舊一派雄渾和大氣。宋代夏原吉曾言,「神爽靈和,血脈通融,似瘦而腴,似弱而遒,意外巧妙,言所不能盡」。馮少鵬先生書法,我以為與此極相類。這大約是其書跡與自然的冥冥契合吧。

無論如何,書法進道,必在於技,必須通過筆劃來彰顯書法內涵。趙子昂雲,「書法以用筆為上,而結字亦須用工。蓋結字因時相傳,用筆千古不易」。傳則傳矣,易則不易。字跡筆劃人人會寫,可傳,但極少能成其為書法。大多,只是字。其原因就在於有人一輩子臨著前人的帖,循前人的路,循規蹈矩,盲目入流,但「入」不能「出」,似出而未出。雖小有所得,即沾沾自喜,或極力標榜創新、超越。其結果,非但不能如此,更多的,還因濫觴而沾染了滾滾的俗氣,以及匠氣。齊白石老人曾刻印章「大匠之門」。我以為,書法家和書匠的區別其實就在那道門上——書法之門。

馮少鵬先生書法,顯然已經進了這門。不僅進了門,而且還登堂入室。尤其是,他一知「半覺」,體悟並運用獨特的書法「線性語法」,抒寫出一種別開生面的境界。

「線性語法」?名詞很專業,很玄奧,也很微妙。通俗地說,書法就是筆墨線條的藝術。其語法包括線方向、線長度、線位置、線形狀和線質感等五個方面的要素。線法即字法,字法即兵法。如古代書論《九勢》、《筆陣圖》等一樣,按照書家自己的意願,也即通過「五要素」所構成的書法線性語法,把自己對書法的認識、理解、情感、思想等充分融入毫端,無他則無我,無我則無他,用書法線條內涵的張力,來表達書家獨特的個性化的真實的自我。書法家張旭光先生言,線即是道。也就是真正的書法,一筆一划都有豐富的文化藝術內涵,於平常中見不同尋常,合理,更合道。這,大約就是馮少鵬「線性語法」的核心所在吧。

書法線條有規律嗎?有。但,這個規律又是隱約的,難以透徹琢磨的。如果,一切書法意象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大白菜一般袒陳在那裡,這書法還叫藝術嗎?所以哲學家歌德說,「藝術要通過一種完整向世界說話。但這種完整不是他在自然中所找到的,而是他自己心智的果實,或者說,是一種豐產的神聖的精神灌注生氣的結果」。心智有定,其實更無定。所以,才有了今人對馮少鵬書法「縱向取古而不囿古,橫向近今而不追左右」的客觀評價。

我仔細品賞過馮少鵬先生近些年數十次入展國內一流書法大展和獲獎的作品。馮少鵬書法,其實並沒有特別嚴格的書體分界,幾融漢隸、篆書、魏碑於一體。隸中有篆,隸中有碑,隸中也有楷;行中有隸,行中有碑,行中也有草;碑中有隸,碑中有篆,碑中也有行。其間還多有楊凝式《韭花帖》的清麗孤傲,《史晨碑》的修飭緊密,以及《禮器碑》的謹嚴雅達……但不管其書體以何為主,其內核必定是雄放恣肆,獨立古奧,也顯得簡約凝鍊,厚重而雄渾。

晁補之曰,「學書在法,而其妙在人」。馮少鵬書法之妙在於,他的書法即使是雄渾的山,也古意盎然,氤氳漢魏氣氛,具有明顯出世入谷之情懷。他的字跡秀潤又肆放,兼收並蓄,一定是博雅而執著;中宮寬結,虛懷若谷,又儼然其為人處事大度與豁達。

馮少鵬先生書法乍看平淡無奇,細端則風雲際會,大鵬扶搖展翅般,爽爽悠悠乎由今及古,又古今皆匯。似馳騁萬里,恰縱橫千年。這叫我想起唐朝書論家張懷瓘《文字論》,「欲知其妙,初觀莫測,久視彌珍。雖書已緘藏,而心追目極,情尤眷眷者,是謂妙矣……深識書者,惟見神采,不見字形」。

以此觀照馮少鵬先生書法,不知確當否?

2014-6-4

書法家簡介:

馮少鵬,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央美術學院一刀印會成員、大同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山西大同大學書法專業兼職教授。作品入選全國第九屆書法篆刻作品展,全國第二屆隸書藝術展,獲得中國第三屆書法藝術蘭亭獎,2005年、2006年連續兩年獲「顏真卿」獎全國書法大賽和北京迎奧運電視書法大賽一等獎。2008年6月22日應文化部中國鄉土藝術協會之邀,赴北京人民大會堂參加迎奧運中馬兩國文化藝術交流活動,並為馬來西亞支持奧運藝術代表團贈送了書法作品「道法自然」。作品多次發表於《人民日報》、《書法報》、《書法導報》、《中國書法》等多家報刊,被多家碑廊、海內外美術館、寺廟所收藏。

作者簡歷

曾強,字守靜,號山漢。山西省作協會員,《千高原》簽約作家。

同時喜書畫篆刻,為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會員,中國佛教藝術家協會學術理事,《山西日報》書畫專刊特約評論員,《小品文選刊》「品藝」欄目特約評論員。書畫論文及評論發《中國書畫報》《中國社會科學報》《書法導報》《山西日報》,和《時代中國》《青少年書法》《名家名作》《當代人》《南腔北調》《小品文選刊》等報刊雜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平城書畫研究 的精彩文章:

TAG:平城書畫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