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朱棣遷都北京到底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

朱棣遷都北京到底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

朱棣通過四年的靖難之役於1402年登基,終於坐上了夢寐以求的至尊寶座,年號永樂,故後人稱其為永樂大帝。

朱棣登基後,雖然對建文帝舊臣處理過狠,攤上了殘暴的名聲,但其實乃文武全才,偉略雄才,政治上改革機構,設置內閣;對外五次親征蒙古,收復安南,鞏固了南北邊防,維護了中國版圖的完整;多次派鄭和下西洋,加強了中外友好往來,加強對南海的經營;還命人編修了曠世大典《永樂大典》 ,疏浚大運河。

朱棣遷都北京到底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

網路配圖

在他統治期間明朝經濟繁榮、國力強盛,文治武功都有了很大提升,史稱永樂盛世。「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這句話雖不是評價朱棣的,但朱棣完全擔得起這句評價。

朱棣一生是非功過,後世議論最大的便是永樂遷都。朱棣從登基之初,就在為遷都北京做準備(也許跟他自己是藩王起兵奪權有關),終於在1421年,正式將明朝的首都從南京遷往北京。

趣歷史官方微信號:qulilshi_v5

朱棣遷都北京到底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

永樂遷都是具有中國歷史重大意義的事件,對中國政治、經濟、文化造成的影響一直延續到現代。遷都北京,有利於控制全國的政局,同時有利於抗擊北方蒙古人的南侵,也有利於經營東北地區,也為北京日後的繁榮奠定了基礎。

朱棣遷都北京到底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

但是遷都北京,使得大明的政治中心和經濟中心過分遠離,為明朝和後面的清朝經濟增添了巨大的不必要的負擔。而且讓大明首都直接暴露在北方游牧政權的屠刀之下,朱棣的軍事能力自然是不懼怕的,而且五次親征蒙古,不僅維護了邊防穩定,還能開疆拓土。但朱棣的子孫就沒這個本事了,明朝最後的覆滅跟遷都北京一定程度上也有關聯。

在你眼裡,朱棣遷都北京,對後世來說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趣歷史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萬曆皇帝28年不上早朝?棺木隱藏的秘密
武則天死後為啥立無字碑?千百年來說法不一
羅布泊最新發現樓蘭國都城樓蘭文明為什麼消失?
王允和周瑜都用了美人計 為何結果卻不同?
中了魔咒?清朝最後三位皇帝為何都無子嗣

TAG:趣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