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南洋親人的匯款支撐起一個家

南洋親人的匯款支撐起一個家

??

王金華珍藏的僑批封面。

?

1991年王金華(後排左1)的舅舅(第二排左)和王金華一家人的合影。

?

王金華珍藏的稅款單。

?

王金華珍藏的舅舅寫來的家書。

?

父親早年病故,母親沒有工作,靠著南洋親人的物資資助,王金華姐弟順利度過艱澀童年,長大成人。十三張稅款單,二十五張匯款通知單,三十多封僑批,摩挲著母親留下來的物證,記憶將王金華拉回五十多年前,那些靠書信往來寄託親情的歲月。

連日來,本報的「見字如面之僑批系列報道」勾起了許多僑屬的回憶。翻出珍藏的僑批等物件,68歲的王金華撥通了本報熱線968820,與我們分享了一段感人的親情故事。

文/本報記者 鄧寧

圖/王金華 提供

每隔兩三個月  就有「驚喜」送達

「時間過得很快,匆匆一年又是過去了。去年底妹因搬遷居住,故無寫信去問候。今年春節,少卿叔來拜年,談起寄信,他順寄兩百港幣給您,並向您問候。」

——妹 淑鴛  寄自星洲

1980年9月29日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每隔兩三個月,王金華家中就會迎來一位特殊的客人。有時白晝,有時黑夜,背著綠色斜挎包的郵差總會帶著讓全家人盼望的驚喜而來。「當母親拿出個人印章,蓋在憑證上後,郵差就會從斜挎包里拿出一個信封,這裡面就裝著舅舅從馬來西亞,嬸嬸從新加坡匯來的生活費。」王金華說。

每年春節前幾天,王金華和家人也總能收到一筆匯款。「這時,母親會帶著我們去中山路建成百貨公司買鞋、買襪子,去同英布店裁布做衣服。」父親去世那年,王金華不滿七歲,他感慨道,海外匯款支撐起這個有九個孩子的大家庭。

舅舅的每封來信 母親都要找人念上好幾遍

「弟在這兩年記憶力也差。大概是年齡的關係。兼之店務,家事也要費心。在去年匯款後,竟忘記寫信通知你,收到你的來信,我才想起來。」

弟 文啟 書於1981年

1935年,王金華年僅十五歲的舅舅離鄉,只身前往馬來西亞謀生。此後,來往書信,就承載起了姐弟倆跨越半個世紀的思念。

「弟弟在信里訴說著他鄉境況,姐姐回復叮囑照顧好身體。」王金華說,母親不識字,但舅舅的每封來信,她都要找人念上好幾遍。回信時,母親將想要說的話講出來,依然是找人代筆。待孩子們長大些後,這項任務就由年長的子女來完成。

「一遍遍拿出來,又一遍遍悉心折好,僑批就是母親的珍寶。」王金華說,除了匯款之外,舅舅還寄來了不少生活用品。儘管字跡早已斑駁模糊,但王金華還是在珍藏了幾十年的繳稅單上辨認出魚肝油、手錶、鹽金棗、服裝、膠鞋等記錄。

半個多世紀後重逢 母親淚流滿面

「近來因政府在鄉村設立收購站,故店鋪生意幾乎停頓,現時的生活是靠諸子來負擔,若有機會弟或者回國一次,此外祝新春快樂!」

——弟 文啟 書於1991年

「姐弟倆的通信一直延續到上世紀90年代母親去世後才停止。」王金華說,因為搬家等緣故,家裡保留下的僑批只剩下三十多封。

1991年,王金華步入古稀之年的舅舅從馬來西亞回廈探親。分別半個多世紀的親人,終於有機會再次相見。那一次,王金華的舅舅同三世同堂的姐姐一家留下了一張珍貴合影。二十六年前的場景,依然停留在王金華內心深處:「母親淚流滿面,握緊舅舅的手,一遍又一遍呼喊著他的名字……」

【徵集令】

僑批中蘊含了無數悲歡離合。您的家中,是否有珍藏了幾十年乃至上百年的僑批?這些僑批中,又有哪些見證時代變遷,或是家族情緣的故事呢?歡迎撥打本報熱線968820和我們取得聯繫,與讀者分享。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廈門日報 的精彩文章:

廈門理工學生當選第67屆世界小姐中國區總決賽冠軍
民俗信仰延續鄉情血脈
資深拍客為您推薦廈門最佳月亮拍攝點
黃金周天公作美 廈門旅遊後半程遊興不減

TAG:廈門日報 |